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醬
1968年3月美國猶他州達格韋試驗場附近發生綿羊大批死亡事件,曝光了美軍當時正在秘密進行的耗資數百萬美元的化學生物戰計劃。
1968年3月14日的早晨,與平常沒什么區別,猶他州骷髏谷的山丘上一片白雪皚皚。但對于圖埃勒縣的警官費伊·吉萊特而言,這天的“大屠殺”情景永遠烙在了他的腦海中。同時,這起事件也成了全美關于化學武器辯論的導火索。
“我從沒見過那樣的景象,”吉萊特在接受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的采訪時說道,他目睹了漫山遍野的綿羊尸體,“簡直就像是在拍攝電影版《死亡與毀滅》的場景——你知道的,這里就像是發生了炸彈爆炸,數千只白色綿羊的尸體就躺在那里。”
那么,這些羊是吃了有毒植物,還是接觸到噴了殺蟲劑的植物才死亡的嗎?或許還有另一個更令人不寒而栗的罪魁禍首:達格韋試驗場——美軍最大的化學和生物武器試驗場就在附近,距離鹽湖城僅129千米,距離受災動物僅43千米。
隨著越來越多綿羊生病和死亡,達格韋試驗場發言人矢口否認他們在那段時間里進行過武器測試。直到3月21日,猶他州民主黨議員弗蘭克·莫斯發布的一份五角大樓文件證實:3月13日,就在出現大批綿羊死亡的前一天,一架美軍戰斗機攜帶VX毒劑罐在猶他州達格韋試驗場進行了一系列試驗。VX毒劑是一種無臭無味的神經性毒劑,十分致命,致命劑量為10毫克左右,也就是說只需一小滴就足以造成一個人的神經系統紊亂、呼吸停止,最終導致死亡。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當地獸醫和地方官員對此事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當日噴灑VX毒劑的噴氣機有一個罐子出現了故障,大多數毒液已在預定高度灑出去,但那個出了故障的罐子里還殘留了一些毒劑,并在更高的高度將剩余毒劑釋放出去。這部分毒劑最終乘風飄落到了骷髏谷地的地面——也就是大批綿羊死亡的草地上。這些羊吃了粘上毒劑的牧草后,一些在24小時內死亡,還有一些在病了好幾個星期后死去。
“這些生病的羊通常左右不平衡,頭部向下傾斜,偏向一側,走路時歪歪扭扭。”《科學》雜志這樣報道。而這些癥狀剛好符合科學家們預測的VX神經毒劑中毒的一系列癥狀。
來自亞特蘭大國家傳染病中心的報道更是打了達格韋試驗場發言人的臉。亞特蘭大國家傳染病中心檢測了該地區的水源和飼料,以及死亡綿羊的血液和肝臟。報告稱,“毫無疑問,導致這些綿羊死亡的正是軍方提供的化學物質”。
達格韋試驗場事件在全美國和當地被大肆報道,但當地人并未因此表現出恐慌。部分原因是美國軍方是猶他州最大的雇主。“人們認為,對這起事件過多的調查和討論,有可能導致美軍將達格韋試驗場搬去其他基地。”調查記者西摩·赫什在報道中寫道。
盡管軍方沒有發布過詳細報告,但他們向牧場主阿爾文·哈奇支付了37.7萬美元(約合24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金——阿爾文·哈奇90%的羊死于這次事故。軍方還承包了死去羊群的掩埋工作,并著手審查達格韋試驗場的安全協議。
然而,即使埋葬了羊群尸體,也賠償了牧場主損失,但美國軍方還是無法令這起毒劑泄露事件消失不見。羊群集體死亡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在美國與俄羅斯冷戰、對越南采取軍事行動之際,全美對是否使用化學武器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爭論。這一切都開始于紐約民主黨議員理查德·麥卡錫,1969年2月他在電視上看到了羊群死亡事件的報道。
“化學生物武器是軍備競賽的一方面,但它們通常都被隱藏起來,秘密進行。”科學史家羅杰·愛德利-普賴爾說道,“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事情,是理查德·麥卡錫讓‘化學生物武器成為全國性話題。”
