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雄
(福建省詔安縣四都中學,福建詔安 363502)
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師教學方法單一,英語課程枯燥乏味,學生興趣不高,有厭學情緒;二是教師的傳統教學方法效率低,學生詞匯記憶效果差,詞匯理解程度低;三是教師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上缺少方法,單一的題海戰術導致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得不到提升。為此,廣大教師應積極學習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并將其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為提升學生英語能力而不斷改善英語教學。
高中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詞匯教學,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記憶詞匯。在以往的詞匯教學中,教師很難將詞匯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共同記憶詞匯,導致學生詞匯理解程度淺、反復記憶效果差,進而導致學生詞匯儲備低、詞匯應用能力不足。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開展詞匯教學,幫助學生掌握詞匯間的聯系,建立詞匯網絡,并通過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綜合記憶詞匯,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詞匯儲備,提升學生的詞匯應用能力[1]。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講解詞匯時以詞匯為核心展開思維導圖,找出詞匯的詞根、衍生詞匯,找出詞匯的近義詞、反義詞,對讀音或拼寫類似的詞匯進行對比,給出詞匯的應用場合,讓學生在知道詞匯拼寫、發音、含義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詞匯的相關詞匯,幫助學生建立詞匯網絡,讓學生能夠聯合記憶詞匯,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詞匯記憶效率和詞匯應用能力。
比如在講解詞匯ability時,教師首先要講解詞匯的發音和含義,然后介紹ability的詞根為able,詞根able=abili,名詞化在后面加上ty就是ability,還有其衍生詞匯如inability,in+名詞表示名詞的否定,inability就是無能、無力的含義。ability的近義詞有capability,前者是指人智力或體力上的能力,后者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前者包括先天能力和后天能力,而后者復數形式指潛在能力。教師在分析ability的反義詞時還可以指明capability的反義詞,幫助學生進一步區分兩個詞匯。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出ability的應用場合,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詞匯,當然也可以給出相關詞匯的應用場合,方便學生區分詞匯。比如教師可以給出ability的使用場合:“A pilot has the ability to fly his plane through a storm.(飛行員有駕駛飛機穿過暴風雨的本領)”再給出capability的應用場合:“I don' t think that boy has great capabilities. (我認為那孩子沒有多大潛力)”學生可以從這兩個場合中體會到ability是指后天能力,而capabilities是指潛力,從而能夠靈活應用。圖1就ability的詞匯思維導圖給出了教學示范,廣大教師可以參考該形式。

圖1
教師可以在閱讀中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進行快速而高效的閱讀,幫助學生提升英語閱讀能力。無論是高中英語中的閱讀題目,還是平時英語學習中的英語閱讀,都需要學生去掌握英語文章的行文邏輯,然后學生才能抓住文章的核心思想,了解每一內容在文章中的大致位置。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之后再做英語閱讀題目也會簡單許多。教師應培養學生應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英語閱讀的習慣。學生在第一次閱讀時,可以先快速瀏覽,對文章快速劃分自然段,觀察文章首尾段落的關鍵詞匯、短語,嘗試確定文章的核心。這時學生可以嘗試開始建立思維導圖,以初步確定的文章核心為思維導圖的出發點。之后學生可以淺閱讀,了解每一段落的核心內容,然后建立思維導圖的主體框架,在思維導圖中標上相應的段落號,從而建立一個目錄式的思維導圖。之后,學生就可以根據閱讀興趣或者閱讀題目要求來進行精讀,首先確定要閱讀的內容,然后從思維導圖中找到段落號,再到文章中進行精讀,之后根據精讀的詳細內容補充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就可以快速、高效地了解英語文章中自己感興趣或者解題需要的內容。
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課文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時,應指導學生通過瀏覽文章確立思維導圖的出發點為地震后的舊金山;然后讓學生進行淺閱讀,了解文章的第一段講述了地震后洛杉磯的城市受災情況,第二段講述了震后海上安靜的情景,第三段講述了受災后人們的表現。這樣學生就建立了一個目錄式的思維導圖。在回答閱讀思考題“Write an adjective to describe how the author felt about the people during the earthquake.”時,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確定從第三段中可以找到相關描述。然后學生閱讀第三段,找到描述詞kind,表達了震后人們相互幫助,共同度過災難的情景。這樣學生就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快速而準確地從文章中找到了所需要的內容。
學生使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英語閱讀,可以提高考試閱讀的速度和準確率,也可以在生活閱讀中快速獲取有用的知識[2]。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閱讀方法。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閱讀。
在高中英語寫作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進行邏輯清晰的寫作。很多學生在英語寫作時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寫什么。這是因為寫作是一個表達過程,而大多數學生在寫作中往往缺乏邏輯,寫作非常隨性,非常容易出現思路中斷的情況。比如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經常會遇到忘記單詞拼寫、不知道用哪一個詞匯等狀況,這時就中斷了寫作思路,進而導致思路混亂,難以繼續寫作下去或者寫作的文章邏輯不通。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建立寫作邏輯,讓學生先用母語來思考文章要表達什么,需要哪些內容,如何安排行文邏輯,然后建立一張寫作思維導圖,用來指導學生進行英文寫作。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來進行英文寫作,當思維中斷時也可根據思維導圖繼續原先的寫作邏輯,讓整篇文章更加清晰。在按照思維導圖寫作時,學生會感覺更加輕松,因為這是將寫作的框架思考與具體內容的思考分成了兩個步驟來做,先用思維導圖確定文章框架,再按照思維導圖補充文章內容,從而使文章更具凝聚力。
此外,學生在構建思維導圖時,也要注意添加一些重要內容。比如在寫作一篇“Football”的作文時,建立了三個主框架:足球的重要性、我與足球、倡導大家踢足球。學生想在“我與足球”這一部分重點表述,就提出了學生周末踢足球的示例,然后在思維導圖中加入“周末踢足球”的大概介紹。
教師要引導學生先根據思維導圖模擬寫作,去尋找寫作中可能出現的困難詞匯,然后通過查字典、問教師的方式解決困難詞匯問題,然后再進行寫作。此時學生已經知道要表達的內容,并且解決了寫作中的詞匯困難,就可以輕松地進行寫作了。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高效記憶詞匯、拓展詞匯、提升詞匯應用能力;也要從閱讀和寫作方面對學生進行思維導圖方法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利用思維導圖來高效地閱讀、寫作。教師要注意將思維導圖應用到英語教學的更多方面中,比如復習課程、教學方案設計,加強英語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提升英語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仲春來.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6,(3):167.
[2] 張培培.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卷宗,201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