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高校要牢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人才培養正確政治方向,讓大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人生觀,龐大的學生群體是基層黨組織發展的重要陣地。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創新
一、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機遇
信息化時代為黨建工作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會。在過去的時代里,黨建工作中的從屬性較強,人們拘泥于黨建工作關系中的階級性,無法根據自己的想法向黨建工作者提出更有利的建議,這一點作為黨建工作發展中的一大弊端已經嚴重阻礙到了它的發展。互聯網的出現有力的解決了這一問題,網絡的及時性、便利性以及虛擬性為更多人提供了暢所欲言的機會,大家可以通過互聯網踴躍的發言提問,積極配合黨建工作,幫助黨建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績。黨建工作從根本上來說,是一項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只有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大眾。另外,在信息時代,人們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向外界傳播信息,并且傳遞信息的方法已不再拘泥于文字敘述,還可以插入圖片、音像等等,這種傳播途徑使得信息變得更加豐滿充實,也有利于外界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所需信息,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也提高了黨建工作的效率。信息化時代為黨建工作的宣傳提供了更多平臺。我們處在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每天都需要汲取大量的有用信息,才不會與時代脫節。互聯網的產生,為這些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更多平臺。過去我們傳播信息的手段十分有限,多采用報紙和電話,信息的獲取速度慢且十分有限。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闖入了千家萬戶,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用互聯網獲取信息,及時了解時事,還可以通過一些互聯網軟件如QQ、微信、微博等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電子郵箱的廣泛應用也便利了人們日常的匯報工作。互聯網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人們與黨建工作者間的距離,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采用多種方式向黨建工作者表示自己的想法,提出有利于黨建工作的建議,幫助黨更好的實現發展。另外,高校的學生作為新時代的發展型人才,其對互聯網技術的使用可謂游刃有余,因此,在高校通過互聯網的途徑來開展黨建工作是目前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在這個過程中,黨建工作者同樣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對大學生展開引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觀念,使其不斷成長為滿足新時期需求的發展型人才。信息化時代為黨建工作開辟了新的宣傳陣地,可以借此做好宣傳工作。互聯網傳播具備信息容量大、傳播速度快等優勢,黨和政府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和動態都會在第一時間發布出來,對于高校師生來說可以建立馬克思主義理論庫、黨務信息共享資源庫等,打造高校師生黨員教育教學的線上陣地。這對高校黨建工作者也提出新要求,必須積極學習應對,促使黨建工作實現由傳統向現代遞進,由單一向多元演變。
二、信息化時代下高校黨建工作有效實施的路徑
網絡信息意識的培養。要想更好地使互聯網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需要黨務工作者有一定的網絡信息意識。高校黨支部工作者如果不具備基本的網絡信息意識,就不能很好的實現黨建工作的上傳下達,因此,在網絡信息時代,應該對高校黨組織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黨建工作者的工作前提是責任感強、作風良好、熟悉并且有能力完成日常的黨建基礎工作,還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有一定的開拓創新精神。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新時代,學校要及時組織黨支部工作者參加提高網絡意識的培訓,保證每一位黨支部工作者能夠熟練掌握互聯網的基礎知識,深刻理解掌握互聯網技術給日后工作帶來的便利性,能夠運用互聯網做好日常工作,同時,要培養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只有這樣,黨支部工作隊伍才能緊跟時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加密切的關注和解決學生的問題。
工作模式的不斷創新。互聯網為黨建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平臺,但是如何更好地在這個大平臺中將工作模式逐漸規范化是我們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我們的工作方式應該與大學生的思想吻合,這樣才有利于高校實現管理目標。我們目前常用的有,在互聯網上根據不同工作性質的分類建立相應的模塊專欄,比如服務模塊、黨員的培訓和發展模塊等等,另外還可以創立時事政治專欄、先進典型,還可通過創辦微信、微博公眾號等途徑,及時將有用的信息發布出來,便于受眾更方便快捷的獲取信息。黨建工作者的工作手段也應日漸完善,便于日常工作的開展。比如,黨支部工作者們建立QQ群,微信群來交流日常工作,探討黨建工作的進展流程等。當然,有了互聯網,在這些平臺傳播出的信息不會拘泥于文字表述,還有音頻、圖像、視頻等,使信息更加完善。上面提到的這些途徑都可以使黨建工作隨時隨地得以開展,使受眾更貼近黨建工作,提高參與黨建工作的興致,切實的融入到黨建工作的開展中。此外,我們應該時刻考慮到凡事都有兩面性,對于互聯網上出現的不良信息應該及時遏制,必要時采取法律手段,為學生營造更好的網絡學習環境,更好的建設和宣傳我黨的先進思想。
思想道德的強化。我們在享受互聯網帶給我們的便利時,也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對網絡中傳播的信息進行提防。同現實生活中一樣,網絡上也會出現一些不良勢力,企圖破壞社會和諧,甚至危害我國發展。作為社會履歷較淺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嚴厲抵制這些不良信息,秉持積極、善良、樂觀的心態盡可能降低這些不良信息給我們身心造成的傷害。而網絡管理工作者更應該將有危害的信息及時處理清除。高校黨建管理工作者要時刻引導學生,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我們要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正確落實黨建工作的基本政策,在網絡宣傳黨建工作的同時,要教育學生學會正確分辨有利信息和不良信息,抵制腐朽沒落的不良思想,建立健全的三觀,積極向上發展。
三、結束語
黨的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永無止境,在新的網絡環境下,深耕“互聯網+黨建”工作,從黨建網站,到黨建短信平臺,從共產黨員微信公號到在線專題討論學習班,這都是對網絡下黨建工作的不斷探索。我們必須守好高校思想建設主陣地,在高校中建立黨建網絡新平臺,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有效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把高校建成安定團結的模范之地,建成傳播馬克思主義、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之地。
參考文獻
[1]陳達云.新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核心與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1)
[2]周正頤.網絡時代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
(作者單位:太原理工大學黨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