摘 要:圖形是一種圖畫式語言,這種語言是靠圖形說話,而不是靠文字來注釋,是一種有助于視覺傳播的簡練而單純的語言,使人們對圖形所提供的信息一目了然,具有直觀性,能直接呈現在大眾面前,猶如事實的再現,可視性好。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人們對圖畫或語言傳達的信息可信度超過了純粹的語言、文字,使它成為最具有說明性和說服力的語言形式。學習圖形設計之前,必須對圖形的起源和發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這對今后圖形設計的實踐有很好的幫助。
關鍵詞:西方圖形;起源與發展;藝術流派
從根源上講,圖形的產生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圖騰紋樣、巖洞壁畫等原始圖形符號。繪畫最初產生是出于現實的需求,為了記載事實、表現思想,古人在巖壁上繪制圖案不僅是為了裝飾,更重要的是寄托某種精神與宗教的信念,具有一定的實際目的。在人類的傳承史中,圖是先于文字產生的,是最初記錄和傳遞信息的手段,包括早期的象形文字也是在描摹客觀事物以表達抽象概述的原則上產生的,在形式上更接近于繪畫。這種圖畫的形式不斷發展、分化,逐漸向幾個方向演變:一是日趨抽象,從具象形態的描畫中脫離出來,最終形成以特定的點、線組合結構指示一定發音、表示特定意義的文字;二是逐漸弱化信息傳遞的實用功能,側重于追求表現形式上的風格技巧的發展、強調精神領域的情感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繪畫藝術;三是強調裝飾作用、大量運用于生活之中的裝飾圖案藝術,這一分支所描繪的形態或具象或抽象,創作遵循的是形式美的法則;四是成為獨立于文字語言之外的視覺形象語言,它們是以傳達為目的的設計語匯,圖形、標志符號都屬于此類,它們遵循的是傳播學、符號學的原理,同時兼顧美學需求,利用象征的手法表情達意。
在圖形的發展史上,從最初的雛形到今天豐富成熟的現代圖形語言經歷了幾千年,它的發展并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受到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影響,伴隨著整個社會前進,與科學技術、哲學、藝術等交織在一起,互為啟發。
在此,我們具體分析下西方圖形發展。在西方早期文明中,理性的思想占據較為主導的地位,直至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藝術一直以摹寫和客觀寫實為主流,所以創造性的視覺形象不像東方那樣俯拾皆是。盡管如此,古希臘神話中的人馬獸之類的形象還是讓人們看到了圖形創意的影子。在中世紀(約公元476-公元1453年),書籍成為重要的設計領域,精美的羊皮書雖然多以宗教內容為主,但是也不乏創作者創作靈感的展示,例如,首寫字母為達到裝飾效果被進行了精細的圖案化設計,其中有些形象運用了圖形創意的手法。
西方圖形的真正發展和飛躍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一時期工業發展迅速,社會動蕩,由此帶來思想最為活躍的年代,現代藝術空前繁榮,涌現出各種流派,在藝術思想和表現手法上都對傳統藝術的寫實主義進行了大膽的超越和否定,它們從形式語言、創作觀念和美學思想等方面對現代設計產生沖擊,其中有些流派對現代圖形影響深遠,使圖形的思維角度和實踐都得到了很大的啟示。
立體主義開啟了現代藝術之門,拋棄了人們的視覺經驗,放棄客觀物象的描繪,朝更加主觀的方向發展;從多角度重新審視世界的真實性,創作不再主要依靠感性認識,而依靠理性和觀念,將不同視點、不同狀態下所觀察、理解的事物形態構成一個獨立于自然的藝術空間。這種對原形的分解、綜合、重組,挖掘事物的內在真實成為圖形思維的重要途徑之一。
而未來主義更趨向于表現對速度、激情的崇拜,用線條和色彩描繪重疊、連續、交錯的形態,將不同時間狀態的畫面組合在一起,這種融入時間維度的創作思想弓導圖形創意走出靜態的模式。例如杜尚的《下樓梯的裸女》被認為是未來主義的先驅之作。在這幅作品中,人們看不見什么裸女,也沒有完整的樓梯,只能見到一些看起來雜亂無章的線條。杜尚后來把這幅畫送交第28屆獨立畫展時,被評委拒絕,認為它超出了人們所能忍受的限度。這幅畫曾在美國軍械庫展覽會露過面,被當時一些人諷刺為“木材廠大爆炸”。
達達主義則以調侃和滑稽荒誕的形式表達自身“反對一切”的觀念,其不受法則約束、在偶然機遇中和有意選擇中發掘靈感的方法使圖形獲得更自由的創作空間。它們的拼貼畫、照相剪輯則直接為圖形創意提供了具體的表現手法,沿用至今。
