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秀 娥
(中山市黃圃人民醫院 中山 528400)
在分娩過程中伴隨著規律的子宮收縮,子宮頸口由閉合狀態到逐漸擴張開全,孕婦承受極度疼痛,一部分孕婦棄陰道分娩而選擇剖宮產手術,這樣不僅使剖宮產率有加大趨勢,也不利于母親產后身體的恢復。如在陰道分娩時采取措施緩解疼痛,對于提高分娩成功率、保護母嬰安全的意義重大[1]。為了研究對經陰道分娩的產婦實施注射用水穴位注射的方法和減痛的臨床效果,本文特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院產科收治的60例經陰道分娩的產婦作為觀察對象進行研究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選取于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院產科收治的60例經陰道分娩的產婦,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在30例觀察組產婦中,年齡最小25歲,年齡最大38歲,平均(31.13±0.1)歲;孕周最短38周,最長41周,平均(40.13±1.2)周。在30例對照組產婦中,年齡最小22歲,年齡最大36歲,平均(29.06±0.2)歲;孕周最短37周,最長42周,平均(41.08±1.1)周。全部產婦均為單胎妊娠。兩組產婦在年齡、產次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別,P>0.05。
(1)確認為單胎足月臨產的產婦;(2)既往體健,家屬及產婦將經陰道分娩作為首選的分娩方式,自愿選擇是否進行穴位注射,且對所選方式配合度及耐受性高;(3)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暢回答出研究人員提出的有關于分娩的相關問題的產婦;(4)在研究人員的講解下,產婦及其家屬對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自愿參與其中,并在書面知情同意書上簽字;(5)本研究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許可下進行[2]。
對照組產婦不實施任何止痛藥,指導產婦宮縮時深呼吸緩解疼痛;觀察組產婦實施注射用水穴位注射,具體為:腹部疼痛產婦采取三點注射法:產婦平臥位兩下肢伸直,定位兩側骼前上棘內側1.5~2cm,恥骨聯合中點上緣2cm三點皮內進行注射,常規消毒皮膚,于宮縮間歇,左手拇指食指繃緊固定注射部位,右手持注射器于恥骨聯合上方橫向進針,注射器針頭與皮膚呈5°~10°,推注1cm左右皮丘。腰部疼痛產婦實施四點注射法:孕婦左側臥位左下肢向后屈曲,右下肢伸直,頭部略俯屈,暴露腰部,定位第五腰椎下緣向兩旁開2cm,由此向上向下2cm四點,常規消毒皮膚,于宮縮間歇,左手拇指食指繃緊固定注射部位,右手持注射器由下向上進針,注射器針頭與皮膚呈5°~10°,推注1cm左右皮丘[3]。
(1)鎮痛效果評價標準:顯效:產婦疼痛評分在2分以下,表情自如;有效:產婦疼痛評分在3~6分,自述有輕微腹痛或腰痛,無疼痛引起的呻吟;無效:產婦疼痛評分在7分以上,疼痛難忍,呻吟出汗。(2)觀察兩組產婦自然分娩,剖宮產及陰道助產情況。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鎮痛治療,觀察組的鎮痛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為76.67%,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鎮痛效果對比(n,%)

組別顯效有效無效有效率觀察組(n=30)245196.67%(29/30)對照組(n=30)1310776.67%(23/30)χ28.524P<0.05
經過鎮痛治療,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76.67%,對照組為43.33%,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分娩情況比較(n,%)

組別自然分娩剖宮產陰道助產觀察組(n=30)23(76.67%)5(16.67%)2(6.67%)對照組(n=30)13(43.33%)10(33.33%)7(23.33%)χ28.0278.3278.627P<0.05<0.05<0.05
分娩是特殊生理過程,多數初產婦均主訴有劇烈疼痛,因此,分娩鎮痛對產婦是非常有必要的,其目的是降低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痛苦,保證產程進展順利,減少產后失血量及母嬰并發癥[4]。在產婦分娩時應用水針鎮痛,在臨產后第一產程進入活躍期出現劇烈腰痛時,用無菌注射用水穴位注射,起到機械性刺激及壓迫作用,阻滯部分神經的傳導,達到鎮痛目的。采用水針穴位注射鎮痛分娩,能減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產生的劇烈的疼痛和恐懼,縮短產程,從而提高自然分娩,降低了剖宮產率,又有利于提高圍產期服務質量,對保護母嬰安全有重要意義[5]。
分娩時應用穴位注射用水的優點有:(1)水針穴位鎮痛技術,關鍵在于找準穴位,方法簡單,容易掌握,護理人員可行此操作,無需麻醉時進行監護;(2)穴位注射入水,不會造成產婦體內出現藥物的累積,引起藥物不良反應或危險后遺癥;(3)注射用水不影響產婦正常的子宮體收縮,不會導致產程延長;(4)注射后不阻滯下肢運動神經,減輕疼痛效果顯著,注射結束后產婦仍可自由活動,體位具有自由性;(5)疼痛緩解后,產婦緊張的肌肉得以放松,減少了兒茶酚胺的釋放,同時減少致痛物質的傳遞;(6)疼痛緩解后,產婦焦慮緊張的情緒得以緩解,產婦肌肉放松,可大幅度消除宮頸抵抗的發生;(7)疼痛減輕后,子宮保持收縮協調,有利于胎頭下降及宮口擴張;(8)由于疼痛緩解,產婦體力消耗減少,第二產程能有效用力,產婦神志清楚,對醫生的各項指導配合度高,有效保證了分娩的順利進行,減少產程總耗時[6]。
綜上所述,對陰道分娩患者實施注射用水穴位注射,其療效顯著,減痛效果顯著,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1 劉曉暉,吳玲玲,易瑋,等.穴位注射聯合電針用于分娩鎮痛臨床研究.中國針灸,2015,35(11):1155~1158.
2 黎艷芳,李雪蓮,陳倩,等.穴位注射曲馬多聯合靜滴安定用于分娩鎮痛及加速產程效果的研究.中國醫藥導報,2012,9(19):84~85.
3 林冰,林少梅,盧敏,等.活躍期笑氣吸入聯合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鎮痛300例研究.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10:81~82.
4 修曉燕,張榮蓮,黃欣欣,等.孕期體重管理聯合拉瑪澤減痛分娩法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2):147~150.
5 孫芙林.減痛分娩鎮痛儀在陰道分娩中的應用.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5):2985;2988.
6 羅倩云,肖日華,葉鳳英,等.拉瑪澤呼吸減痛法結合會陰按摩法在正常陰道分娩中的臨床應用.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19):2963~2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