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錢晨新聞網”5月4日文章,原題:全球科技競賽,中國動用秘密武器 1995年6月來自世界頂尖法學院的學生們匯聚一堂,聽投資家查理·芒格演講。開講前芒格發表一段見解,“我一直欣賞孔子……價值觀應傳承到下一代。你們可能覺得這些思想沒什么,但請注意(臺下)這些亞洲面孔在美國人生活中出現得多么快。我想他們是有貨的。”
想象一下每周學習77小時。你還記得高中的日子多么緊張繁忙……我那時放學后還要再學幾小時……跟現在比起來,我得說自己比一般學生勤奮。然而,與中國學生比起來,我就像在度假。
在中國,向年輕人傳授知識是個核心原則。除了勤學別無他途。就這樣,中國學生每周要學習65到77小時,連周末也不閑著。相比之下,我們(的學生)一周學40小時顯得太輕松了。
除了學習時間長,中國很多學校已對課程做出重要調整。如今中國學生接觸到科技的機會大大增多——這是中國計劃成為未來科技超級大國的又一種方式。近日有報道說,中國出版首部面向高中學生的人工智能教科書,希望比大學畢業生更年輕的一代人能在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戰中縮小差距。大家可能很快看到更多科技科目加入中國學校課程。我們可能不必等上整整一代人,就能看到中國科技開花結果。車輪早已轉動。
科技城如今(在中國)到處都是。如果你多年前去過深圳,肯定沒什么想法。但今天,走入深圳仿佛一腳踏進未來。這座城市被稱為“中國的硅谷”。沒錯,如今硅谷不止一個了。現在中國有17個科技中心,分布于不同城市。其中最出名的是深圳、北京和上海,那里有一些很強的科技公司。如今,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專業人士前往中國。相信大家已猜到那里的眾多機遇了。中國繁榮發展的科技產業將創造出一些最具創新活力、最贏利的公司。▲
(作者哈特耶·羅恩加德,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