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力資源外包是指一家公司將現有的內部活動的一部分委托給另一家公司,是企業經營模式的顯著創新,“外包”則是其核心思想。本文結合相關理論,分析了人力資源外包的意義,讓企業和社會深入了解到人力資源外包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人力資源;外包;理論;意義
人力資源外包最初誕生于歐美國家,經過多年發展,已趨于成熟。中國對人力資源外包這種新的經營模式的探索,始于21世紀初,和歐美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許多高級人才的選聘因缺失資源而困難重重,初級人才的選聘浪費時間,故企業的許多職能都存在外包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人力資源外包這種能夠博得競爭優勢的方法,在沿海地區,多于百分之五十的企業將人力資源外包看成是目前比較高效的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在江浙滬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如蘇州、順德和義務等地,有一定規模和數量的制造工廠,市場勞務缺口較大,具有非常廣闊的人力資源外包市場。
下文將結合經濟管理方面的相關理論,詳細闡述了發展人力資源外包的意義。它不僅能為企業節約成本,提高效率,贏取更多的利潤;并且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而充分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細化社會分工,實現資源共享,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提升社會效率。
1.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率
眾所周知,企業的最終目標就是盈利,波特提出,企業可以通過成本領先戰略立足。人力資源外包作為一種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可以顯著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效率。
供應鏈管理是協調企業的內部和外部資源來共同滿足消費者需求,該理論認為,企業之間通過形成供應鏈的方式來進行合作,可以降低成本,分擔風險,同時提高產品質量。企業間的供應鏈,往往是通過產品或服務的外包形成的。因為企業的需求是不斷改變的,企業的雇傭人數也是有限制的,企業需要兼顧人才和資金,運用人力資源外包就是個一箭雙雕的好辦法。通過木桶效應我們可以知道盛水量是由最短的木板決定的,而企業競爭力的強弱,也是通過最薄弱的生產要素決定的。
通過人力資源外包,形成供應鏈,企業可以將自身不擅長的工作,交給更擅長的第三方完成,即“只做自己做的最好的,其他的交給別人去做”,節省了大量時間及研發成本,同時優化了工作流程。此外,兩家企業在業務領域方面如果具有一定的共同性,那么則是兩家企業分別開展兩件工作,如果將這一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第三方公司則變成了一家公司做兩件類似的工作,可以批量化生產,提高了工作效率。
人力資源外包是一個合作雙贏的過程,在此合作過程中雙方能共同分擔風險同時也能夠實現盈利增長,最終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和各環節的高效。
2.提高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活力
除了成本領先戰略之外,差異化戰略也是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戰略之一,換而言之,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實現長盛不衰的關鍵所在。
核心競爭力可以被定義為“在市場上區分企業的多種資源和技能的協調組合”,即企業具有顯著競爭優勢的技能或資源。開展人力資源外包工作時,一般外包出的工作都是一些較為邊緣化、遠離企業生存發展核心的工作,在企業利潤的分析中,根據二八原則,百分之八十的經濟效益是靠著企業的核心工作產生的,而大量簡單的非核心工作則產生價值較少。因此,將這些非核心工作外包出去是一種有效規劃企業內部資源配置的方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方式是增加核心業務,其實就是要將次重要的業務外包出去,留出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潛心提高核心競爭力。
實行人力資源外包,不僅使企業有更多的時間來攻克熱門核心問題,還為企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進而提高企業的活力。憑借著核心競爭力產生的動力,產品和服務的價值會在一定時間內得到提升,企業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魚得水,脫穎而出。
3.提高社會運轉效率
人力資源外包不僅對企業有著深遠的影響,還能通過細化分工,資源共享,來提升社會運轉的效率。
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其著作中指出,細化勞動分工,使每個勞動者重復多次的進行同一工作,從而孰能生巧,能夠高效高質的完成這項工作,并且不存在工作轉換時間,有利于提高生產率。運用到人力資源外包中,簡單的來說即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讓擅長的人做擅長的事。這讓分工更加明確,使得人力資源的配置更加充分,促進整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
在社會分工之下,資源配置的合理性越來越受人關注。1984年沃納菲爾特發表了“企業的資源基礎論”,該理論認為,每家企業都擁有一定有形或無形的資源,這些資源都被一家企業占用,難以在多家企業中流通或被利用。通過人力資源外包,企業可以保留像核心競爭力一樣的獨特資源,維持競爭優勢,而那些不具備特殊性的基礎資源,則通過市場的方式來獲取,減少了運營維護成本,同時,使有限的資源流動起來,形成資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大大節約社會成本,提高社會運轉效率。
結論
總的來說,本文著重說明了人力資源外包對企業發展戰略的影響,且發展人力資源外包對提高社會運轉效率也有著不容小覷的意義,人力資源外包已經成為大型企業發展運作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人力資源外包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及限制因素,所以政府的科學管理和宏觀引導必不可少,同時也要更多的關注人力資源外包對公司工作成效的影響,從而真正實現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社會的高效運轉。
參考文獻
[1]董海.人力資源外包的戰略意義及發展對策[J].納稅,2017(19):85.
[2]歐陽雪倩.我國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7(16):76-77.
[3]徐兆銘,李雪晨,喬云霞.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研究綜述[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3(10):1-5.
[4]來有為,馬駿.發展人力資源外包的戰略意義與對策[J].經濟縱橫,2011(08):59-63+89.
[5]傅志明,高毅蓉,杜恒波.我國人力資源外包研究述評[J].管理學家(學術版),2009(02):19-27+76.
[6]田新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研究[D].廈門大學,2009.
[7]陳瑜.人力資源外包行業的現狀及趨勢探析[J].企業活力,2008(01):48-49.
[8]張曄林,陳萬明.人力資源外包探討[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29-33+59.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周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