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任重 柳玉鵬
如果說丹東樓價的攀升顯示人們對解決朝鮮核危機突然有了信心;國際油價這兩日的飆漲,則反映出世界對伊朗核危機再度爆發的焦慮。是的,5月12日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退出伊核協議”的最后期限。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此刻正在華盛頓,為挽救伊核協議做最后的努力。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卻趕在最后期限之前積極鼓動“教訓伊朗”,“早動手比晚動手好”,伊朗軍方的回應則是“以色列離從地球上被抹滅的日子不遠了”。相比之前美朝領導人隔著太平洋交換“火與怒”的言辭,同處中東地區的伊朗和以色列之間不斷的嘴仗和零星軍事沖突,更令人擔心擦槍走火的可能,擔心兩個地區強國的過招將引爆本已脆弱不堪的中東局勢。
油價飆升至3年半新高
據路透社7日報道,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周一早間突破每桶70美元,來到2014年11月以來的高位。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同一時間也拉漲,升破75美元一桶。上海原油期貨同日漲3%,創掛牌上市以來新高。
5月12日是特朗普給歐洲設定的修改伊朗核協議的最后期限,否則他將拒絕延長解除對伊制裁的期限。一名日本經濟學家7日對美國彭博新聞社說,新的制裁措施將使伊朗對全球市場的原油供應減少,供需平衡狀況更為緊繃。美國PVM石油經紀集團分析師布倫諾克7日表示,恢復對伊朗制裁將使該國原油產出最多減少100萬桶/天,足以推動油價漲至80美元/桶。
距離5月12日越來越近,伊朗反應強烈。伊朗總統魯哈尼6日在伊東北部地區的一個群眾集會上警告特朗普不要犯下“歷史性錯誤”:“如果美國5月12日選擇撤出核協議,他們會很快意識到這將成為他們歷史性的遺憾。”他向伊朗人民保證,“我們下周的生活不會有任何變化。我們有多個方案來抵抗特朗普對伊核協議的任何決定”,“伊朗原子能組織已得到命令(制定應對方案),幾天前,我與該組織的高級官員就未來計劃進行了談話”。
魯哈尼還說,“我們將盡可能多地制造并儲存我國所需要的任何數量的武器和導彈,伊朗人民為自我防御作出何種決定,不需要任何人操心和指手畫腳”。伊朗媒體評論說,總統的講話擊中了“美國和猶太復國主義者對伊朗這個偉大而勇敢國家的攻擊”。
與此同時,內塔尼亞胡對伊朗核協議的攻擊仍在繼續。6日,他說這項協議是“建立在謊言的基礎上”,存在致命的缺陷,必須“完全修正,或完全取消”。他警告說,如果不對該協議作任何修改,“用不了多久伊朗就會擁有一個核武庫”。他說,伊朗向敘利亞運送先進武器,“是為了從戰場和國內戰線上對我們進行攻擊”。“我們決定阻止伊朗的侵略,即使這意味著一場斗爭。早動手比晚動手好。”他說:“我們不愿意局勢升級,但我們做好了所有的準備。”上周,內塔尼亞胡表示,已掌握了“半噸”確鑿的證據,足以證明伊朗違反了伊核協議。
對此,伊朗軍方強烈回應說,“以色列離從地球上被抹滅的日子不遠了”。以色列議會上周還批準了一項提案,授權總理和國防部長在極端情況下宣戰。《紐約時報》7日稱,內塔尼亞胡將自己全部的政治生涯放在阻止伊朗崛起上。有中東分析家認為,內塔尼亞胡正在積極挑動對伊朗的戰爭。
美以被爆使用“陰招”
有媒體爆料,為了退出伊核協議,除了輿論攻勢外,美國和以色列還使出了“陰招”。英國《觀察家報》6日稱,特朗普的助手與一家以色列私人情報機構秘密合作,旨在發起一場名為“骯臟行動”的輿論戰,要求對方挖掘奧巴馬國家安全顧問本·羅茲和奧巴馬助手卡爾的“黑材料”,旨在詆毀伊核協議。報道說,私人情報人員被要求調查上述人員的私生活,以確定他們是否效力于伊朗的游說團體,或是否從伊核協議中獲取了個人好處。調查對象中還包括主導與伊朗談判進程的美國前國務卿克里。
