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土壤環境監測方法現狀、問題及建議

2018-05-07 00:39:29胡冠九陳素蘭
中國環境監測 2018年2期
關鍵詞:標準方法

胡冠九,陳素蘭,王 光

1.國家環境保護地表水環境有機污染物監測分析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江蘇 南京 210036 2.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國家環境保護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12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美麗中國建設,加強土壤環境保護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就明確提出完成土壤環境監測等技術規范制修訂、形成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定期對重點監管企業和工業園區周邊開展監測等工作任務。監測方法是監測工作的基礎,只有完善土壤環境監測方法體系,加強土壤環境監測技術水平,才能保障監測的科學性、規范性、準確性以及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合理性,從而掌握土壤環境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推進土壤環境監管[1]。

根據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環境監測應優先選用標準分析方法。中國土壤標準分析方法分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兩大類。國家和環保行業標準方法側重土壤環境污染檢測,農業、林業行業標準方法則主要側重土壤營養元素及其有效態、理化指標的檢測。筆者對目前中國土壤環境監測標準方法進行綜述,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1 土壤污染物及其監測方法

土壤污染物包括無機物(重金屬、酸、鹽等),有機物,化學肥料,農藥(殺蟲劑、殺菌劑及除草劑),放射性物質,寄生蟲,病原菌和病毒等[2-3];近年來,一些新型污染物(如獸藥、抗生素、溴化阻燃劑、全氟化合物等)在土壤中的賦存、遷移等也成為研究熱點。

目前多數土壤監測方法針對的是土壤中的無機物和有機物,按測定方式可分為2種:采樣后實驗室測定(又稱異位測定)和現場測定(又稱原位測定)。

實驗室測定方法中,針對土壤中的無機物,有光學分析法(如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熒光光譜法、X射線熒光光譜法等),儀器聯用法〔如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等〕,以及電化學法(如極譜分析法)和以特定化學反應為基礎的化學分析方法。其中光學分析法適用范圍廣,靈敏度較高,操作便捷,應用廣泛;儀器聯用法可實現定性、定量分析,檢測靈敏度高、重現性好,但儀器較昂貴[4];極譜法選擇性好,可測定組分線性范圍寬,能實現連續測定,但易造成汞污染;化學分析法操作簡便,但樣品前處理復雜,靈敏度和選擇性都較低,目前使用較少。針對土壤中的有機物,分析方法主要有色譜分析法〔如氣相色譜法(GC)、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以及色譜-質譜聯用法〔如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和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HPLC-MS)〕。

現場測定方法中,針對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測定方法分別有便攜式X射線熒光光譜法[5]和便攜式氣相色譜-質譜法[6]等。

2 中國土壤環境監測標準方法現狀

土壤環境污染監測中常用的標準方法是國家標準和環保行業標準。迄今為止,中國有51個涉及土壤監測的國家和環保行業標準方法,其中無機物和有機物監測方法分別為23個(表1)和17個(表2),3個放射性監測方法(表3),8個土壤理化性質及其他監測方法(表4)。

23個無機物監測方法涵蓋了55種無機組分,包括33個元素總量(As、Cd、Co、Mn等),7種氧化物(SiO2、Al2O3等),7種鹽類(氰化物、硫酸鹽等)以及9種元素有效態(Cu、Fe等)。涉及的前處理方法有3種:酸消解、堿熔和浸提(提取液有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碳酸氫鈉、氯化鉀、氯化鋇等溶液)。酸消解方法最為常用,又分為2種體系(常壓和高壓),消解液有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鹽酸-硝酸(王水)等。測定方法主要有8種:ICP-MS、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熒光法、分光光度法、離子選擇電極法和重量法等。

3個放射性監測方法中,涉及钚和鈾2個元素,測定方法有放射化學分析法、固體熒光法和分光光度法等。

8個理化指標等方法中,涉及5個測定指標(電導率、氧化還原電位、有機碳、可交換酸度、干物質和水分等),以及5種測定方法(電極法、滴定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和非分散紅外法等)。

另外,農業、林業也有土壤檢測標準方法,主要側重于土壤營養元素及其有效態、理化指標的檢測,詳見表5和表6。農業行業標準方法中,有21個涉及無機元素及其有效態測定的方法,有15個涉及土壤理化指標的方法;林業行業標準方法針對的是森林土壤,有15個涉及無機元素及其有效態測定的方法,有13個涉及土壤理化指標的方法。

