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眾
摘 要 財務集中管理是企業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符合公司財務管理要求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創新模式。本文對財務分散管理與財務集中管理進行了比較分析,論述了總公司財務集中管理的運作。
關鍵詞 公司財務 財務分散管理 財務集中管理
鞍鋼集團礦業于2008年實行了財務集中制,財務集中核算是大中型企業的必然選擇,是一個整體推進協調運作的過程。財務集中核算進一步簡化了企業管理層次,優化了業務流程,規范了會計核算,提高了財務資源運行效率,實現了企業管理的高度集中和共享。財務集中核算通過調整管理流程,加快內部資金的融通和資產的周轉,統一規范融資、投資及其他財務管理行為,達到合理配置資源,加強逐級管理控制,減少財務風險,最終實現企業整體效益和競爭力提升的目的。
一、財務分散管理與財務集中管理的比較
(一)財務分散管理的缺陷
第一,信息不對稱,總公司難以掌握完整的會計信息。各子公司出于各自的利益,不愿及時提供相關信息,或人為制造信息孤島。更嚴重的是,各子公司還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虛假信息,致使總公司高層決策者難以獲得準確的會計信息,難以準確掌握下面的情況。
第二,會計信息傳遞滯后。在分散管理模式下,只有在每個會計期末,總公司才能得到有關子公司經營情況的報表。
第三,核算口徑不一致。在分散財務管理模式下,各子公司的財務部門獨立設立賬簿,核算口徑與方式很難統一,導致眾子公司各自為政、各行其是,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損害了總公司的整體利益。
第四,公司財務人員容易喪失獨立性。子公司的財務人員一方面受子公司管理者的領導,另一方面又受總公司的領導,在子公司內部工作的財務人員將面臨巨大的壓力,造成獨立性的喪失。
(二)財務集中管理的優勢
第一,能夠降低公司的財務費用。總公司實行財務集中管理,能夠實現公司資源的統一配置,使得在公司內部可以融通資金、盤活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減少基層與總公司的會計信息傳遞的辦公費用。
第二,控制公司業務收入,防止貨幣資金的流失。
第三,能夠強化公司的資本經營意識,調劑公司資金。總公司實施財務集中管理后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公司內各公司暫時閑置和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統一配置,從而實現公司內部資金相互調劑余缺并利用閑置資金進行定期存款和通知存款,每年獲得300多萬元的利息收入。這充分調度和利用了公司內的閑置資金,加快了資金周轉速度,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第四,有利于更好地實施財務監督,防止財務信息失真。
第五,能夠加強總公司的內部監控??偣緦嵤┴攧占泄芾砗?,通過資金結算中心對下屬公司的監控力度大大加強。由于財務處擁有資金結算權,總公司所有的資金流動操作都由它完成,并且通過其提供的數據,決策人員可以隨時了解下屬公司的財務狀況,實時監控下屬公司。
第六,有利于經濟責任制考核,減少效益流失。當財務處通過財務信息了解到下屬公司的財務收支狀況發生異?;蛸Y金使用不符合公司發展戰略時,可以暫時停止對其所有的結算,這樣也就做到了財務的事中控制。
第七,統一了會計核算方法,簡化了會計核算工作,使會計人員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加強財務管理。
二、總公司財務集中管理的運作
(一)設立財務結算中心即財務處,取消基層財務科
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財務核算中心作為一種新型的資金管理形式,具有資金融通、內部監控、增收節支、擴大信用的功能。財務結算中心在強化資金管理,加強資金周轉,減少結算環節的資金投放和占用,加強預算管理與監督,保證資金安全,提高資金的整體效益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財務處作為財務集中管理的金融平臺,公司資金管理的專業職能部門,其作用主要體現在總公司通過結算中心這個管理系統達到控制整個公司資金流向,統一、集中管理分散在各家銀行的賬戶的目的。結算中心的設立對公司的財務管理和資金統籌調劑監督管理等工作發揮重要作用。對公司資金運行實施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動態監督,強化財務管理的監督控制功能,不僅使內部結算工作更加便捷高效,而且能夠及時為領導決策提供資金運營方面的信息,把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經營思想落到實處。
(二)全面預算管理
總公司內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優化資源配置,而且還有利于明確公司內部各自的責權利,實現公司的整體戰略目標。當前公司預算管理應緊緊抓住效益預算與現金流量預算,不斷擴大預算管理的范圍,提高預算精度,加大預算執行情況的考核力度,真正使預算起到剛性約束的作用。