在此之前,人們對化學武器的普遍認知是“國際公約禁止使用化學武器”,一戰中每個世界大國都部署了化學武器,總共造成了100多萬人傷亡,其中死亡人數超過9萬。之后在世界各國人民強烈呼吁下,有關各方于1925年簽訂了日內瓦公約。該公約禁止使用生化武器,并且人們也一度以為這個公約得到了嚴格遵守。
但美國并沒有簽署該協議。“僅在1961年至1969年期間,美軍在其化學武器儲備方面就花費了20億美元。”科學史家西蒙尼·穆勒發表在《歷史社會研究》的文章中寫道。就在同一時期,美國軍方將數十萬噸舊式化學武器直接倒入海中——而且缺乏丟棄地點、方式和總量的詳細記錄。同時軍方還發現多個化學品容器有不同程度的泄漏,其中就包括丹佛洛基山兵工廠里的2.1萬枚集束炸彈。
然而美國民眾對這些都一無所知,既不知道政府正在研制化學武器,也不知道測試、儲存和運輸化學武器的危險性。“在公共領域會被討論到的人工合成化學物質,主要是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的類似DDT之類的殺蟲劑。”愛德利-普賴爾說道。蕾切爾·卡森在1962年出版了暢銷書《寂靜的春天》,該書講述的正是農藥對人類環境的危害。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據說‘非致命的化學物質——比如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在越南部分地區、老撾東部以及柬埔寨噴灑了化學落葉劑橙劑和催淚瓦斯。”愛德利-普賴爾說道。后來人們發現橙劑會致癌,很多越南退役軍人和當地居民都出現了健康問題。
麥卡錫在電視上看到了達格韋試驗場羊群死亡事件后,決定要了解更多這方面的情況,并將化學武器的多重性公之于眾。從1969年5月開始,麥卡錫頻頻鼓動國會召開聽證會,公布美國化學武器的使用范圍。他還發現了一個代號為“CHASE”的化學廢品處理計劃,這個計劃是將有毒化學垃圾都轉移到船上再扔到大海里。
達格韋試驗場事件后,大概過了1年多的時間,也就是1969年7月,美國位于沖繩的軍事基地也發生了神經毒劑武器泄漏事故。這起事故造成了24人受傷,無人員死亡。新聞界和公眾迅速地將沖繩的毒氣泄漏事件和猶他州的綿羊之死掛上鉤,之后有更多的化學武器事故被曝光。
“美國國防部承認,除了猶他州的達格韋試驗場,馬里蘭州埃奇伍德兵工廠和阿拉巴馬州麥克萊倫堡也是塔崩、沙林、梭曼、VX和芥子氣等化學武器的露天測試場地。”《科學》雜志在報道中稱。
美軍官員堅稱,至少催淚瓦斯在越南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使用催淚瓦斯迫使越南軍人離開藏身之處,避免了誤殺無辜民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套在越南戰爭中使用催淚瓦斯是人道主義做法的說辭越來越無法獲得認可。
1975年,美國國會和時任總統杰拉爾德·福特簽署了協議,宣布美國將不再在戰爭中使用致命或非致命性化學武器。諷刺的是,催淚瓦斯以后又被作為美國國內防暴維穩的武器:從地方警察到國民警衛隊都可以對民眾使用催淚瓦斯,以平息騷亂和防止財產損失。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科學家一直將化學武器的出現稱作是人類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的結果——至今這個“幽靈”惡魔仍在地球上“陰魂不散”。2017年4月,敘利亞伊德利卜省汗謝洪地區遭疑似化學武器攻擊,造成至少100人死亡,400人受傷;最近,在英國的俄羅斯前情報員也“中了神經毒劑”……目前總總表明,要將化學武器重新關進“潘多拉魔盒”之日還很遙遠。
“雖然沒有決定性的方法阻止化學武器的使用和傳播,”愛德利-普賴爾補充道,“但實際上現在很少國家使用這些武器了,這真是令人欣喜。很多國家都認可化學武器的可怕之處,并表示不會使用這種可怕的武器。”
而在美國,人們至少應該感謝當年那些無辜死去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