表1 土壤中無機物測定國家標準及環保行業標準方法

表2 土壤中有機物測定國家標準及環保行業標準方法

表3 土壤中放射性物質測定國家標準及環保行業標準方法

表4 土壤理化指標測定國家標準及環保行業標準方法

表5 土壤中無機物測定農業和林業行業標準方法

表6 土壤理化指標測定農業和林業行業標準方法

3 中國土壤環境監測標準方法存在的問題

3.1 現行標準中監測污染物的數量不足

現行標準方法中,未覆蓋目前中國生產、使用、排放的大量化學品及特征污染物。

一方面,特征污染物明確、但無標準方法監測。如正在修訂的《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中,雖然規定了酞酸酯類、石油烴類、毒殺酚、滅蟻靈等污染物的風險指導值,但目前尚缺標準方法,給該“指導值”的實際執行造成技術瓶頸。

3.2 一些標準方法長期沒有修訂,新技術、方法難有法定地位

正在修訂的《農用地環境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中,測定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方法(GB/T 14550—2003)[8],還規定可以用填充柱分離方法,而目前幾乎很少有監測單位自行填充色譜柱,普遍是購買商品化毛細管柱進行分離測定。又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測定重金屬所用的普遍方法,但以該方法為基礎的標準方法-銅/鋅、鎳、鉛/鎘的測定方法是1997年頒布的,且分散在GB/T 17138[9]、 GB/T 17139[10]和GB/T 17141[11]等3個標準中,意味著要分析1個樣品中的這5種元素時,至少要使用3種不同的標準方法,人力成本較高,時效性也不好。

3.3 土壤環境監測基礎性研究較少,對標準方法的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技術支持不足

3.3.1 土壤粒徑規定不一

無機樣品測定時要求的粒徑不統一(2.0、0.85、0.15、0.075 mm等),使得樣品研磨環節時效性、可比性較差;有機樣品測定時是否研磨、研磨的尺度要求不一,實際操作時無所適從。

土壤粒徑是影響土壤光譜的重要因素之一[12],隨著土壤粒徑的減小,土壤光譜反射率呈現不同幅度的升高,小于0.154 mm的土壤粒徑對土壤光譜反射率的影響最大[13]?!锻寥拉h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14]的“常規監測制樣過程圖”中規定,土壤樣品自然風干、用四分法取壓碎樣、粗磨后,過孔徑2 mm尼龍篩后可進行樣品入庫存檔,但在其中8.3.2小節,又規定過孔徑0.25 mm尼龍篩后,用于樣品庫存放以及土壤pH、陽離子交換量、元素有效態含量等項目的分析,前后規定有矛盾。測定土壤pH時,有要求研磨成粒徑為0.25 mm的[15],也有要求磨成2 mm的[16-17],所得的數據可比性如何,還有待商榷。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14]還規定,土壤元素全量分析是用研磨到全部過孔徑0.15 mm篩的樣品,這個規定有些片面,如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就需要將土壤樣品研磨后過0.075 mm篩[18]。該規范中,要求用于農藥測定的樣品,要研磨到全部過孔徑0.25 mm篩,而早期的有機氯測定,的確是將樣品研磨成粒徑為0.25 mm的[8],但通常土壤有機物(特別是易揮發、易分解等有機物)分析是用新鮮樣品,摻拌無水硫酸鈉或粒狀硅藻土研磨成“細粒狀”或“流砂狀”,有的分析方法不要求過篩[19-20],有的要求過1 mm的金屬篩[7]。

3.3.2 酸消解體系不統一

元素混酸(王水-高氯酸-氫氟酸)全溶、王水(部分全溶)、硝酸-過氧化氫法等前處理所用試劑體系不同,結果也不同,相應的結果評價體系并未一一建立,使得有些測定結果不可比、也無法評判。

鹽酸-硝酸-高氯酸-氫氟酸的混酸“全酸”體系對樣品進行消解,獲得的是元素的全量,即將土壤晶格中的元素也一并提取出來;而其他一些酸浸漬法(如鹽酸-硝酸溶浸法、硝酸-硫酸-高氯酸溶浸法以及硝酸溶浸法等),對土壤中部分元素則是不完全的消解提取,測得的元素含量結果比“全酸”體系的測定結果要低。使用不同的前處理方法得到的分析結果,用同一個評價標準如《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21]進行評價,不僅數據不可比,結論也不科學。

