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陳欣
在中美貿易高級別磋商在北京落下帷幕之后,隨著美國貿易代表團回國,世界都在盯著特朗普下一步會怎么做。當地時間5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由財政部長姆努欽率領的美國貿易代表團計劃當天向總統特朗普匯報,并“就接下來的行動尋求他的決定”。聲明說,美中就貿易再平衡問題進行了坦率交流。特朗普政府內部已取得共識,“對美中貿易和投資關系予以改變”需要得到及時關注。
不過至本報6日截稿時,美媒報道說,特朗普仍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參加共和黨的活動。《華盛頓郵報》稱,特朗普在共和黨大會上發表演講說,“我的團隊剛從中國歸來。我們打算對中國采取不同做法。因為幾十年來一直單行線,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此前一天,特朗普在推特上說:“我們將在明天碰頭后決定結果。但這對中國是件難事,因為中國在長期對美貿易的勝利中被寵壞了!”
有美國官員向美聯社確認,在美貿易代表團提交給中國的文件中,包括要求中國到2020年5月前使美中貿易逆差削減2000億美元、立即停止向“中國制造2025”計劃涉及的先進技術領域提供補貼等內容。《洛杉磯時報》6日評論說,美方共提出8點要求,被分析人士認為是牽強附會,沒有國家能夠接受,更不用說中國了。這個崛起的超級大國,其民族自豪感植根于戰勝外國強權百年欺壓的歷史敘事當中。美國彭博社援引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拉薩德的話說,美國對中國要求很多,而且還要求中國屈從,中國同意磋商,但不會就范。
當地時間5日,股神巴菲特在美國奧馬哈的一次股東大會上提醒特朗普,應該在貿易帶來的巨大收益方面做民眾的“首席導師”。路透社報道稱,巴菲特認為美中為貿易問題打起來不太可能,“兩國今后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世界超級大國,不論經濟上還是其他方面。他們之間的任何緊張都不應該危害貿易上的雙贏。”他說,美中從貿易得到非常大的利益,他們都是具智慧的國家,因此不會做極度愚蠢的事!
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稱,盡管中美分歧巨大,但還是達成有限的共識,那就是繼續磋商。但這種共識基礎需要雙方善意。香港《南華早報》6日報道說,一名中國政府的貿易顧問在會談后表示,“美國的要價太高,中國短期無法解決,也不能由中國一方來解決,需要美國合作。除非兩國保持克制,否則新一輪制裁威脅將接踵而至。不過,至少窗口已經打開,接下來還有G20峰會和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環球時報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