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司法體制和監察體制改革后,基層檢察院司法警察履職方式發生轉變,執法行為和執法方式都將更加規范,現有司法警察職能和履職方式難以適應改革發展的客觀需求,為適應這種改革后基層檢察工作對司法警察的新要求,必將要重新履職定位,進一步提升能力水平。
關鍵詞:轉變職能;隊伍建設;執法理念;規范
為適應司法體制和監察體制改革后基層檢察工作對司法警察的新要求,基層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必然要重新履職定位,進一步提升能力水平,促進司法警察工作和隊伍建設長遠發展,努力為新時代檢察機關職能發揮警務保障作用。
一、新形勢下基層檢察機關司法警察的現狀
當前,警務工作狀況與檢察工作不協調、法定職責大幅度減少、履職定位不明確、外界對司法警察的認同感較低等多方面問題,嚴重制約了警務工作健康發展。
(一)司法警察職能減少。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條例》的規定,司法警察既屬于警察序列,也是檢察隊伍的組成部分。而從現實情況來看,基層檢察機關的司法警察職能定位不準確,法警工作偏向于日常事務性工作。這樣形成一種普遍的觀念,基層檢察機關招錄司法警察,不是為了刑事訴訟工作的需要,而為了占用政法編制招錄相對專業的人員從事機關安全保衛,嚴重弱化了司法警察的工作職能。
(二)舊思維不適應新的執法理念。“打鐵還需自身硬”,司法警察只有提升自身履職素質、更新執法理念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辦案需求。目前,一些干警的執法理念、執法思維尚未完全轉變,在執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辦案工作區使用和用警程序不規范。在辦案工作區的使用和用警方面,一般都是口頭代替書面手續。對于辦案人員的不規范辦案問題,不能及時進行監督糾正,認為這些行為早就存在、難以避免。
(三)對于新形勢下履職方式的轉變認知不夠。司法體制和監察體制改革前,《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執行職務規則》規定了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九項職責,改革后,雖然司法警察的職責大幅度減少,外界對司法警察工作職能認識不清。一直以來,檢察機關部分部門對司法警察職能和檢察官的職能邊界缺乏正確的認識,對法警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最終導致司法警察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工作缺乏充分的發展空間和自主的發展動力。
二、新形勢下警務工作存在問題分析
(一)對司法警察職責法律定位模糊、職權含混不清。雖然《人民警察法》中明確規定人民警察包括司法警察,但是對司法警察的權限、職責卻沒有作具體闡述,而《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條例》《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執行職務規則》雖然明確了司法警察的定位、職權等內容,但是其法律位階顯然不能與《人民警察法》相提并論。此外,司法體制改革仍在試點過程中,對司法警察在辦案組織中的定位、職責的論述,未來在實踐過程中可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補益。
(二)內部管理松散、組織功能弱化。健全的組織體系和集中統一管理是警務保障工作高效有序運轉的重要基礎,但是在現實工作中,法警在需要時往往長時間“外派”,客觀上造成了法警部門人員管理不集中、在編不在崗、組織指揮不到位等問題突出。再加上一些單位把司法警察作為解決干警待遇或者曲線招錄檢察官的途徑,進一步加劇了隊伍的不穩定,影響隊伍士氣,警務訓練、素能培育、日常管理等警務工作的系統開展受到影響。
(三)履職較為被動、自主精神缺失。在警務保障過程中,特別是在服務刑檢案件辦理時,容易出現檢察官辦案與警務保障“兩條線”的現象,極端情況下甚至出現檢察官對案件“高度保密”、法警對案件“刻意回避”的現象。這樣情況不僅不利于法警對司法辦案行為進行監督,而且在今后“檢察官+法警+書記員”的辦案組織中也不利于法警主動地開展好工作。
三、改進警務保障模式的實施路徑
主動結合檢察人員分類管理改革要求,進一步明確司法警察在辦案組織中的定位、職權和責任,落實“編隊+派警”管理模式、合理調配、定期培訓的警務模式,使每一位法警都能定崗、定位、定責,實現隊伍管理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規范的轉變。
(一)要落實“編隊+派警”管理模式。一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編隊+派警”管理模式,即法警部門負責人和內勤留在警隊,其他司法警察根據需要可以被派駐到相關業務辦案部門,但是警務管理工作必須由警隊負責,派出的司法警察職能只能從事指派的警務工作,不允許掛名司法警察和雙重身份警務人員。二是司法警察規范管理,制度健全是保障。一方面明確履職標準。根據《規則》要求,結合改革新要求,健全各項工作制度,使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明確崗位職責。把隊務工作分工到人,責任落實到位,使司法警察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三是司法警察規范管理,規范執法是目的。通過警隊規范管理,法警隊履職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基層檢察院為司法警察履行職責創造條件,他們才能立足本職,全力工作。
(二)搞清法定職責,理清責任清單。一方面找準方向,重新定位。在改革中,辦案組織是檢察權運行機制的載體和細胞,司法警察和檢察官一樣是參與辦案的重要力量。應當通過制定法律或者其他規范性文件,明確司法警察參與辦案、與檢察官相互協作、相互監督的法律定位。另一方面抓住契機,理清思路。以司法體制改革為契機,系統研究制定司法警察權力清單,科學理順司法警察與檢察官之間的權責關系。按照權責對等原則,通過列明責任清單、全程留痕,讓司法警察承擔與職權相對應的責任,確保司法警察在每項工作、每個環節上任務明確、責任清晰。
(三)加強隊伍管理。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仁壽縣院堅決貫徹落實政治建警的要求,始終不渝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來抓。堅持集體學習政治理論,嚴格學習考勤、補課和寫心得筆記等制度,確保政治理論學習落實。二是加強業務理論學習。通過對大量案例的剖析,全方位、多角度對司法警察在執法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處理方式方法進行歸納分析,使警員們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三是加強警務技能訓練。警務技能是警察隊伍綜合技能素質的反映,仁壽縣院司法警察大隊實行“每周一訓練、每月一登記、每季度一考核”制度,全面加強司法警察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司法警察隊伍的素質。
(作者單位:四川省仁壽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