3.3.3 元素形態分析、有效態分析,在不同的場合概念不明確

在評估環境效應時,往往不用土壤中元素總量數值,因為元素的遷移性、生態有效性、在生物體中的積累能力(又稱生物可給性),與該元素在環境中存在的物理形態及化學形態密切相關[22]。生物可給性指化學物質被吸收的能力和可能的毒性,是研究不同的形態被生物吸收或在生物體內積累的過程[23-24]。

元素在環境中的物理形態與化學形態分析即為“形態分析”,目前廣泛應用的形態分析方法是由TESSIER等提出的土壤樣品重金屬元素順序提取法[25],該方法利用化學性質不同的提取劑選擇提取樣品中不同相態的金屬元素,先后分別提取5態:可交換態、碳酸鹽結合態、鐵錳水合氧化物結合態、有機物和硫化物結合態和殘渣態,有學者將這種方法歸為物理形態分析[23]。化學形態分析又可以分為篩選形態、分組形態、分配形態以及個體形態等分析[23]。

環境中的土壤元素有效態與生物可給性概念密切相關,它與作物吸收效率有關,指在植物生長期內能夠被植物根系吸收的元素[26],其土壤中的含量與作物的吸收有較高的相關性[27]。多數測定中有效態的提取液是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氯化鈣-三乙醇胺(DTPA-CaCl2-TEA)緩沖溶液,可浸提出土壤中的銅、鐵、錳、鋅、鎘、鈷、鎳、鉛等元素。也有用0.1 mol/L HCl或水浸提土壤中有效硼的,還有用1 mol/L乙酸銨-對苯二酚溶液浸提有效態錳,用草酸-草酸銨溶液浸提有效態鉬,用pH為4.0 的乙酸-乙酸鈉緩沖溶液、0.02 mol/L H2SO4、0.025%或1%的檸檬酸溶液浸提硅。酸性土壤中有效硫用H3PO4-HAc 溶液浸提,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硫用0.5 mol/L NaHCO3溶液浸提。土壤中有效鈣、鎂、鉀、鈉用1 mol/L NH4Ac 浸提,土壤中有效態磷用0.03 mol/L NH4F-0.025 mol/L HCl 或0.5 mol/L NaHCO3浸提[14]。由于各元素有效態的浸提方法不同,至今針對污染元素有效態的限值標準還很難形成。

在一些應用場合下,元素“形態分析”“有效態分析”概念并不很清晰,分析方法有差異,會造成不同分析方法所獲得的監測結果可比性差,從而引起監測信息發布時的混亂,也難以成為污染土壤的健康風險判斷和評估等工作的科學技術支撐。

3.4 在方法的標準化、系統化方面尚有許多工作待開展

3.4.1 缺少原位監測方法標準

至今,為數不多的土壤原位(現場)監測方法,只是用于污染物的初步、快速篩查,以定性、半定量為主,檢測范圍有限,靈敏度也不高,沒有形成方法標準,所得測定結果不能作為科學決策及環境管理的主要依據。

3.4.2 樣品前處理方法單獨成為標準還是融入分析方法中,缺乏頂層設計

今后是否沿用原有的體系,還是前處理方法相對獨立,需要從頂層設計上通盤考慮。

3.4.3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有待完善

以前的標準方法中,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的內容較少;近年來頒布的標準方法中,從新方法制訂的角度,規定了“精密度”和“準確度”等質控指標,由多家實驗室對污染物分別進行多次重復測定而獲得。在日常樣品分析時,通常情況下分析人員無須對同一樣品進行3次以上的重復測定,也不太可能就一個樣品,去尋找其他實驗室來比對測定。因此,“精密度”和“準確度”這2個質控指標在日常分析工作中指導意義并不大,需要研究制訂日常工作中實用、有效的質控指標及其評價標準,尤其是不同土壤基質下樣品的回收率、平行樣的測定偏差等量化評價指標[29]。