未來主義和達達主義的設計師們將他們的理論運用在設計實踐上,產生了一定影響,強調自我、非理性、雜亂無章和混亂是其設計風格的基本特征。在未來主義設計師的手中,文字不再只是表達內容的工具,而是成為視覺因素與類似圖形式的構成素材,可以自由安排、自由變化。由于自身觀念的局限,未來主義和達達主義的設計師們顯然不可能創造出一套完整的可以實踐的設計方法,但他們革命性的大膽嘗試,對當時及以后的設計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等各種流派的創造實踐中,人們可以時時見到未來主義和達達主義影子。
在眾多藝術流派中對圖形設計影響最深遠同時也是最直接的應該是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受弗洛伊德思想和存在主義哲學影響,主張發掘未開發的想象、幻想、潛意識和心靈的世界,使人的思想全面地解放。該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契里柯、馬格利特、達利的作品中變形的透視空間、細膩寫實的繪畫技法、充滿隱喻意味的形象、夢境般的場景,形成了現實與夢幻、真實與虛構的交錯。在超現實主義的眾多繪畫中對形態的大膽變形、違反自然法則的光影描繪、物體材質的錯位、不同物形的嫁接、一形多意的處理等都極大豐富了現代圖形設計的表現語匯,使圖形獲得令人意外的視覺效果。
除上述流派外,其他藝術與設計思想如俄國的構成主義、荷蘭的風格派、包豪斯的功能主義也都在思想或表現風格上或多或少地對圖形發展產生過一定影響。
20世紀圖形的發展不僅從藝術中汲取營養,圖形設計師也從其他學科、其他領域的成果中尋求靈感。邏輯學中的悖論、數學中的拓撲、視覺心理學中的圖底轉換等轉換為視覺形態,于是出現了矛盾空間、魔帶、魯賓杯等新奇的形態結構,從視覺和思維兩個方面挑戰人們的經驗。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圖形的表現技法已發展得相當豐富和成熟,在視覺傳達的眾多領域大量運用了圖形的元素,出現了眾多具有極高藝術水準和獨特藝術風格的團隊和設計師。如德國的岡特.蘭堡、金特.凱澤等設計師以攝影的手段、充滿藝術氣質的形象表現理性的思考;波蘭的招貼設計以近似繪畫的形式、強烈的個人風格和象征含義豐富的形象在圖形發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美國波什平工作室的切瓦斯特、格雷賽等在插圖、招貼等領域以輕松、生動的風格創作了大量成功的圖形作品;日本的福田繁雄用簡潔的語言、象征性的符號及有趣的形式形成了自己的設計風格。
今天,圖形設計在視覺傳達領域依舊占據重要的位置,隨著技術的進步,攝影、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大大豐富了圖形的表現手法,也不斷產生新的語言。新一代的設計師不斷從社會文化、傳統文化、前衛藝術中汲取靈感,在傳達信息的同時更注重個人風格的塑造,幽默、尖銳、差異化以及向更廣闊的三維、四維領域的延伸應該是圖形發展的方向。
圖形是視覺藝術信息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設計師通過構思后創造出的視覺語言。圖形語言的目的是互通信息,圖形語言在信息傳播中,以簡潔、真實、直觀的形象,承載著大量的信息,讓人易于識別、記憶并產生影響,圖形語言的生動性、直觀性、象征性的表現特點讓人毋庸置疑,它的明晰性、記事性與設計師尋求圖形表現個性的語言,彌補了因文字語言障礙產生的不足,幫助人理解、解釋概念和傳達思想,這種強大的信息傳播方式備受當今設計師和商業人士的重視,并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產生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江明.圖形創意基礎[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2]林家陽.圖形創意與聯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毛德寶,陳珊妍.圖形創意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4]劉境奇.圖形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5]張光祥.圖形創意[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
張璽,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傳媒與藝術設計系專職教師;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長沙畫院院聘畫家。
(作者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