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興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710043,西安∥工程師)
伴隨通信業的迅猛發展,公眾對于乘坐地鐵時進行無線通信的要求日益提高。但地鐵隧道對電磁波有吸收、反射和隔斷的作用,對電磁信號的傳播會有一定的限制和阻礙,特別是在地形復雜的的情況下,增加了無線通信的困難[1]。基于上述問題,本文設計的微帶縫隙天線可制成軌旁的輻射漏纜[2],以滿足隧道內電磁覆蓋的要求,增加地鐵通信信號的傳播距離。由于縫隙間隔較大,還可以減少對周圍電磁設備的電磁干擾,提高無線通信容量。
微帶縫隙天線[3]是在介質板上開設不同形狀的槽,制成漏纜后,將漏纜內傳播的電磁場通過槽空向外部空間輻射電磁能量。天線縫隙上加有激勵,在終端設置與之相匹配的負載。外壁上的縫隙切斷了壁內表面的電流傳導,在縫隙處產生輻射電場,使縫隙處受到激勵,通過縫隙向外部空間輻射電磁能量[4]。在實際的工程應用中,可以通過改變縫隙的形狀、大小、傾斜角度使其在開槽位置獲得不同的天線輻射性能。為了適應于地鐵不同高頻頻段的通信信號需求,在漏纜壁上開一系列的縫隙群,構成縫隙陣列天線,天線工作時就可以獲得更大的增益,增加電磁場的覆蓋范圍,并提高功率容量,降低功率損耗。
微帶縫隙天線[5-6]陣列已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該天線具有以下特點:①縫隙天線輻射口徑處的電磁場的分布很容易控制,由于波導器件傳輸功率大、功率損耗小,所以縫隙天線在設計時更容易實現高效率、高增益、高功率、低副瓣的要求;②天線結構呈板狀,結構緊湊、輕巧,輪廓側面較小,具備一體化的輻射系統和饋電系統,本身具有較強的抗風性,能夠應用于隧道、地下通道等封閉或半封閉的場合。
本文運用基于有限元法的三維高頻結構仿真(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HFSS)軟件對天線進行建模,該軟件是公認的電磁場設計和分析的行業標準,被廣泛應用于天線仿真[7]。
在HFSS軟件中建立微帶縫隙天線模型,如圖1所示。介質板厚度為1.6 mm,介電參數為2.2,介質板表面定義為良導體。饋源是0.8 mm×0.8 mm的正方形,饋入1 W的入射功率。

圖1 縫隙天線模型

式中:
f0——天線的中心頻率;
C——自由空間光速;
εe——介質板內的相對介電常數;
λ0——自由空間波長。
由于地鐵漏纜頻段為50~2 400 MHz,設計天線的中心頻率為1.1 GHz,代入式(1)解得λe=183
通過式(1)計算天線介質板中的波長λe。mm,在距天線λe/2的位置設置輻射吸收邊界,完全吸收所有入射的電磁波,得到最理想的回波損耗和駐波比。
設置迭代精度為0.02,最大迭代次數20次,模型的網格剖分如圖2所示。

圖2 模型的網格剖分
經過7次迭代計算后,模型的精度達到0.00028412,共剖分網格數7 787個。圖2所示的模型網格剖分圖中縫隙天線部分的剖分網格最密集,剖分網格數為5 054個,精度最高。
為了研究不同縫隙角度α對微帶縫隙天線的性能影響程度,分別建立如圖3所示的模型。
通過模擬計算,得到如表1所示的仿真結果。
由表1可得:α會對天線的輻射性能有影響,當α≤15°時,回波損耗比增加,電壓駐波比減小,天線的輻射效率上升,天線旁瓣減少,增益有所提高。當α≥45°時,回波損耗比增大,電壓駐波比上升,天線的輻射效率降低,天線旁瓣增多,增益明顯下降;當α=30°時,天線的回撥損耗最低為-22.5 dB,電壓駐波比最小為0.9,增益最大為5.8 dB。

圖3 不同縫隙角度對天線性能參數影響模型

表1 不同縫隙角度對天線性能的影響
為了研究縫隙排列方式對天線輻射性能的影響,分別對縫隙進行水平排列、垂直排列和八字排列,由4個不同排列順序的縫隙構成微帶縫隙陣列,對每一種排列方式進行模擬仿真。首先建立水平排列的天線模型,如圖4所示。

圖4 水平排列縫隙天線
仿真結果如圖5所示。
回波損耗又稱為反射損耗,是天線由于阻抗不匹配所產生的反射,表示天線入射波功率被反射回來的程度。從圖5 a)中可得天線的諧振頻率為1.1 GHz,與中心頻率重合,回波損耗為-19 dB,而在實際工程通信中要求回波損耗小于-15 dB,所以該天線可以正常工作。
天線的反射波與入射波疊加后形成的波稱為駐波,駐波的波腹電壓與波節電壓的幅度之比稱為電壓駐波比,即電壓的峰值和谷值之比。由圖5 b)可得天線的諧振頻率即為中心頻率1.1 GHz,此時天線的電壓駐波比為1.81。
天線增益表示天線對輸入功率集中輻射的程度,由圖5 c)可得,水平排列陣列天線的最大增益是11.992 dB。
建立八字排列分布的縫隙天線模型,如圖6所示;建立垂直排列分布的縫隙天線模型,如圖7所示。
縫隙排列方式對天線輻射性能的影響如表2所示。
對比水平、八字和垂直3種縫隙排列方式的天線性能參數,由表2可知,縫隙八字排列時,電壓駐波比最低為1,說明饋源端口的相互影響最低,天線的定向性最好,獲得的增益最高為13.753 dB;縫隙垂直排列時,回撥損耗最小,但中心頻率略有偏移,說明饋源端口的相互影響最大,增益最低為9.659 1 dB。

圖5 水平排列天線的輻射性能

圖6 八字排列順序縫隙天線模型

圖7 垂直排列順序縫隙天線模型

表2 縫隙排列方式對天線輻射性能的影響
本文針對地鐵無線通信的需求,設計可制成漏纜鋪設的微帶縫隙天線陣列。基于經典的縫隙天線模型,通過改變縫隙角度和縫隙排列順序會對天線的輻射性能產生影響。仿真結果表明,當縫隙角度為30°時,微帶縫隙天線的輻射性能最好,以此角度設計八字排列順序的微帶天線陣列,與縫隙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相比,其回波損耗最小、駐波比最低、增益最大,更適用于地鐵無線通信。
[1] 吳招鋒,周俊,林必毅.地鐵無線通信技術的研究[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0,(3):19-23.
[2] 袁馬祥.關于地面無線通信信號覆蓋地鐵的若干研究[J].通訊世界,2016(2):47-48.
[3] 王哲,邱景輝.8 mm波導縫隙天線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7-8.
[4] FABIEN T.Spectral element computation of high-frequency leaky modes in three-dimensional solid waveguides[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2016,314(1):341-354.
[5] 盛月月,高文軍,雷宏,等.波導縫隙陣列天線設計[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5,27(8):8-10.
[6] 李偉明,任武.陣列天線的分析與應用[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7-8.
[7] 李明洋,劉敏.HFSS電磁仿真設計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