3.4.4 方法的先進性、普適性較難兼顧

標準方法的出臺,原則上需要1家方法研制單位和另外至少6家驗證單位[30],會導致一些需要用新型、價格較為昂貴的儀器(如高分辨GC-MS、HPLC-MS-MS等)進行測定的污染物(如毒殺酚、多溴聯苯醚等), 其標準方法不能及時制訂、頒布;而沒有標準分析方法,又導致一些新型儀器推廣使用受限,制約了新技術的發展。

又如X-熒光分析法,地質部門已將其作為標準方法使用多年,實際工作中解決了批量樣品的快速、準確檢測,但由于環保部門使用較少、配置儀器設備的單位較少,對該方法性能了解不全面、應用經驗不足,即使有標準方法頒布[18],在某些專項工作中還是不推薦使用。

4 中國土壤環境監測方法發展建議

4.1 加強土壤監測標準方法的頂層設計,合理增加土壤污染物的控制種類

建議結合環境標準和污染控制標準的陸續更新工作,將標準方法體系規范化、系統化的規劃和發展作為土壤監測標準方法頂層設計的重點,例如,合理厘清標準方法與技術規范的關系;慎重考慮今后是將樣品前處理方法單獨設為一種系列標準,與現有的實驗室分析標準系列并行,還是融入分析方法中,成為“一體化”的標準;既繼續發揮經典標準方法的作用、保持歷史監測數據的連續性,又兼顧和吸納先進、高效以及簡易、快速的監測方法作為標準分析方法。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擬新增14個無機物的標準測定方法,其中新增測定組分有硫化物、氟化物、Tl、Sn、六價鉻等;擬新增26個有機物的標準測定方法,其中新增測定組分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CB混合物、指示性毒殺酚、多溴聯苯、多溴聯苯醚、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六溴環十二烷和四溴雙酚A),農藥(苯氧羧酸類農藥、阿特拉津和西瑪津、草甘膦、敵稗、代森錳鋅、殺蟲劑),酞酸酯類,烷基汞,總石油烴,揮發酚,醛/酮/醚類,苯胺類和聯苯胺類等;另外,還擬新增其他指標:有機化學物質吸收常數、粒度、陽離子交換容量等標準方法。說明中國土壤監測標準方法(尤其是有機物的標準方法)開發已經受到一定的重視。建議在土壤目標污染物的選擇上,針對農田地塊,可以參考與土壤有關系的農作物、食品殘留標準所控制的污染物(如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31-33]);針對企業用地,要在企業歷史調查基礎上,篩選特征污染因子,將與企業生產活動相關、對人體健康和土壤環境質量影響較大、有可能對土壤(地下水)產生高風險的污染物,初定為目標污染物,同時要綜合考慮化合物特性(反應降解、土壤吸附性、揮發性等),目前的分析測試技術水平以及國內外土壤污染風險評價情況等,確定目標污染物,并參照國際方法、文獻中相對成熟的方法,建立目標污染物的標準測試方法。

4.2 及時更新標準方法,大力發展多組分同時測定的高效方法

異位監測主要包括化學實驗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目前幾乎很少使用化學分析法研究土壤重金屬、有機物,精度高、操作簡單、可同時測多個項目的儀器分析法(如GC、HPLC、 ICP-AES、X射線熒光光譜法等),以及儀器聯用法是主流發展趨勢,從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到ICP、ICP-MS,從色譜法到色譜-質譜聯用,所能測的目標物范圍更廣,監測精度從mg/kg到μg/kg,再到ng/kg,痕量污染物的檢出限逐漸降低?!秶噎h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新增的分析方法有ICP-AES、催化熱解-原子吸收法、HPLC-MS、GC-原子熒光法等,也吸納了儀器聯用的技術手段。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水果和蔬菜、糧谷、茶業中,分別同時測定500、475、448種農藥殘留[31-33],這種多殘留的測定技術也值得環保領域借鑒。

