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摘 要 在當前的PPP模式大熱潮中,國有企業鑒于自身的影響力和體制優勢,在參與度和中標規模方面均居于各類性質企業之首。同時,2017年12月財政部及國資委相繼出臺的財辦金〔2017〕92號文及國資發財管〔2017〕192號文,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有企業對PPP項目的參與積極性。鑒于此,本文對當前國有企業適用法規政策等要求及今后轉型發展可能存在的困境,闡述了國有企業參與PPP項目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淺議 國有企業 PPP項目 建議
一、合理設置項目資本金、規避“明股實債”及潛在風險
根據財政部92號文,已不允許采用明股實債模式,在發出杠桿信號的同時要求PPP中標方真股權參與。因項目公司采用有限責任制,注冊資本金財務角度不僅僅表現為權益性資金的意義,還具有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按照認繳的注冊資本為限承擔責任。如果注冊資本金規模設置過大,則項目公司出現違約責任時承擔的投資責任就會放大,從法律上沒有規定注冊資本金必須等同于項目資本金。筆者在參與廣東省清遠市一個市政PPP項目中,經與政府方談判時項目公司采用適當規模設定注冊資本金,項目資本金與注冊資本金差額部分計入資本公積。該適當規模資本金同時也根據風險控制、監管部門及債務性融資機構的要求合理設定。同時,公司法規定,法定盈余公積累計計提到注冊資本金50%時,可不再計提,資本公積的設置則可以減少法定盈余公積的計提,減少項目公司沉淀資金。
二、合理整合資源,創新投標模式,規避自身短板風險
根據PPP項目本身的特性及項目發起人的不同考量,“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則國有施工企業投標可采用聯合體模式取長補短,以自身優勢達到資源整合的目的,在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規避自身天然短板帶來的風險。因筆者目前就職于施工總承包企業,在企業未完成轉型時,可以采取與金融機構、專業運營公司組成聯合體投標以解決公司國有企業出表,在化解項目高額建設資金風險的同時轉移了運營非專業的風險。最終達到各取所需、各盡其能的目的,踐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合作理念。
三、加強與民營企業合作,做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因PPP項目單體規模較大,民企自身實力及融資能力較弱、融資成本較高,而民營企業的政府契約意識淡薄,導致民間資本缺乏保障,民企參與度不高。當前,在反腐力度不斷加大及國有體制等的影響下,當地政府對民營企業的履約能力持懷疑態度,更愿意和央企、國企合作。之前召開的兩會也明確了盡快推進PPP項目立法,從法律層面增強政府在PPP項目中的公信力,適度降低PPP項目準入門檻,優化公平的營商環境、構建規范的誠信體系,使民企今后能夠平等公平地參與其中,從而大大激發了民企參與PPP項目的熱情,而國有企業則受到國資發財管〔2017〕192號文等的影響,反而在今后實施PPP項目時受限,而與民企合作不失為良策。
四、加快專業化PPP項目運作人才隊伍建設
國有施工企業因自身平臺及體制管理優勢,已儲備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施工技術人才及管理隊伍,但PPP項目純施工管理僅占整個合同履約的一個方面,工程建設時間也只占整個PPP合同周期的很少一部分。所以應組建專業部門,如投融資部、開發運營部、風控部、稅務籌劃部等,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實施內部培訓及外部招攬懂投融資、懂運營、懂風控管理的專業人才,以更好地進行PPP項目全流程運作,服務于整個PPP項目實施周期。
五、從傳統單一的施工總承包向全產業鏈全業態服務商角色轉變
受經濟發展放緩、投資減弱大環境的影響,當前傳統施工業務已趨于飽和。同時,往往國有施工企業投標的初衷為賺取施工利潤,重施工、輕運營的理念為主要偏好,往往違背了國家大力推行PPP項目為實現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的初衷。所以,國有施工企業要轉變傳統經營模式,增強市場競爭力需在轉型、提升、發展的過程中堅持多元化發展戰略,以“投、融、建、管、營”五位一體的發展理念,創新商業模式,延伸完善規劃、勘察、監理、設計、技術研發、加工制造、采購、建造、運營、維護、使投融資的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發展成為建筑業全產業鏈資源整合者和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商。
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房地產投資面臨經濟放緩的壓力,制造業投資持續疲軟,傳統施工工程數量及規模大幅減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將在今后的穩增長政策中發揮重要作用,以基建托底經濟將在長時間內持續存在。在PPP模式下,政府支出責任被列為財政預算支出,減少了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這決定了今后相當長時間內地方政府為滿足大規模基建需求大力推崇PPP模式,這給國有施工企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國有企業也應順勢而為,轉變經營模式、創新發展理念,由單純的施工總承包角色向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全產業鏈角色轉變。
(作者單位為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財辦金〔2017〕92號)[Z]. 2017.
[2] 關于加強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國資發財管〔2017〕192號)[Z]. 2017.
[3] 包興安.專家建議加快PPP立法進程,給民間資本參與吃顆定心丸[N].證券日報,2018.
[4] 秦秀玉. PPP全流程運作實務[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
[5] 張繼峰. PPP項目融金術[M].法律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