“這些指控令人震驚”,英國前外交大臣斯特勞對《觀察家報》稱,這表明了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不顧一切地想要詆毀伊核協議和破壞該協議。
特朗普7日上午發推文再次質疑克里當年與伊朗的核協議談判,稱他是“制造這場混亂的始作俑者之一”。
當內塔尼亞胡在電視鏡頭前公開伊朗發展核武的情報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記者說:“我知道有人認為這些資料不是真實的。我可以向你們證實,這些文件都是真的,它們是真實的。”當被問到,美方是否在幾年前就已經知情,伊朗在2004年以前擁有一項代號為“阿馬德工程”的秘密核武計劃時,蓬佩奧說“阿馬德工程大概在2003年12月到2004年1月告終”。他指出:“精確地說,我們已經得知這些消息、這些事實有一段時間,但此外還有成千上萬的新資料與新情報”“我們仍在仔細察看這些情報,仍要花費許多功夫來厘清它的范圍與規模,但確實出現伊朗核武計劃的新情報。”
歐洲能挽救伊核協議嗎?
據阿聯酋“阿拉比亞”電視臺報道,蓬佩奧素以對伊朗立場強硬而著稱,他強烈反對伊核協議,曾威脅說“對伊朗核設施的反應,是對它進行2000次狂轟濫炸”。
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5月7日至8日訪問華盛頓,為挽救伊核協議做最后的努力。據英國《每日電訊報》7日報道,約翰遜透露,英國、美國和其他歐洲外交官們正接近達成一項“抑制伊朗領土雄心和導彈計劃”的聯合協議。約翰遜還在7日出版的《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寫道,伊核協議依然是“差中最優的選項”,放棄伊核協議,恐怕只會刺激伊朗“極速擁核”而觸發地區軍備競賽。
美國福克斯新聞6日援引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索恩伯里的話稱,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將是一個錯誤。索恩伯里是共和黨內在國家安全方面頗有發言權的人物之一,他強調,取消伊核協議意味著取消對伊朗的壓力,并使美國與盟友之間產生分歧。
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可能引發戰爭”。俄羅斯“今日經濟”網7日引用俄政治學家斯維托夫的話稱,美歐對伊朗問題的分歧在于,特朗普總認為歐洲人從伊朗核協議中受益:與伊朗的貿易和投資。而馬克龍最擔心的是,特朗普可能會試圖直接對伊朗采取行動,并將北約盟友拖入其中。
周三,內塔尼亞胡將前往莫斯科與普京會談,重點就是伊朗核計劃及伊朗參與敘利亞內戰的問題。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6日表示,美國宣稱可能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是威脅國際法基礎的舉措,這不會讓世界更安全。
“中東在線”網站評論稱,以色列和伊朗現在到了劍拔弩張的時刻,雙方關系從未像現在這樣勢不兩立,關鍵是,兩國不僅是打打嘴仗而已,還有不少實質性的行動,比如以色列出動F-15戰機空襲敘利亞境內存放有200枚伊朗制導彈的基地,并炸死伊朗軍事人員,伊朗也指使敘利亞擊落以色列戰機等。評論說,一直以來,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矛盾都是結構性的,你死我活,無法調和。2015年達成伊核協議時,以色列傷心不已,現在有特朗普撐腰,以色列不但揚眉吐氣而且還想大干一場,訴諸軍事手段摧毀伊朗境內核設施的概率增大,而伊朗也不會束手就擒,雙方一旦過招將引爆中東局勢。▲
環球時報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