4.3 科學研究標準方法,加強其系統性、協調性

今后土壤監測標準方法開發可緊緊圍繞土壤質量標準、污染場地修復限值、農產品標準等的需求,也可以將相對成熟的文獻方法進行標準適用性轉化,相對縮短方法標準研制的周期;在方法規定的細節方面進一步予以梳理(如元素篩分的粒徑相對統一),便于提高測定效率;在測定方法與評價標準的匹配性方面要予以重視,土壤元素總量、形態和有效態測定方法均各有側重,元素總量符合國家現行的土壤評價標準體系,且測定體系相對統一,結果可比性強;元素有效態能有效評估污染物可能的遷移、土壤污染對地下水的影響,更能反映環境效應,這些監測的目的不同,均需要研究,不可厚此薄彼;另一方面,應將總量、形態、有效態的評價方法與監測方法一一匹配,不管是元素形態分析還是有效態分析,需要模擬植物在土壤中生長的實際情況與多種因素對形態及生物可給性的綜合影響,通過大量實測數據,探索具有普適意義的生物可給性方法學,并最終形成規范化的分析方法體系及可操作的控制標準體系。

4.4 鼓勵原位監測方法的探索,使之盡可能準確、標準化

原位監測可實現快速、非破壞、大面積地監測土壤污染物,實驗周期短,目前研究熱點有便攜式X-熒光光譜、高光譜遙感探測、生物發光技術(針對無機物)、便攜式GC-MS(針對有機物)等,但技術大多處于定性或半定量化試驗階段,研究思路可借鑒,大面積推廣應用仍需驗證。對區域土壤進行監測時,可先用原位監測進行前期摸底調查,然后有針對性地重點選擇異常點或面,用標準方法深入監測。原位監測的總體趨勢是向精度更高的微觀探索技術和節約時間成本的中觀、宏觀監測技術發展,不僅可用遙感技術對土壤重金屬進行實地定位觀測,還可用不同時期的影像疊加,對比觀測土壤質量變化情況;通過近紅外、熱紅外接收的遙感影像、光學偵測和修正(LIDAR)探測、計算得到組分含量,實現土壤污染物的定性、定量監測。

5 結論

中國土壤監測標準方法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兩大類,其中國家標準和環保行業標準側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檢測,農業和林業行業標準側重土壤營養元素及其有效態、理化指標的檢測。在現行標準方法中,監測污染物的數量不足,一些標準方法長期未修訂導致新技術和新方法尚無法定地位,土壤環境監測的基礎性研究較少,對標準的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技術支持不足,在方法的標準化、系統化方面尚有許多工作待開展。建議加強土壤監測標準方法的頂層設計,合理增加土壤污染物的控制種類;及時更新標準方法,發展多組分同時測定的高效方法;科學研究標準方法,加強其系統性、協調性;鼓勵進行原位監測方法的探索,使之盡可能地準確、標準化。

參考文獻(Reference):

[1] 陸泗進,王業耀,何立環.中國土壤環境調查、評價與監測 [J].中國環境監測,2014,30(6):19-26.

LU Sijin, WANG Yeyao, HE Lihuan.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Survey and Monitoring in China[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2014,30(6):19-26.

[2] 王超.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研究綜述[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1996,16(6):1-4.

WANG Chao.The Study Review on Pollution of Soil and Underground Water[J].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J].1996,16(6):1-4.

[3] 李國剛.中國土壤環境監測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5,17(1):8-10,18.

LI Guogang.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Soi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J].The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iqu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2005,17(1):8-10,18.

[4] 吳健生,宋靜,鄭茂坤,等.土壤重金屬全量監測方法研究進展[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1,42(5):133-139.

WU Jiansheng,SONG Jing,ZHENG Maokun,et al.Review of Methods for Monitoring Soit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J].Journal of Northeast Agrlcultural University,2011,42(5):133-139.

[5] 馬俊杰,楊琦,王業耀,等.土壤重金屬快速監測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J].中國環境監測,2015,31(3):132-138.

MA Junjie,YANG Qi,WANG Yeyao,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 Rapid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Heavy Metals in Soils[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2015,31(3):132-138.

[6] 程麟鈞,滕恩江.土壤中揮發性有機物的快速測定方法 [J].中國環境監測,2016,32(4):120-125.

CHENG Linjun,TENG Enjiang.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Soil Samples by Portabl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2016,32(4):120-125.

[7]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土壤和沉積物 有機物的提取 加壓流體萃取法:HJ 783—2016[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6.

[8] 國家環境保護局,環境技術監督局.土壤質量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GB/T 14550—200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9] 國家環境保護局,環境技術監督局.土壤質量 銅、鋅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 [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7.

