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每年春節過后乃至整個春季,是我國小麥市場面臨壓力相對較大的一個時期,原因是面粉節日消費旺季已過,一旦市場各供應主體增加小麥上市量,市場容易出現階段性供過于求的局面。對于2018年春季的小麥行情,現分析如下:
政策庫存偏高 供給將會充裕
2018年國家政策性小麥庫存同比仍顯偏高,去庫存壓力偏大,加之各級儲備糧輪換出庫,市場供應充足。
據了解,截至2018年2月中旬,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在7550萬噸左右,較2017年同期高出1000萬噸左右,庫存量相當于小麥年產量的一半,去庫存壓力很大。
節后各級儲備小麥輪換出庫將會進一步增加。原因是國家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市場普遍預計2018年新季小麥上市后價格將低于2017年同期水平,各儲備企業將會抓住春季這一有利時機,積極組織輪換小麥提早出庫。
消費相對減弱 需求顯得單一
國內小麥市場消費一是口糧消費,二是飼用及工業消費。在飼用及工業需求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制粉消費就成了小麥消費的中流砥柱。
但從近年的小麥制粉消費來看,自2013年以來,小麥口糧消費基本保持相對平穩,且多數年份小幅遞減。
據主產區小麥飼料企業反應,從飼料及工業小麥需求來看,由于目前小麥平均價格仍大幅高于玉米,市場認為短期內這種差價將會持續,小麥大量進入飼料及工業消費較為困難。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7—2018年度國內小麥飼料消費為75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50萬噸,減幅6.3%;工業消費為7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50萬噸,減幅6.7%。
因此,受供給充裕、需求減弱及政策重心下移的影響,預計2018年春季小麥難顯“風光”。建議仍持有小麥貨源的貿易商,密切關注小麥市場結構性供需矛盾及市場階段性購銷變化,注意把握階段性的市場機會。
(資料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