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珍 王治雄(上海市浦東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201201)季 青 (上海市浦東新區宣橋集體資產管理事務中心站 201399)
“秋優336”是由上海市閔行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以“秋15A×R336”雜交選育而成的雜交粳稻新品種,于2015年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編號:滬審稻2015002)。該品種株高112 cm左右,主莖葉片數16~17張,株型緊湊,莖稈粗壯,葉片挺拔上舉,劍葉角度小、直立,葉鞘、稃尖均呈紫色,后期熟相好,分蘗中等,彎穗型,每穗粒數多,產量高,米質中等,米飯軟硬適中,抗逆性強,抗倒伏,對條紋葉枯病和稻瘟病均有較強抗性,綜合抗性較好,能較好地解決浦東地區當前水稻生產中品種結構單一的問題,有助于緩解水稻茬口矛盾。為促進該品種在浦東新區的進一步推廣種植,給該品種今后大力推廣種植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筆者對該品種的最佳機插密度進行了研究和探索,現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供試水稻品種為“秋優336”。試驗設在浦東新區農業示范園區進行,供試田塊土壤類型為黃泥土,土壤全氮含量為167 g/kg、有效磷含量為9.1 mg/kg、速效鉀含量為187 mg/kg、有機質含量為2.42 g/kg、pH為8.3,前茬作物是綠肥。
“秋優336”采用機插種植方式,于5月10日播種,6月3日移栽,設5個機插密度(株行距)處理,依次為12 cm×30 cm、14 cm×30 cm、16 cm×30 cm、18 cm×30 cm、20 cm×30 cm,試驗為大區試驗,不設重復,每處理區面積600 m2。
由于試驗田前茬種植綠肥,土壤肥沃,因此不施基肥,6月12日施26-6-10水稻專用BB肥375 kg/hm2,6月22日施尿素150 kg/hm2,7月25日施尿素225 kg/hm2,8月20日施尿素75 kg/hm2,合計整個生育期施純氮306.3 kg/hm2。整個水稻生長期各處理的管理完全相同,統一除草、統一防病治蟲,并定時定點做好水稻苗情考查,收割前進行測產。
由表1可知,不同機插密度對“秋優336”的生育期沒有影響,各處理的生育期完全一致。

表1 不同機插密度“秋優336”的生育期
由表2可知,有效穗數隨機插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機插密度為12 cm×30 cm處理最高,為283.48萬穗/hm2,機插密度為20 cm×30 cm處理最低,為248.46萬穗/hm2。每穗總粒數和實粒數隨機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機插密度為20 cm×30 cm處理的每穗總粒數和實粒數均為最多,分別為196.40粒和185.05粒,機插密度為12 cm×30 cm處理的每穗總粒數和實粒數均為最少,分別為182.70粒和168.76粒。千粒重隨機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機插密度為12 cm×30 cm處理的千粒重最低,為27.76 g,機插密度為20 cm×30 cm處理的千粒重最大,達28.65 g。產量隨機插密度的增加呈拋物線狀,機插密度為16 cm×30 cm處理的產量最高,為12 471.15 kg/hm2,機插密度為20 cm×30 cm處理的產量最低,為11 975.55 kg/hm2。由此說明,適宜的機插密度對水稻取得豐產非常重要,且機插密度為20 cm×30 cm處理的有效穗數最低,產量也最低,說明保證有效穗數是水稻品種“秋優336”取得豐產的關鍵。

表2 不同機插密度“秋優336”的產量及產量結構
試驗結果表明,“秋優336”在浦東地區種植,機插密度對其生育期沒有影響,以機插密度為16 cm×30 cm處理的產量最高,可達12 471.15 kg/hm2,即“秋優336”的適宜機插密度為16 cm×3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