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遷
摘要:近幾年,我國土木工程發展迅速,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業有了新的創新。創新是企業發展、行業進步的必由之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經過長期的發展,施工經驗越發豐富,伴隨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持續拓展出許多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傳統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弊端和缺陷逐漸被暴露出來,通過優化創新,使施工質量、成本、效率等方面將會有很大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進行創新研究的重要性,并就如何進一步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理念和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發展
引言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是基于我國的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技術也得到很大提高,為了更好地應用土木工程,提升其建筑施工效果,就必須對建筑施工技術進行創新,進一步深化推動土木工程的發展。
1土木工程展開質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針對一個建筑工程來講,成功與否的標準在于工程質量情況。由于在工程施工中包含著復雜的程序,因此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也有很多種。在我國,有一部分工程受到利益的影響,對工程偷工減料,這樣的工程不僅不合格,還需要重新返工。質量不達標的工程也將成為社會中的安全隱患,一旦安全隱患爆發,必然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損失。在工程和建筑行業中,土木工程只有具備了質量上的保障,才能推動良性的市場競爭。
2土木工程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2.1建筑材料的質量問題
建筑土木工程的發展中,要想建設一個質量高的項目就必須要使用質量合格的原材料,但是目前我國一些建筑單位為了提高其經濟利益而使用一些不符合標準的建筑材料,最終導致建筑工程質量不達標,不僅給相關的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并且也嚴重危害了人們的生活安全。
2.2施工質量較低
在土木工程中,建筑物的施工情況存在質量低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將會影響工程的性能,給公民生命財產帶來隱患。現實中土木工程存在的低質量問題較為明顯,例如:工程中的鋼筋捆扎不正確,磚砌體縱墻以及砌筑沒有同時進行、砌筑砂漿配合度不科學合理。另外,對于工程的監管不夠嚴格,很多監管人員并沒有按時到現場進行監管,導致現場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未得到及時的更正。
2.3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
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項目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并且也會影響到整個施工的進度。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人員素質還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有部分施工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不重視相關施工規范,并且其自身的施工技術水平不高,使施工技術應用的效果比較低。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創新的策略
3.1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的理念
所謂創新,就是對現行的施工技術進行客觀分析,找出技術中的缺陷和不足,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進行彌補和完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過程。土木工程技術創新要掌握兩個問題:①關鍵點。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要緊緊圍繞施工條件、施工工藝、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安全這幾個關鍵點來展開,比如基坑施工的挖掘、土方填筑與壓實,混凝土施工的裂縫、防水處理,鋼結構施工、吊裝施工技術等,并且要關注施工技術的生態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現代信息技術水平的應用。②方法。對土木工程進行技術創新,要涵蓋從設計、施工,到驗收的整個過程。合理的設計方案可以優化工程施工中的難點和重點,能有效的降低施工難度;施工階段要綜合考慮人員因素、地質環境因素、氣候因素以及材料因素等,以此作為施工技術創新優化的突破點。驗收階段要學會利用先進的檢查技術和方法,結果更準確。
3.2預應力技術創新
對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進行創新,首先就是預應力的創新。這個過程主要體現的就是體外預應力的發展與使用,體外預應力把預應力筋置于混凝土截面外,與傳統的構件布置相比,可以與預應力筋的是否粘結相對應。這種技術的創新可以使得體外預應力可以較好的利用在特種結構與混凝土道橋的施工中。粘結體外預應力就是其應用的特征之一,這種預應力便于管道后期的維護管理,這個過程需要施工人員做好技術的控制。無粘結力的體外預應力體系是最常采用的施工方式。對于預應力技術進行創新的同時,還要加強預應力結構的設計,根據具體的情況提高預應力的應用效果,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該考慮預應力在極限狀態的表現,更進一步體現預應力的可行性、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3.3施工技術和施工材料創新
近年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現了一些新技術,比如在防水施工方面,冷作業施工技術備受青睞,而且效果很好,比如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施工、APP改性瀝青、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施工技術等。還有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防水混凝土結構技術、大跨度剛結構施工技術等大大提高了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安全性能。以混凝土施工為例,在對混凝土進行結構加固的過程中,常常會運用到植筋技術、托換技術和裂縫修補等技術。植筋技術一般是普通鋼筋植入為主,施工時要合理設計補救位置,截面的加固要補筋處理,要仔細測量上部結構的擴跨、接長柱等數據,通過科學分析選擇方案。托換技術主要用于改造工程,常用的有托梁換柱、托梁接柱以及托梁拆柱技術等,優勢可以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進行施工,時間短見效快,而且成本低。在裂縫修補方面,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輔助施工,修補效果更好。還有就是新型預應力技術的運用,深基坑技術、鉆孔技術的創新等等,都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一大進步。
3.4深基坑支撐技術創新
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高層建筑成為土木工程的主要項目,施工過程中深基坑的支撐技術越來越受到建筑企業的重視,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環境做出相應的技術分析與應對。如果施工地區的土質較差,當基坑深挖土質比較松散的情況下就可以采用樁-樁-錨的支撐體系,以灌注樁加預應力錨桿體系來完成深基坑的支撐工作。還要加強構建承重結構與支撐技術一體化建設,通過有效整合,進一步提高支撐的承載力,滿足深基坑支撐需求。既要保證施工的安全性與施工進度,又要降低建筑施工成本,提高建筑施工速度與質量。
3.5施工體制的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極大程度上推動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技術的創新與運行環境的不相符極大程度上阻礙了創新技術的發展,土木工程自身的穩定性不強,影響土木工程穩定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建筑技術以及技術運轉的施工環境,施工制度的不合理,建筑技術無論多大程度的創新也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傳統的施工體制存在成本低、運轉效率低、勞動力投入大、工期相當長的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對施工體制進行創新,加大科學信息技術的利用,減少勞動力投入,提前籌劃建筑規程,減少工程中的變動。在對施工體制進行創新的同時提高土木工程項目的建筑質量和經濟效益。
結語
隨著科技經濟的不斷進步,創新技術應用使得我國土木工程在施工技術上取得不小成就,土木工程的建設是一個大工程,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加大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對建筑施工技術進行創新,才能與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相適應,才能更大程度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更多的創新技術應用在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上。
參考文獻
[1]饒思遠.淺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J].建材與裝飾,2017,25(26):22~23.
[2]葉子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現狀以及創新[J].居業,2018(10):129+132.
(作者身份證號碼:32118319890623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