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黛麗 李 丹 蔣麗娜 金衛群 (上海市奉賢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201499)
糯玉米生長受光照、通風等條件的影響較大,種植密度越低,光照、通風條件越好,生長也越好,但種植密度越低,鮮穗產量也越低。為此,筆者進行了“華耘花糯402”不同種植密度試驗,以明確該品種的最佳種植密度,從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現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供試品種為上海華耘種業有限公司育成的“華耘花糯402”。試驗采用小環棚栽培,畦寬2 m,每畦種3行,株距因種植密度而異。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移栽后統一管理。采用“一黑到底”施肥技術,即所有肥料在移栽前作基肥施用,后期不追肥。
試驗于2017年4~7月在上海市奉賢區莊行鎮穗輪村進行。試驗設每667 m2種植密度分別為3 000、3 500、4 000、4 500、5 000株,以每667 m2種植密度3 000株處理為對照,每處理重復3次,完全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為20 m2。
試驗期間記錄各小區玉米的生育期;玉米成熟后,記錄玉米鮮穗的小區產量,并抽樣考查玉米的植株性狀及鮮穗性狀。
由表1可知,“華耘花糯402”的鮮穗產量隨種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每667 m2種植密度為3 500~5 000株處理間鮮穗產量差異不顯著,但均比每667 m2種植密度為3 000株處理增產18%以上,且產量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
由表2可知,每667 m2種植密度為4 500、5 000株處理的玉米發育較緩慢,全生育期比其他處理長1 d。其他種植密度處理的玉米全生育期一致,均為85 d。

表1 各處理的鮮穗產量比較

表2 各處理的生育期比較
由表3可知,隨著種植密度的降低,玉米鮮穗逐漸變粗、變長、變重;當每667 m2種植密度達4 500株以上時,開始出現禿尖,嚴重影響玉米鮮穗的商品品質。

表3 各處理的鮮穗性狀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華耘花糯402”的鮮穗產量隨種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每667 m2種植密度為4 500、5 000株的玉米發育較緩慢,全生育期比其他處理長1 d;當每667 m2種植密度達4 500株以上時,開始出現禿尖,嚴重影響玉米鮮穗的商品品質。綜合玉米鮮穗產量、生育期和鮮穗品質等性狀,“華耘花糯402”的每667 m2最佳種植密度為3 500~4 000株,在此種植密度范圍內,鮮穗產量高、品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