[10] 國家環境保護局,環境技術監督局.土壤質量 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 [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7.

[11] 國家環境保護局,環境技術監督局.土壤質量 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3.

[12] 陳皓,何瑤,陳玲,等.土壤重金屬監測過程及其質量控制 [J].中國環境監測,2010,26(5):40-43.

CHEN Hao,HE Yao,CHEN Ling,et al.The Monitoring Process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and It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2010,26(5):40-43.

[13] 喬星星,馮美臣,楊武德,等.粒徑對土壤光譜特性的影響[J].山西農業科學,2016,44(9):1 325-1 327,1 359.

QIAO Xingxing,FENG Meichen,YANG Wude,et al.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Soil Spectroscopy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6,44(9):1 325-1 327,1 359.

[14]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 [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

[15]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184.

[16] 國家林業局.森林土壤pH值的測定:LY/T 1239—199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

[17] 農業部.土壤pH的測定:NY/T 1377—200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18]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土壤和沉積物 無機元素的測定 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HJ 780—2015[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5.

[19]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土壤和沉積物 多氯聯苯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43—2015[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5.

[20]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土壤和沉積物 酚類化合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HJ 703—2014 [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4.

[21] 國家環境保護局,國家技術監督局.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 [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

[22] 王亞平,黃毅,王蘇明,等.土壤和沉積物中元素的化學形態及其順序提取法[J].地質通報,2005,24(8):728-734.

WANG Yaping,HUANG Yi,WANG Suming,et al.Chemical Speciation of Elements in Sediments and Soils and Their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ss[J].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05,24(8):728-734.

[23] 單孝全,王仲文.形態分析與生物可給性[J].分析試驗室,2001,20(6):103-108.

SHAN Xiaoquan, WANG Zhongwen.Speciation Analysis and Bioavailability[J].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2001,20(6):103-108.

[24] 高敏苓,戴樹桂.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研究進展[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6,25(3):334-340.

GAO Minling, DAI Shugui.Studies on Bioavailability of Soil Organic Contaminants[J].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6,25(3):334-340.

[25] TESSIER A,CAMPBELL P G C,BISSION M.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the Speciation of Particulate Trace Metals[J].Analytical Chemistry,1979,51:844-851.

[26]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土壤8種有效態元素的測定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浸提-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HJ 804—2016 [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6.

[27]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土壤質量 有效態鉛和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法:GB/T 23739—200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28]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Method 3540C-Soxhlet Extraction;Method 3545A-Pressurized Fluid Extraction (PFE);Method 3546-Microwave Extraction;Method 3550C-Ultrasonic Extraction;Method 8260B-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Method 8270D-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Method 8290A-Polychlorinated Dibenzodioxins (PCDDs) and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PCDFs) by High-Reso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HRGC/HRMS);Method 8318A-N-Methylcarbamat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EB/OL].[2017-04-06].https://www.epa.gov/hw-sw846/sw-846-compendium.

[29] 夏新,陳純,米方卓,等.原子熒光法測定土壤中砷的質量控制評價標準研究[J].中國環境監測, 2015,31(3):19-23.

XIA Xin,CHEN Chun, MI Fangzhuo, et al.Study of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Quality Control of As in Soil b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2015,31(3):19-23.

[30]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10[S].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

[31]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水果和蔬菜中500種農藥及相關化學品殘留量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GB 23200.8—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32]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糧谷中475種農藥及相關化學品殘留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GB 23200.9—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33]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茶葉中448種農藥及相關化學品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法:GB 23200.13—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標準方法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學習方法
忠誠的標準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還是丑?
你可能還在被不靠譜的對比度標準忽悠
用對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一家之言:新標準將解決快遞業“成長中的煩惱”
專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2015年9月新到標準清單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賺錢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九九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91小视频在线| jizz国产在线|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p区|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只有无码精品| 久久国语对白| 色婷婷狠狠干|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香蕉伊思人视频|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91美女视频在线| 第一页亚洲|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a欧美在线| 国产91成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成人蜜桃网|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国产另类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午夜视频日本| 亚洲视频一区|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欧美高清日韩|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无码人妻热线精品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国产视频 第一页|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国产网站在线看| 免费观看欧美性一级| 另类综合视频|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国产免费a级片|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青青国产视频|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成人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