(三)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
收支兩條線財務集中管理的核心是資金收支兩條線。就是將企業資金劃分為收入、成本費用、工程建設3種不同類型來管理,收入資金做到只進不出,實時上劃,而成本費用和工程建設資金做到預算撥款,總量控制。也就是說全部收入按規定上繳總公司,不得留存或坐支,所有支出由總公司根據預算集中使用,收支兩條線管理為全面預算管理奠定了基礎。由于收支兩條線是將收入與支出兩個資金流分開,便于對資金的考核、監督與控制。
(四)強化公司內部審計制度
內部審計是公司實施內部監督、事后控制的重要手段。內部審計的主要業務為年度審計、專項審計、離任審計、專案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內部審計對下屬公司審計的職責:一是財務審計。審計的內容有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下屬公司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內部控制制度等,保證公司財產的安全、完整及合理使用。二是對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和公司規章制度的審計,預防經濟犯罪的發生和堵塞財務漏洞,確保公司的經營方針、策略、政策以及制度的貫徹執行。三是管理審計。采用獨立、客觀的分析方法,對整個公司的組織、控制、職能進行檢查,審查公司各職能部門管理控制制度的履行情況,針對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設性意見和改進措施,協助管理人員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項活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合理使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
(五)科學授權,統一管理
這種授權分為兩部分:一是一般授權,即對處理一般經濟業務時的權利等級和批準條件的規定;二是特別授權,指對特別業務的權利等級和批準條件的規定。有人認為,實行財務集中管理后權力過度集中到總公司,嚴重削弱了基層經營管理者的權力,影響其積極性,阻礙了基層的發展。但筆者認為,實行財務集中管理就是要把財務控制權、決策權集中到總公司,最終是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在集中的同時,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給基層有原則、有導向的授權。在實施財務集中管理的過程中,從資源和企業整體利益的角度,抓大放小,集中了應該集中的權限,同時充分考慮到基層的積極性,給予基層適當的機動權。例如,在日常費用的管理上,公司主要通過全面預算進行總額控制,由基層在預算額度范圍內自由調控。在資本性支出項目上,公司總盤子控制,一般性經營費用在預算內基層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公司授權下自行調配。
(六)嚴格履行考核、監控、激勵制度
建立好對基層單位的評價體系是集中管理的核心,必須對總目標進行層層分解,實行責任目標控制考核,確保整體目標的實現。在評價標準的選擇上對責任人的評價以預算標準為主,對責任單位的評價則以綜合指標為主,注意發揮各單位負責人的積極性。采取將薪酬計劃與執行財務集中控制結果掛鉤等措施,調動其經營積極性。
(七)高素質的財務管理隊伍和扎實的會計基本工作
這是實施財務集中核算的人員基礎,財務集中管理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科學手段,必須有一個良好的財務工作基礎、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一個高素質的財務管理隊伍,以適應財務集中管理的需要。尤其是財務人員在財務集中管理模式下必須學會重新定位,在掌握傳統會計知識和管理方法的同時,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參與業務經營管理,掌握現代理財技術,以便盡快適應企業發展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企業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引導財務人員轉變思想觀念,激發財務人員的熱情和創造力。構建既懂財會知識,又懂營銷知識;既能做好會計核算,又能搞好財務管理;既懂現代財務技術,又懂現代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提升財務人員的素質。
(作者單位為鞍鋼集團礦業公司財務處)
參考文獻
[1] 湯谷良主編.高級財務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 張瑞君. E時代財務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 蔡曼琳.企業集團集權式財務管理體制探討[J].交通財會,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