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分析森林資源限額采伐制度概念的基礎上,結合木材銷售的市場形勢及管理存在的問題,對森林資源限額采伐下木材銷售管理的有效對策進行研究,以為相關實踐及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森林資源 限額采伐 木材 銷售管理 影響
在經濟一體化形勢的影響下,行業生產及銷售管理模式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以木材的銷售與管理為例,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下,木材以及木材產品需求也不斷增長,林木采伐力度不斷加大,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十分嚴重,導致生態環境平衡受到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計劃性、有節制地進行林木采伐,才能夠減少木材銷售以及樹木采伐造成的森林資源破壞,促進木材銷售與森林資源保護的協調發展。而森林資源限額采伐就是在這一環境下制定的有利于促進林業生態發展的制度策略。本文將分析森林資源限額采伐對木材銷售管理的影響,以為相關實踐及研究提供參考。
一、森林資源限額采伐制度及概念分析
森林采伐是進行森林經營措施中的重要手段,而合理采伐森林資源,在滿足森林經營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森林資源保護及生態環境平衡的雙向發展,是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森林資源限額采伐是針對森林采伐與森林經營矛盾采取的一項有利于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制度措施,是我國森林法規定中的一項基本制度,通過限定一定時期內的森林資源采伐量來控制因森林經營導致森林資源過度砍伐、造成森林資源破壞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平衡的問題。森林資源限額采伐制度中,采伐限額是以森林的采伐消耗量要比其年生長量低作為基本依據和標準,并且以森林經營方案中確定的年合理采伐數量作為具體依據。森林資源限額采伐制度中限額數量的制定需要由森林經營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采伐限額建議指標,通過逐級上報審核,在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的匯總平衡下,經批準后下達并作為年度木材生產與采伐申請的依據實施,以確保森林采伐經營與林業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
二、木材銷售管理的市場形勢與存在的問題
(一)木材銷售與管理的市場形勢
在經濟一體化發展與木材銷售的森林資源限制影響下,木材銷售及其管理市場面臨著有利形勢和不利形勢。首先,木材銷售與管理市場發展的有利形勢表現為,在不斷增長與發展變化的國內經濟形勢影響下,木材與木材產品銷售的行業市場也呈現相對較好的發展狀況,尤其是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國內人民對木材及木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對木材銷售市場活力提升以及木材市場銷售額增長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此外,國家針對森林經營發展制定了森林資源限額采伐制度,木材與木材產品銷售企業可根據國家政策的變化,制定相應的木材銷售及管理發展創新對策,消解木材銷售市場形勢與國家采伐制度之間的矛盾,以在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要求下,推動森林經營的長期良好發展與提升。
其次,在新的市場環境與形勢要求下,木材銷售與管理也面臨著一定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現為木材銷售企業的主要對象為木材加工或者是木材產品需求客戶。結合我國木材加工的銷售情況來看,企業的利潤增長點以及主要客戶群體分布在國外,其中以歐美市場最為顯著,但由于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主要客戶群體的消費與購買能力大幅降低、縮減。此外,國內市場的購買與消化有限,導致企業生存與發展面臨的危機更加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加大對國內市場的開發,提高木材銷售能力,才能推進木材銷售的良好發展。
(二)木材銷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國內木材銷售管理現狀,其管理模式在不斷創新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木材銷售管理過程中缺乏品牌化管理意識。品牌化管理是企業銷售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企業管理發展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一般情況下,在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同階段,其銷售管理的具體手段也有一定的差別。比如,處于初級階段的企業,其生產銷售以對外銷售為主,主要追求產品銷售數量;而中級階段的企業,企業銷售管理開始注重構建銷售網絡和發展售后網絡;而企業發展到了高級階段,就會開始注重品牌化銷售管理,通過建立企業品牌,借助企業品牌推廣及管理影響效應,促進企業產品與服務的銷售,提升企業銷售及管理能力。我國的木材銷售管理以初級、中級階段的企業銷售管理模式為主,缺乏高級階段的品牌化銷售管理意識,再加上森林資源限額采伐制度的影響,木材銷售管理中更應重視品牌化銷售的作用,構建企業品牌,增強木材及木材產品銷售的品牌意識,形成木材銷售管理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競爭力。
其次,我國木材銷售管理中還存在銷售管理制度僵化、手續較為復雜的問題,對木材銷售發展及管理十分不利。我國森林資源開發經營中,對森林資源開發經營的審批過程相對復雜,內容煩瑣,審批手續及審核管理部門較多,給森林資源開發經營及木材銷售帶來了極大不便,尤其是木材銷售的前期準備環節花費時間過長,而市場形勢變化較快,極容易錯失市場機遇,導致出現木材銷售問題。
此外,我國木材銷售的渠道及手段相對單一,這在國際化發展的形勢要求下,對木材銷售的外部市場流通是非常不利的。同時,木材銷售的融資渠道及勞務合作方面問題也比較突出,導致木材銷售的整體管理水平較低。
三、森林資源限額采伐下木材銷售管理的有效對策
首先,在木材銷售及管理過程中,應增強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意識,加強對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重要性的全面認識,在促進森林采伐經營的過程中,要保證木材銷售市場需求擴大與森林資源保護的平衡發展。就森林資源限額采伐下的木材銷售及管理現狀來看,木材銷售企業的憑證采伐意識進一步增強,森林資源濫砍濫伐現象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在實際管理中,還應注意加大對林業生態化以及限額采伐、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等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木材銷售企業的思想認識,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森林資源濫砍濫伐等違法行為,結合國家的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策略,制定合理的、符合國家有關制度規定的木材銷售及管理對策,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其次,要不斷提升林業銷售管理人員的素質。通過定期開展木材銷售與管理人員職業培訓,提升其綜合素養,以培訓班或者外部培訓、學習、交流等方式,加大對木材銷售及采伐、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重點加強林業管理關鍵崗位職業素養與道德培訓,確保林業銷售與采伐、管理人員持證上崗,通過規范、合理的林業采伐與銷售、管理,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再次,制訂準確合理的林業采伐與銷售計劃,實現木材銷售的合理規劃,控制并盡量減少小班采伐,避免違反森林資源限額采伐的制度規定,造成森林資源破壞,影響林業可持續發展。通過對森林資源限額采伐制度的全面、正確解讀,在調查森林資源的基礎上制訂木材生產與銷售計劃,采取公示、透明的森林采伐方式,對小班采伐進行計劃控制并加強蓄積每木的檢尺與出材雙向控制,確保其木材采伐與出材量符合計劃標準。此外,木材生產與銷售中還可以通過“均勻生產作業法”穩定木材銷售情況,確保木材銷售與經營效益的增長,避免對森林資源的過度采伐,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最后,還可以通過應用現代化數字技術,通過網絡化木材銷售及管理模式,擴大木材銷售的市場范圍及規模,通過對木材銷售市場信息的及時、全面和有效掌握,為木材銷售及管理決策提供支持,推動木材銷售與管理的發展。
四、結語
研究森林資源采伐對木材銷售管理的影響,能夠有效把握森林資源限額采伐制度要求下的木材銷售及管理市場發展,對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作者單位為廣西國有高峰林場)
[作者簡介:李春燕(1983—),女,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林木銷售、采伐管理、大宗物資購銷管理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本軍.森林限額采伐后資源狀況變化的調查與分析[J].吉林林業科技,2014,43(06):20-22.
[2] 杜運長.當前黑龍江省森林限額采伐制度的探討[J].中國林副特產,2014(04):101-103.
[3] 白勇濤.我國森林限額采伐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中國林副特產,2012(0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