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高年級的數學和小學低年級相比,難度上有了明顯的增加,同時對小學生的計算能力的要求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的最為基礎的能力,從小學階段教師就應該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引起高度的重視,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以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計算習慣;培養
1 引言
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隨著新時代素質教育的持續開展實施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計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語言,是學好數學的最基礎的能力。小學階段正好是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培養其良好的數學計算能力對于將來更好地學好數學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小學生數學計算習慣的培養以及計算能力的有效提升,從而為小學生將來更加深入地學習數學及其他學科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 端正態度,激發高段小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大家最耳熟能詳了,但是要想真正做到有效激發起高年級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興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首先數學教師要為小學生創設一個輕松、和諧、安靜、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同時在數學課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小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提問,一定要把模棱兩可的知識點搞清楚、弄明白,真正理解其中的數學算理。教師要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確保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和小學生建立起一個和諧、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加強小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性,使小學生在探索問題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對數學計算產生興趣。其次是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計算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多和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使小學生感受到數學計算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非常重要。通過結合小學生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來強化小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另外,數學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給小學生創設生動、活潑、動態的教學場景,強化小學生對學習數學及其數學計算的興趣,同時也能夠使小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與鞏固。
3 夯實根基,加強計算能力的基礎訓練
高年級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需要小學生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要求小學生必須經過一個長期計算訓練的過程才能夠做到熟能生巧。數學計算的訓練必須從最基礎的開始,要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自主意識,教師在數學課堂計算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強化小學生的這種自主意識,并使其轉化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要注重小學生數學計算準確率及其自信心的培養。教師在培養小學生數學計算習慣的過程中可以先從簡單的整數、小數以及分數的加減法口算或者整數、小數、分數的乘除法開始。在進行數學運算的過程中,除了心算與估算之外,還要注重小學生對 “數感”的培養。對于一些常用數學運算規律、公式以及常用的簡便數學算法等要銘記在心。
4 凸顯能力,做到計算方式的靈活選用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好奇心比較強,對生動、直觀、活潑的事物比較感興趣,而對事物的識別能力、判斷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還比較弱。因此,教師要特別注重高年級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計算習慣的培養不僅僅要求小學生需要具備一個較好的計算速度和計算質量,更重要的是要鍛煉小學生的靈活思考的能力。因此,數學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計算訓練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發散思維能力,使小學生能夠做到對所學數學知識及其預算規律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5 養成教育,培養計算過程的審題習慣
審題是進行正確運算的關鍵一步,同時也是強化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數學計算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按照以下步驟指導小學生進行審題:一是仔細看清數學練習題之中的數字與運算符號,并且認真看清楚他們之間的關系;二是審清楚數學運算的正確順序;三是要審清楚計算過程的合理性,是否可以運用簡便運算。比如:在運算125×32×25的過程中,可以先將32拆成4×8,然后再重新組合125×8×(4×25)這樣就很容易得到運算結果為1000×100=100000。合理地運用簡便方法運算可以大大提高運算效率。
6 踴躍展示,增強計算活動的競爭意識
要想使小學生對數學運算的興趣和習慣保持長久,就必須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手段和科學的方法在數學運算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和提高小學生對數學運算的興趣和積極性??梢酝ㄟ^組織各種數學游戲、小活動等形式來達成這一目標的實現。比如:“口算接龍”大賽,將班級成員合理分組后,每個小組發放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習題,限制時間為15分鐘,每個小組依次進行接龍計算。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又能使學生在競爭中學會團結協作。
7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學生計算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教師的耐心教導與指引下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地進行培養,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粗心大意、放松訓練。作為新時代的小學高段數學教師要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既要對小學生嚴格要求,又要充分發揮小學生的能動性,運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興趣,不斷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的準確率,從而使小學生確立自己計算正確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必定會培養出高年級小學生良好的數學計算習慣。
參考文獻
[1]陳洪財.論小學數學高年級計算習慣的培養[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
[2]周宇.淺析小學數學高年級計算習慣的培養[J].讀寫算:教師版,2017(47):259-259.
[3]陳英紅.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上),2016(6).
(作者單位:亳州學院附屬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