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對中興通訊采取的行動,嚴重影響了中興的產業發展,給中美兩國正常經貿往來帶來了巨大的不利影響。不能說中興沒有一點瑕疵,但特朗普更多是從打貿易戰的角度對待中興事件,這是毫無疑義的,所以中方必然采取強力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從中興通訊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內容看,美國行動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也十分無理。對于中興的發展來說,或許目前就是一個“至暗時刻”。這是一個不好的時刻,這也可能是個絕地反擊的時刻。
中興事件警醒我們,加快中國核心技術發展,需要進一步提升速度,加大力度。
從數據看,我國每年進口芯片在2300億美元左右,超過了進口石油金額的一倍。作為電子工業“糧食”的芯片,這么大數量來自外購,存在很大風險隱患,這次中興事件就是一次爆發。
客觀講,中國的芯片技術,在世界上大體處于第二梯隊向第一梯隊邁進的階段,總體上在第一梯隊后幾位與第二梯隊前端間擺動。21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國整個芯片產業近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已經越來越接近世界第一梯隊。這個判斷是準確的。
舉一個例子,若干年前,我在北京采訪全國人大代表王小謨。作為一位泰斗級電子技術專家,他當時就對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水平作了準確的評價,認為我國的技術路徑是很有自己特色的,也是相當先進的。后來大家都知道了,他是我國機載預警雷達系統的總設計師。
當時由于美國對以色列施加壓力,原先準備引進的費爾康系統不得不終止。在設計我國自己的預警飛機時,究竟是采用機械掃描還是先進的主動相控陣雷達,是有爭議的。王小謨帶領的團隊,在世界上率先創造了一個新的方式,就是在伊爾76飛機上,背一個類似于E-3那樣的圓盤,但是轉盤里是三大塊各掃描120度的有源主動相控陣雷達,可以完美地實現360度相控陣掃描。這是一個開創性的方式,開辟了預警飛機的新模式、新時代。可以說,在預警飛機方面,中國后來居上,成為這一關鍵領域的領先者。這有多方面原因,但與中國電子技術特別是芯片技術的成就,同樣密不可分。
從晶片尺寸看,世界主流大尺寸晶片12英寸的產品,我國已經逐漸進入商業化生產。集成電路(Ic)制造水平,我們目前最先進的是中芯國際和廈門聯芯的28納米制程。我們與世界最先進水平比有差距,但并不大。
IC工藝有一個新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向多層發展,3D堆疊,以實現更高集成度。目前三星已經量產64層堆疊的NAND Flash芯片,中國紫光剛剛量產32層堆疊的NAND Flash芯片,64層的計劃到2019年量產。
實際上,大部分Ic產品并不需要使用最先進制程工藝。目前業內公認性價比最高的制程工藝是28納米,而這一工藝正在被中國大陸企業掌握,并且逐漸擴大市場,有專家預計未來會占據世界半壁江山。
這方面我們可以舉軍用產品為例。在想象中,軍用產品采用的一定是最先進技術,其實不然。比如Windows10,所有人機界面都有一種三維視覺效果,這些花里胡哨都需要CPU和GPU在后臺拼命計算。而F22戰斗機座艙顯示器都是簡單的線條,對CPU的速度要求沒那么高,它的寶石柱航電系統,采用的是486CPU。而號稱最先進的F35戰斗機寶石臺航電系統,采用的是英特爾早期酷睿處理器,65納米工藝的。
中國基本上能實現整個計算機和網絡設備的全自主生產,世界上能提供這樣全自主平臺的國家,除了美國,只有中國。
中興事件對于公司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害,是“至暗時刻”,就像敦刻爾克海灘上的士兵。但是“至暗時刻”又是一個最能創造絕地反擊輝煌的時刻,只要我們看清問題的實質、看清問題的邏輯、看清問題的必由之路,進一步加大中國芯突破的力度,完全可以將“至暗時刻”,作為迎來光明的一次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