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
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74
正文:
5號線南延伸開通后采用6節編組電客車運營,莘莊站位于5號線線路最北側,為始發站點,為提高莘莊站的折返能力,因此將曲線折返線(既有線路1、2、3)改為直線折返線(新建線路上行、下行),如圖1所示。該工程不僅包含新線施工,還包含既有線路施工、鄰近既有線路施工;莘莊又屬于上海核心地帶,絕大多施工只能夜間進行,安全風險系數高;既有線路施工完成后必須立即滿足通車條件,保證第二天線路正常運營,對施工組織及安排要求極高。

圖1 莘莊站改造后曲改直示意圖
既有線接觸網錨段架設情況如下圖所示:

圖2 莘莊既有錨段示意圖
2.1 前期準備。調查現場,熟悉現場,尋找現場施工的條件限制,結合施工圖,合理編制現場施工方案,并報監理單位審核。設備材料進場后進行檢查報監,準備充足的物資。
施工的工器具必須經過第三方檢測并在有效期內方可進入既有線路施工,并把工器具做好備案和臺賬。
2.2 方案籌劃。經過施工推進會、專題會與各單位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各專業的需求,進一步優化施工方案,制定應急預案,合理推進施工進度。方案制定后,召開二級重大施工會議,籌劃具體停電點,然后根據停電點籌劃安排,作業安排和作業計劃。并進入流轉平臺,告知各施工單位。
2.3 既有施工。1)施工前進行施工交底,把每臺梯車的任務、材料交代清楚,并指定組長和監管人員。2)到了施工位置,進行材料清點,填寫每個材料和工器具,施工結束后方便進行清點。3)既有停電點開始后,驗電完成,接掛地線。地線掛好后方可進場施工,施工作業必須在停電點單允許的施工區域,施工人員必須了解施工允許作業的時間及范圍。4)施工完成后,對現場進行檢查,并做絕緣試驗,滿足運營條件才可退出。5)負責人巡視既有施工線路,并清點工器具,檢查完成后工完場清方可退場。6)留保駕小組進行保駕,直至運營高早峰結束方可退場。
1)基礎施工前,對測量好的基礎定位樁進行復測,看其是否發生偏移,并做好輔助標記。2)基坑開挖時,做好支護措施。最好是挖一定高度,支護一定高度。因其包含鄰近既有線路施工,需在施工區域做好應急措施,一旦發現有垮塌跡象,立即回填,保證線路正常運營。開挖時基坑時必須配備3人以上,一人開挖,一人提土,一人監護。3)基坑開挖時,做好警示標志,防護旗劃分施工區域。挖后的廢土及時清理,做好文明施工。
支柱組立屬于高空作業,吊裝前,對吊車情況進行檢查,包括合格證和駕駛證。作業時,兩邊做好防護,吊裝時,因其靠近既有線路,注意既有線的成品保護,不損壞他人財產。支柱組立完成后,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支柱整正。
縮錨前,記錄相關道岔處抬高側和始觸區側導線高度和道岔柱定位點的位置、高度及拉出值,記錄分段絕緣器的位置和分段進出線口的導高。
施工時,先卡住棘輪裝置,使其不能產生補償作用。然后根據下錨位置安裝緊線器和手板葫蘆,卸掉緊線器后承導線的力,斷線下錨。制作下錨終端后,調整調節螺栓,使雙線等高。
縮錨施工完成后,復測道岔、分段絕緣器的相關數據,調整調節螺栓和周邊吊弦使道岔和分段絕緣器的數據滿足通車要求。然后進行絕緣測試,滿足要求后撤除地線,并留保駕小組保駕待命,直到運營平穩方可撤出。
(1)因為承力索一半在既有線路內,一半在既有線路外。采用在既有點開始之前展放既有線路外的承力索和架空線,提前卡住棘輪裝置,使其失去補償。(2)既有停電點開始時,一個小組展放架空線。測量人員記錄相關道岔處抬高側和始觸區側導線高度和道岔柱定位點的位置、高度及拉出值,記錄分段絕緣器的位置和分段進出線口的導高。(3)拆除既有線路施工區域吊弦的承力索吊弦線夾、電連接等。用緊線器拉住分段絕緣器絕緣桿的兩側,收手扳葫蘆,使絕緣桿不受力,承力索展放至分段絕緣器時,使新的承力索與絕緣桿連接,拆除既有多余的承力索。(4)讓棘輪裝置恢復補償功能,安裝既有的吊弦、電連接等,測量每根吊弦的數據,使導高平穩過度。其次測量道岔、分段的數據,與初始值作比較,調整吊弦和補償裝置,使其滿足通車條件。然后在新線路布置即將安裝的新吊弦,節省接觸線展放的安裝時間。檢查各螺栓力矩及腕臂偏移值,使其滿足設計要求。(5)施工完成后,進行絕緣測試,滿足要求后撤除地線,并留保駕小組保駕待命,直到運營平穩方可撤出。
(1)因為接觸線一半在既有線路內,一半在既有線路外。采用在既有點開始之前展放既有線路外的接觸線,提前卡住棘輪裝置,使其失去補償。(2)既有停電點開始時,記錄相關道岔處抬高側和始觸區側導線高度和道岔柱定位點的位置、高度及拉出值,記錄分段絕緣器的位置和分段進出線口的導高。(3)拆除既有線路施工區域吊弦的接觸線吊弦線夾、電連接等。用緊線器拉住分段絕緣器本體的兩側,收手扳葫蘆,使分段絕緣器不受力,接觸線展放至分段絕緣器時,使新的接觸線與分段連接,拆除既有多余的接觸線。(4)讓棘輪裝置恢復補償功能,安裝既有的吊弦、新吊弦和電連接等,測量每根吊弦的數據,使導高平穩過度。其次測量道岔、分段的數據,與初始值作比較,調整吊弦和補償裝置,使其滿足通車條件。(5)檢查接觸線是否有硬彎,如若發現,用正彎器進行恢復處理。檢查腕臂偏移值及各螺栓力矩,是否符合設計要求。(6)施工完成后,進行絕緣測試,滿足要求后撤除地線,然后用軌道車進行冷滑試驗,再次檢測是否滿足運營條件,冷滑結束后并留保駕小組保駕待命,直到運營平穩方可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