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幼兒的教育一直都是農村實踐教育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在農村普及學前教育是縮小城鄉教育觀念上差距的重要工作內容,如何加強對農村的幼兒學前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農村幼教工作者需要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發展觀和育人觀,挖掘農村所在地區的教育教學特色,形成自己的學前教育發展優勢,精心組織教學活動,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克服幼兒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進一步促進農村幼教發展。文章以此為主題討論了農村學前教育相關實踐教學經驗,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開展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村教學;學前教育;教學經驗
1.引言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進步發展,社會各界給予農村教育教學工作越來越廣泛的認可,農村教學如同插上了發展的翅膀。很多農村鄉鎮目前都已經建立了完善和嶄新的鄉鎮中心幼兒園,還有不少鄉村小學有了自己的附屬幼兒園。不過在農村,學前班還是進行學前教育的主要方式,為廣大幼兒提供良好的學前教育機會。但是很多農村在實踐發展中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比如教育資源、師資力量等方面是影響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當前困擾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學前教育“小學化”,根據個人工作經驗,我認為改變以上情況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重點工作內容。
2.遵循幼兒教育規律,轉變教育觀念
積極改變農村學前教育中的一些管理漏洞,首先要改變農村教師、教育管理人員和家長的落后陳舊管理觀念。比如通過召開家長會、建立宣傳欄等形式宣傳幼兒教育原則和目的,讓學校各個領導認識到學前班屬于幼兒學前教育范圍,要遵循幼兒發展認知規律,學校管理層要改變小學式的幼兒園管理辦法,讓學生家長理解學前班開設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提前學習小學知識,而是在身心健康、學習等方面做好接受小學教育的準備。只有得到了教師和家長的支持以后,幼兒教師的工作才能夠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也就更具針對性,注重幼兒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和性格的養成以及培養其學習愛好和求知欲等方面都會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作為幼兒教師,要主動學習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任何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教學內容的編排都要符合幼兒認知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防止出現“小學化”的教學思維蔓延,通過了解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圍繞其設置相關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活動開展。
3.開展游戲活動,推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當中,廣大幼兒教師需要牢牢記住游戲是幼兒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讓孩子們身心和認知范圍得到提升,在玩中學、學中做,強調寓教于樂。另外,農村學前班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游戲設計的時候要根據農村所屬地區的季節性特點和幼兒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設計和開展各種各樣的游戲教學活動,比如“春種秋收”系列主題游戲活動。
4.利用大自然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的視野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開展要以大自然和社會為中心,要給與每個孩子全面接觸自然、了解自然地機會,在教學中釋放孩子們的天性。農村地區多山地、草原等地貌,大自然的各種自然資源給了孩子們認識大山和各種糧食作物、野生動植物的機會,這是城市幼兒園所不能夠比擬的。對此,農村幼兒教育老師可以帶領孩子們到農家宅院里觀察農畜、家禽等,到田野中觀察牛耕地、聆聽鳥語,帶孩子們到大山之中尋找四季,從小學習飼養小動物和植物的知識,培養孩子的愛心。當然,一切活動的開展都是要以保證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和安全為首要原則的,這些活動的開展也要比將孩子們關在教室里一昧的讓他們聽老師講有趣的多。
5.為幼兒設計和制作教育活動的器具
農村地區的幼兒園教育教學資源比較有限,很多基礎教學設施布置不到位,這也主要受到教育資金的影響。但是教師不能夠因為沒有教學用具而停止開展教學活動,要學會利用周邊一切能夠利用的東西,為孩子們提供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調動其耳目等感官全方位參與其中。比如使用農地中的玉米桿做成小棍棒,用線串聯起來成為計算器,讓孩子們利用其數數,學習簡單數學知識;利用高粱桿的粗細,擺出不同造型,發揮孩子的想象力,看誰搭建的更讓人感興趣;體育課堂中,用麥草編織的草甸和繩子等,做成花環等物品,讓孩子們在課堂上不僅僅是游戲的參與者,也是游戲的設計者,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和組織協調能力,對于其今后發展也會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6.發揮農村資源優勢,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和大城市相比,農村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物質資源環境,為孩子們提供了動手和動腦的機會,身為教師要充分借助農村地區的天然教學材料指導孩子們進行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比如利用不同的瓜果來學習顏色和形狀,讓孩子們描述葡萄的顏色、西瓜的形狀、哈密瓜和西瓜相比的大小等,啟發其思維、擴展其想象力,用泥土等制作可愛的小動物或者人物等。利用石頭作畫,根據其形狀搭配作品,結合橡皮泥做出各種形象的物品,這些都是得天獨厚的資源。又或者在指導孩子們制作娃娃玩具的時候,教師可以啟發幼兒們用蘋果來做娃娃的面部、用黑豆做娃娃的眼睛,枸杞做嘴巴等,將不同的材料重新進行排列組合,培養孩子們的空間想象能力。
7.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項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的工作。農村的幼教工作人員要重視挖掘和利用農村教育教學天然資源,為孩子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全面克服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和學生的家長搞好配合,積極獲取學生監護人對學前教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我也相信,通過家長、學校和幼教老師三方的共同努力,一定不會讓農村地區的幼兒們輸在起跑線上,相信通過不斷教學創新,農村幼兒也能夠為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夏婧.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現實困境與出路[J].現代教育管理,2013(12):43-47.
[2]楊小艷.探討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現實困境與出路[J].教育:00137-00137.
[3]許和林.探析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現實困境與出路[J].科研,2016(7):00093-00093.
[4]陶芳瑾.淺談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現實困境與出路[J].教育,2016(10):00173-00173.
(作者單位:克孜勒蘇自治州烏恰縣黑孜葦鄉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