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強 鄧斯寧 寧晨喻
摘要:李孝萱的都市水墨,既紀錄了社會狀態的急劇變化、體現了當代水墨表現當下文化生活和精神觀念的現實性,同時也具有深厚的“傳統丈人”基因,體現了傳統水墨的技法與“文化內核”。其創作體現出的傳統與現代的兼容性,對水墨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創新發展的范本。
關鍵詞:李孝萱;當代水墨;傳統水墨;創新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童編號:1005-5312(2018)03-0028-01
一、前言
中國90年代的畫壇可謂百花齊放,藝術家們很難界定哪一種是主要流派,在多元化的局面中都在奮力前行并為自己精準定位。李孝萱在都市水墨創作上博取的成就是顯要的。他走在傳統繪畫和當代繪畫之間的水墨創作,既真實荒誕,又恰當融合。他的畫面中不僅有著中國文化中的“傳統文人”的模式,也包含著西方與現代相融合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李孝萱的出現,讓中國水墨畫壇出現了新的面貌,他帶來的極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豐富的內在精神引起了相關美評家們的評介與討論。
二、李孝萱水墨中的現代特征
在李孝萱作品表現上,會發現他具有一定的當代特色和當代思想。例如,他創作了一種扇面畫的系列作品,名字叫《伊甸園的故事》,這個系列里ú面的畫多達幾十幅,以女人為主題。李孝萱在回顧這一批作品時曾說:“創作的這一批扇面作品當中,絕大多數是以表現性愛的為主題的。創作這個主題有許許多多的因素,最根本就是回歸到“人性”,回歸到對人性的尊重,從而以人為本。從畫面上,看到更多的是暗示,然而重點卻是研究人們在對待“性”,面對“性”觸碰“性”這一過程當中發生的不同的態度和心理變化。我之所以拿“性”這一主題作畫是因為它是決定人類生成的先決條件。正因為有了性才會有人類,才會有人類文明,才會有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李孝萱通過這樣一段簡賅的話將自己的思想和創作動機闡揚的十分明確。
李孝萱的水墨創作還體現出現代主義的文化特色。如《都市擱置一方的人》、《都市,舛謬的車和躺著的人》、《都市眾生》、《癉眼》、《黃臉女人》、《四人共舞》、《赤裸的喧嘩》、《聚在頭上的云》等。在畫面的表面來看,李孝萱用他獨特的手法描繪出了一群荒謬的,煩躁的,放逐的人相互簇擁在一起,看似沒有什么但卻隱喻出了世間人們間的冷漠和刻毒。他在畫作中勇敢而又犀利的描繪了深夜都會的近當代狀態,墨黑翻騰的夜空下,籠罩著被世俗擠壓而變得扭曲孤獨的人們,李孝萱正是通過寫意的手筆,墨汁的暈染譜寫了當下社會的陰郁調子,他這種較為大膽的繪畫表現方式在當時的畫壇中極為扎眼,在大膽的同時,將故事性,抽象性和水墨新形式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李孝萱的作品映射了我們身邊的社會現狀。對于當下發生最多的問題:現代社會的拜金現象、性的主題、精神狀態分析、寂寞的空虛感、喧鬧的存在感、不安的情緒等等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表現。
三、李孝萱水墨中的傳統基因
在中國畫里面“文化”是筆墨暈染的命脈,所以畫寫意畫落腳點應該在“文化”上,下大功夫鉆研傳統繪畫程式和提高筆墨能力對于展現“文化”二字是于事無補的,功夫往往會枉費。所以就中國畫或者寫意畫而言我們應當明確繼承什么,答案就是要繼承繪畫中的“文化”。
李孝萱在傳統畫與近當代繪畫之間去糟粕取精華。在探索道路上既愉悅了自己,同時也汲取了養分。就好比在傳統筆墨中的所見所得,都可以淋漓盡致的表達在如今的畫面中。他在形構中夸大筆墨,在塊面中純化線條。實際上,他把效果的化為實質的、把摹畫的化為抒寫的、把復現的化為意象的。他好似更不啻于形構的厘革和變形,而去著重處理虛實關系和筆墨氣韻,他將記憶和情感嵌入自己的畫作里,也寄托在了自己的畫作里。李孝萱所表達的精神正是一種已經超出技術想象的筆墨精神。
李孝萱的作品中保留著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痕跡。遵循文人的文化秩序,傳承基本技法和文人情懷。這些不僅體現出李孝萱的個人閱歷和生活態度,更體現出他對于中國傳統水墨的追溯和文人文化內核的回歸,在自然和本色的過程中給予了水墨新的生命力,
四、李孝萱水墨的現世價值
如今當代新水墨迎合了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結合了強烈的視覺感受,進行了新的改革創新,成就了當代水墨新的面貌體系和藝術語言。但不同的是,李孝萱更多地是對西方現代藝術的表現觀念進行了吸收,通過作品去直觀地、開放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展現當下社會的突出問題。為當代水墨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現實意義。
誠然,當代新水墨受著傳統水墨的巨大影響力,想要推陳出新難度很大。但我們從李孝萱的作品中可以獲得很多啟迪。想要水墨更健康合理的發展,與當代藝術保持適當的距離是最合適的。中國文化的豐富性、復雜性為當代藝術發展提供了許多異于西方藝術知識體系的資源。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也重新開始探索水墨新道路,確定新方向。
隨著支持力量的增加,藝術家們也不再局限的瞄準外來藝術形式,本土文化的特質也被重新注重起來??缭絺鹘y的“筆墨”約定論、超越西方的“觀念”概念論,建構有本土特質的當代水墨已是大家的共識。批判不是全盤否定,但要有其相對性。本土傳統與當代性不是對立面,而是繼承和發展。通過李孝萱的作品我們應該從中領悟到中國水墨的發展新道路。我們應該保留傳統的靈魂,加入當代的血肉,水墨發展就真正的融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