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罩龍 周秀萍 趙翠苗
(臺山中醫院 臺山 529200)
選擇2015年5月10號~2016年5月10號來我院做釘棒內固定手術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00例,女性患者有100例,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根據使用硬膜外麻醉和氣管插管全麻兩種麻醉來進行釘棒內固定手術,隨機進行分組分為A組(硬膜外麻醉)和B組(氣管插管全麻),其中A組(硬膜外麻醉)100例,男性有50例,女性有50例;B組(氣管插管全麻)100例,男性有50例,女性有50例。經過SPSS分析,以上數據P>0.05,沒有統計學差異。
A組:選擇好間隙一般(胸10到腰2之間)行硬膜外穿刺,確已證明在硬膜外腔,則分次注入麻醉藥,一般藥物都是0.4~0.5%羅派卡恩。
B組:直接進行常規靜脈誘導行氣管插管全麻,導管插入氣管內的深度為4~5cm,導管尖端至門齒的距離約18~22cm,進行氣管插管全麻的注射。
生命體征檢測;出血情況;術中舒適感;鎮痛效果。
有效:沒有出現出血現象和緊急情況轉入搶救的;病人沒有疼痛感沒有心理焦慮沒有出現緊張害怕;無效:沒有任何作用;死亡:術中死亡的。總治療有效率按照顯效例數和有效例數之和與總例數之間的比值。
本文研究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當P<0.05時比較數據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A組共有100例,其中手術中出血量為200ml的有3例,出血量為400ml的有6例,出血量為600ml的有9例,出血量為800ml的有3例;B組共有100例,手術中出血量為200ml的有2例,出血量為400ml的有2例,出血量為600ml的有2例,出血量為800ml的有1例。
表1 手術中出血情況對比

分組例數200ml400ml600ml800mlA組(硬膜外麻醉)1003693B組(氣管插管全麻)1002221P-P<0.05
A組共有100例,手術中出現疼痛感的有15例,出現心理焦慮的有20例,出現緊張害怕的有30例,手術成功率93%;B組共有100例,手術中出現疼痛感的有0例,出現心理焦慮的有0例,出現緊張害怕的有0例,手術成功率98%。
表2 手術中舒適感對比

分組例數疼痛感心理焦慮緊張害怕手術成功率A組(硬膜外麻醉)10015203093%B組(氣管插管全麻)10000098%P-P<0.05
A組共有100例,病人對術后滿意的有20例,一般滿意的有50例,不滿意的有30例,滿意率為75%;B組共有100例,病人對術后滿意的有60例,一般滿意的有35例,不滿意的有5例,滿意率為92%。
表3 術后病人滿意程度

分組例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滿意率A組(硬膜外麻醉)10030502075%B組(氣管插管全麻)1006035592%P-P<0.05
綜上所述,B組(氣管插管全麻)數據顯示比A組(硬膜外麻醉)數據顯示有明顯的提高,氣管插管全麻進行釘棒內固定手術有著很大安全性和高效率效果好的療效。其中A組手術中出血量為200ml的有3例,出血量為400ml的有6例,出血量為600ml的有9例,出血量為800ml的有3例;B組手術中出血量為200ml的有2例,出血量為400ml的有2例,出血量為600ml的有2例,出血量為800ml的有1例。其中A組手術中出現疼痛的有15例,出現心理焦慮的有20例,出現緊張害怕的有30例,手術成功率85%;B組手術中出現疼痛感的有0例,出現心理焦慮的有0例,出現緊張害怕的有0例,手術中轉搶救例數為93%。其中A組病人對術后滿意的有30例,一般滿意的有50例,不滿意的有20例,滿意率為75%;B組病人對術后滿意的有60例,一般滿意的有35例,不滿意的有5例,滿意率為92%。很明顯氣管插管全麻的臨床運用明顯比硬膜外麻醉要好,病人滿意度評價也高。氣管插管全麻手術要不斷的創新不段的發展,要進行全身麻醉技術的升級,更安全更有效的發揮重要作用,為病患者提供好的醫療設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氣管插管全麻有很高的安全性,氣管內插管也不會引發不同程度的并發癥。病人也沒有疼痛感,也不會給醫生帶來影響,可以順利的完成手術。
1 楊民坤.胸腰椎骨折行經皮微創脊柱椎弓根釘棒系統附加傷椎內固定的療效.中國實用醫藥,2015,25:52~53.
2 胡明云,鄭風翠.胸腰椎骨折行經皮微創脊柱椎弓根釘棒系統內固定的療效分析.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8:1129~1130.
3 曹志軍,黃世均,濮羽.胸腰椎骨折行經皮微創椎弓根釘棒內固定療效分析.青海醫藥雜志,2015,7:24~26.
4 千明哲.胸腰椎骨折行經皮微創脊柱椎弓根釘棒系統內固定的療效分析.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8:75~76.
5 陳賓,潘玉林,郭小偉,等.經皮微創與常規切開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不穩定性胸腰椎骨折的對比研究.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2014,3:203~207.
6 羅鵬剛,熊浩,賴茂松,等.微創經皮與傳統開放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研究.中國現代醫生,2014,52(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