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戲是幼兒學習獲得的主要途徑,在戶外游戲中,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戶外混齡游戲的開展,能使幼兒在交往空間和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戶外混齡游戲中,教師利用“螺旋上升”模式,不斷調整游戲策略和材料,以此來推進游戲的開展,從而不斷提高幼兒在戶外混齡游戲中的交往技能,培養良好的社會行為方式。
關鍵詞:幼兒;戶外游戲;混齡;策略
一、戶外混齡游戲大探索
《指南》中指出:“幼兒園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戶外游戲作為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自主性的培養與鍛煉存在很多優勢,戶外游戲多種多樣,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他們喜歡的戶外游戲;戶外游戲能夠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求。
當前幼兒園開展的戶外游戲大多數都是在同齡幼兒之間,年齡小的幼兒由于游戲經驗不足,在游戲中往往需要老師過多的指導,老師在游戲當中起主導作用,混齡游戲當中的 “大帶小”,讓幼兒之間充分互動,提升游戲技能。
二、“螺旋上升”模式大揭秘
(一)“螺旋上升”模式的含義
所謂的“螺旋上升”模式,就是按照一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和趨勢,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前進的過程。在幼兒戶外混齡游戲開展過程中,教師通過不同策略、不同材料、不同方式的實施,一步步推動幼兒游戲的開展。
(二)游戲中的策略推進
1、活靈活現——游戲貼主題
當孩子進行戶外游戲時難免會有人出現受傷的情況,我們根據需要,創建了“小醫院”,我們在里面投放了一些日常醫療用品,大班幼兒的組織與領導能力較強,因此在“小醫院”里,大班幼兒自發充當醫生,其余的幼兒則扮演等待治病的病人。根據活動主題,有一天這些病人食物中毒全部來到醫院,讓小醫生們照顧。小醫生都忙碌起來,“喂水、喂藥、打針”各項流程井然有序。通過投放契合主題的活動材料,扮演醫生的幼兒有充足的道具來完成相應的動作,整個活動場景也更為逼真,成功提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2、井然有序——角色巧利用
戶外游戲是幼兒們所喜愛的,然而在活動過程中,部分幼兒沒有遵守游戲規則,往往使得游戲難以順利進行。在戶外角色游戲“巡吧巡吧”中,我們投放了自行車,定制的童款巡警服裝,以及用一些廢舊紙板制作的“工作流程卡”和“工作證”。看到自行車和巡警的衣服,小朋友們的積極性都很高,都搶著要當巡警。經過討論,大家覺得可以輪流充當巡警,維護游戲秩序和規則,對于違反活動秩序的行為進行制止,保證戶外游戲的順利開展。
分配好巡警角色后,其他幼兒開始了踢皮球活動,一開始一群幼兒都玩的很開心,可是有一位小朋友接到球后,抱著球就往操場外跑,不再回傳給其他小朋友。看到皮球被抱走,這時候其他幼兒滿場地追著他,導致游戲進程被打亂。這種情況下,教師出面阻止顯然是不合適的,在現場騎自行車巡視的巡警就發揮了作用,出面對抱走皮球的小朋友的行為給與制止,保證現場活動秩序,使得幼兒的規則意識增強,推動了游戲的順利進行。
3、多姿多彩——材料多樣化
在混齡戶外游戲中,材料的選擇應貼近自然和幼兒生活。基于降低活動成本和方便幼兒自由改造材料的目的,家長和老師可以搜集一些日常生活當中的廢棄材料或半成品材料,經過改造將其投放到幼兒的戶外游戲當中。幼兒對于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性,因此,活動中投入的材料要注重激發幼兒的興趣。相較于原材料,半成品給幼兒一定的提示,幫助幼兒克服了剛開始的困難,提高了幼兒的興趣。而相較于成品,半成品又給幼兒留下了想象和創作的空間,激發樂幼兒的創造性。例如在戶外游戲活動“小動物的小木屋”中,為了營造出逼真的森林環境,教師可以事先準備許多廢棄的樹枝和紙盒等,然后問幼兒都喜歡什么動物,每個人根據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特點,用樹枝和紙盒等材料搭建動物的房子,半成品的投入,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
三、情感巧利用,材料更靈動
作為幼兒戶外游戲的載體,豐富新穎的材料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增加幼兒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師在選擇材料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背景,讓本身物質化的環境富含豐富多彩的情感色彩,這樣才能夠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戶外游戲中,教師可以將幼兒在生活當中搜集來的材料裝飾在事先制造好的 “大帆船”上,用碎布,紐扣,瓶蓋,硬幣,調羹,螺絲等。然后將帆船放在戶外的草坪上。通過情景導入,將草坪模擬成綠色的海洋,幼兒進入乘坐小船,在這樣的游戲情境中,幼兒們的積極性都很高。這個時候也可以讓幼兒們拿著磁鐵來進行“誰吸得來的游戲”。在戶外進行美工活動時,地點可以是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坪上,也可以是在繁花盛開的花園里。在活動過程當中,活動材料更是可以被教師賦予生命。再讓幼兒裝飾作品的時候使用羽毛,讓幼兒在裝飾過程中相互對話,模擬情景“天上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真的好美啊”,“用廢舊的彩色塑料做成的花朵,用紐扣加以點綴,五顏六色的,一朵朵都在花園里”等情感體驗。通過創設故事情境的情感體驗,幼兒們都心情愉悅,這樣才能和材料更好的互動,有利于幼兒創造力的提升。
四、總結
混齡游戲常常需要幾個幼兒共同配合協作才能完成,“螺旋上升”模式的開展,在滿足幼兒群體交往需求的前提下,幫助幼兒形成自然的伙伴關系,培養了幼兒的交往能力,也為幼兒培養社會性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幫助幼兒養成合作友愛,助人為樂,遵守游戲規則等優良品質。
參考文獻
[1]徐剛,鐘娜曼.混齡教育的新探索:“一家人”的組織[J].學前教育,2016,21(8):85-87.
[2]錢琳,開展“大帶小”混齡角色游戲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J].知識文庫,2016,01(3):90.
[3]楊映紅.試談《指南》背景下的幼兒園戶外游戲[J].學苑教育,2015(16):8-8.
[4]夏玉萍.優化材料提高小班幼兒參與戶外游戲的積極性[J].求知導刊,2015(12):128-128.
(作者單位:杭州市蘭苑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