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振琦
摘 要 本文結合國企生產經營的實際問題,從系統結構的視角深入分析問題的本質,消除認識上的誤區,從多維角度看待問題,打破組織之間的界限,發現不同組織結構間的關系,找到整個系統的“機關”,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關鍵環節,發揮杠桿效用,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從而提高企業系統的整體效果和效率。
關鍵詞 系統思考 業務流程 系統結構
一、企業動態系統的認知
(一)企業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整體
今天的企業越來越依賴其生存的環境,系統思維還要把企業放到一個更大的環境中來考慮,即把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看成一個系統。企業的外部條件、內部組織在不斷發生變化,也就是說,企業內外部一體化的系統是不斷變化的,這個企業系統總是處于動態的不平衡中,平衡是短暫的,不平衡是永恒的。企業要不斷以動態的思維來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策略來適應環境,影響環境,來追求系統的平衡。
(二)國企長期存在系統結構性的問題
根據某國企下屬十幾個廠礦作業區的調研,普遍存在人力不足和備品備件問題。表面上看是生產要素問題,實則是組織功能和結構性的問題。
人力短缺不足,尤其是在生產的高峰期表現得更加突出。現場設備隱患不及時處理,備品備件不能及時更換裝配,對設備運行有很大的影響。另外,備品備件質量問題也比較突出;備件訂貨流程長,訂貨周期無法保證生產。問題主要是由對投入產出認識不清,對組織結構功能認識不清,管理流程權責沒有捋順造成的。企業存在系統結構性的問題,各部門之間協調不夠,生產只管生產,采購部門只關注低價采購而忽略生產部門的需要,設備管理對工藝了解不夠,導致相互配合不好,內部消耗大。
上述問題在國企的各生產單位普遍存在,內部各級組織功能不清,組織系統結構接口不嚴密。
二、企業組織結構的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是從整體和復雜的角度出發,分析和解決問題。《系統思考》的作者(美)丹尼斯·舍伍德指出,在解決經營、組織方面的問題時,采用整體的觀點是至關重要的。他指出:“系統思考是縱觀全局,看清事件背后的結構及要素之間的互動關系并主動地‘建構和‘解構的思維能力。”結構是組成整體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系統思考是解決復雜問題的工具、技術和方法的集合。同時也是促使我們協同工作的行動框架。”
很多國企存在多年沒有解決的結構性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認清組織內部客觀存在一個復雜的運營系統結構,占據我們視野的往往是支離破碎的生產要素問題,表現的是針對具體的人、機、料、法、環、測等生產要素管理行為。很容易忽略生產經營系統內在構成要素環節相互連接的關系,甚至分割破壞了企業內部的連接,從而破壞了企業系統本身。缺乏整體思考而專注于企業個別短期事件,當問題出現時,“頭痛醫頭”的局部思維手段常常使我們一錯再錯,“局部思考”使我們無法看清自己的行動如何影響他人,原因是我們選錯了方向。
三、國企生產經營結構性問題的分析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會面對各種復雜的結構性問題,使用“根本解”的能力可能萎縮,而導致對“癥狀解”更大的依賴,從而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
企業為了增加收益而消減成本將導致設備投入不足和服務質量的下降,而質量恰恰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從而也會影響企業的收入,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的壓力增強回路。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個惡性循環是如何相互影響的,那么我們能否有什么好的辦法來盡可能降低這種效果呢?
一個企業對策(譬如低價招標設備零配件)在短期內有效地降低了成本,長期而言,會產生愈來愈嚴重的設備故障頻發后遺癥,成本下降不顯著,甚至反升,使問題更加惡化,可能會越發依賴此短期對策,難以自拔。“這在以前似乎總是有效,為什么它現在不靈了?”
面對多變的市場需求,國企公司時常調整生產計劃,下面各生產分廠的作業區往往比較困惑和無助。由于公司為了降本增效定額管理,致使各生產作業區不敢過多準備庫存,增加資金占用,但一旦設備出了問題,申請備品備件需層層審批導致時滯,不能及時到位,嚴重影響了生產作業區設備運行狀態,從而難以保產順產。根據生產作業區的相關調查統計,近90%的生產作業區出現過類似情況和問題,這種問題是系統性結構問題,不是憑借作業區自身能力可以解決的要素問題,需要公司從采購、生產、銷售、資金及人力資源整體系統的角度加以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制度解決問題。
企業存在一個大的生產經營運作系統,系統中是由生產、采購、銷售、物流、設備管理、財務和人力資源等各個子系統組織構成的。這些部門組織有自己關注的利益,而忽略了共同發展的利益——企業系統目標,因此表現出沒有方向目標的離散型系統功能結構和相應的組織行為。這些組織不相信或忽視企業整體系統運作,人們只看到的是離散的具體行為,如生產、采購、銷售等各自的行為,只關注個體行為和利益,而忽略這些系統要素的構成以及它們之間內在的聯系和相互影響。
國企不乏組織結構優化的成功經驗。寶鋼系統化精細化管理很值得借鑒,寶鋼站在整體系統的角度關注企業的生產經營,著重生產成本分析精細化管理,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對產品實施精細化設計、制造、物流、銷售的規范化系統化的生產模式取得了成功的經驗。
企業組織結構性問題歷來被認定為是復雜的系統問題,進入21世紀以來,企業系統結構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和迫切。企業生產經營由于涉及面廣且又復雜,很多國企面對結構性問題多次下力氣加以解決,但“癥狀解”無法根治致使問題常年無法解決。借助系統思考,發現企業內在要素(生產、營銷、采購、物流、設備和人力資源管理等)的系統結構以及要素組件所起的功能作用與行為貼近事實真相,進而采取措施解決復雜的系統結構問題。
(作者單位為鞍鋼教育培訓中心經管培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