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行之 樊志遠 羅露 錢路豐

美國貿易代表署于4月3日正式建議,對中國1300多項產品及120多項的科技電子產品課征額外25%的關稅。緊接著,美國商務部在4月16日宣布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半導體、商品、軟件和技術7年,直到2025年3月13號。國金證券認為這是中興通訊違反美國規定的單一事件,對中興通訊和美國芯片廠商都有傷害,但不排除美國政府利用各種不公平貿易的借口,來采取各種對中國的貿易戰。首先不排除美國政府禁止單一中國公司在美國投資和銷售敏感科技產品和服務,其次不排除美國政府禁止美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和銷售敏感科技產品、設備和服務。要是以上這兩項假設發生,哪些科技公司和產業在未來幾年會被影響最大?哪些會大幅受惠?
以中國半導體產業而言,最大的死穴在晶圓代工、封裝測試、記憶體生產的設備進口。國金證券估計中國晶圓代工、封裝測試、記憶體整合制造商將近有30%-40%的資本支出,是購買美國的半導體設備,而其中20%-30%的這些設備是短中期沒辦法由其他國家設備廠的產品所替代,而這些晶圓代工和封裝測試公司也有20%-30%的營收銷往美國客戶,雙邊禁令一旦發生,將重創中國晶圓代工和封裝測試產業,未來3年營收獲利影響超過30%。但另一方面,中國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臺灣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廠商將大幅受惠。
國金證券認為,除了中國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 臺灣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廠商將大幅受惠外,大多數中國無晶圓半導體設計公司和產業, 因為產品不具敏感性,賣到美國市場的比重偏低, 又不需購買美國精密半導體設備來生產, 加上又有強大的替代性, 將是美國對中國貿易戰下的主要受惠族群。
國內智能手機對美依賴度最高的莫過于芯片及射頻前端了,雖然華為在芯片端走得很快,自給率不斷提升,但是通過P20 Pro拆機發展,還是大量采用了美光、德州儀器、Skyworks等公司的產品。
射頻前端主要包括PA,SAW/BAW Filter,多路開關等元器件。這些元器件需要電路和工藝的協同優化,可以說是電路設計和Fab缺一不可。因為需要從工藝層面到設計層面都打通,所以技術積累需求極高且工程規模很大。目前射頻前端最好的設計掌握在QorvoSkyw、orks、Avago等美國公司手里。國內智能手機在射頻前端方面對Skyworks、Avago、Qorvo等美國企業的依賴度較高。
高端裝備是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基礎,目前國內半導體設備這一塊對美企業的依賴度還較高,每年都進口很多關鍵設備,如果美國半導體設備對中國禁售,會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不利。
中國臺灣、大陸和韓國成為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超過日本和北美。SEMI 預計 2018年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還將繼續增長 7.7%,達到 532 億美元。其中韓國市場規模為 134 億美元,中國大陸將突破至 110 億美元,臺灣則下降為109 億美元。
目前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發展還很薄弱,但是近幾年也取得了比較好的進展,如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等,都實現了國產替代,其中中微半導體的MOCVD設備及半導體刻蝕機,更是取得了較好的突破。
美國的貿易保護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不利于推進產業發展,提高關稅會導致商品價格增長,但最終都轉嫁給消費者買單,抑制需求,導致產業增長放緩甚至下滑,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整體處在起步階段,較為薄弱,仍缺失競爭力,需要奮起直追。在CPU、邏輯電路、存儲器、設備、材料等領域,中國還沒有進入全球排名前20的企業。
中國電子、半導體產業發展之路任重道遠,目前雖然薄弱,但是具備一定的技術、資金實力,再加上經歷這么多次的中美貿易摩擦事件,會加大發展力度,實現自主可控。目前中國正在通過一系列措施,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包括萬億級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有望年內設立,大基金二期有望撬動超萬億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大力度稅收優惠,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免征企業所得稅5年,制造業增值稅稅率由17%降至16%等。
綜合分析,國金證券認為此次“中興事件”,包括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國內的電子產業短期會受到影響,中國智能手機芯片及射頻前端、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高性能模擬/混合信號電路及半導體設備對美依賴度較高,摩擦升級會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不利于國內電子產業的發展,但是也會帶來發展機遇。中國電子產業已具備一定的資金、技術實力,再加上經歷這么多次的中美貿易摩擦事件,會加大發展力度,逐步實現自主可控。看好設備、存儲、射頻前端、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等國產替代機會,受惠廠商:北方華創、晶盛機電、中微半導體、兆易創新、三安光電、信維通信、卓勝微電子、揚杰科技。
美國禁運若實施,將導致兩敗俱傷,最終將走向和解。國金證券認為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的權限禁令若不能在1-2月內達成和解,會對中興的通信設備和手機業務產生一定影響。中興通訊約有25%至30%的元器件由總部在美國的廠商供應,中興通訊需要的高速ADC/DAC、3D MIMO芯片、調制器、高性能鎖相環、中頻VGA等產品,目前暫時沒有國產芯片廠商可提供替代品。
國金證券認為中美貿易摩擦背后是科技和戰略主導權之爭,此次中興事件并非獨立事件,未來存在繼續升級的可能。如果中美兩國貿易戰繼續升級,對未來通信行業各板塊的影響不一,走勢可能出現分化。
從行業的子板塊來看,中國對美采取反傾銷政策的主要是光纖光纜及光纖預制棒行業,原有反傾銷政策將在2018年到期,若美方對中國信息技術領域加征關稅,我國大概率延續反傾銷稅政策。

目前北美光纖光纜市場被康寧、OFS等龍頭企業壟斷,國內光纖光纜企業對美出口量較少。若美國加征關稅,有望推動光纖預制棒價格進一步上漲,從而推動下游光纖光纜價格穩中有升。對中國光纖光纜企業出口影響有限,整體將對光纖光纜行業帶來積極影響。亨通光電、中天科技海外收入占比較小,受政策直接影響不大,若價格上漲,則直接帶動利潤上漲,對國內自主光棒企業可謂利好。
目前我國光模塊行業高端原材料芯片仍依賴進口,海外芯片廠商議價能力較強。中國光模塊/器件廠商高端產品成本端較剛性,若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光模塊加征關稅,中國廠商或將分攤一部分稅收負擔,對廠商盈利能力帶來一定影響。從國內光模塊龍頭中際旭創來看,其73%的產品銷往海外,大部分為美國數通中心,因此對中際旭創影響較大。但目前北美光模塊廠商,包括AAOI、Finisar等,均在中國境內設有代工廠,若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光模塊加征關稅,美國企業盈利能力同樣帶來影響。
從長期來看,國內光器件龍頭企業有望在國家政策(例如《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資金等資源支持下,實現上游自主芯片技術突破,降低對海外廠商依賴度。因此利好向上游突破關鍵芯片及部件(包括高速光電芯片、通訊芯片等)企業,加速自主研發和國產化替代,建議關注光迅科技。

國金證券認為,國內相關部門對外資云計算廠商的監管,更多出于國家信息安全戰略以及電信行業合規監管的選擇,監管政策是鼓勵外資云計算廠商與國內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培育和支持整個國內云計算產業的發展。一系列產業監管政策的推出,更多是一個對行業監管與時俱進的過程,通過亞馬遜AWS大中華區、微軟云等快速增長的勢頭來看,行業監管政策并未對外資云計算廠商的經營規模進行限制。
從全球公有云競爭格局,以及全球化布局公有云業務的阿里云、騰訊云的營收結構來看,最終對中國云計算領域公司整體影響有限:根據Gartner對全球2016年公有云市場的統計分析來看,亞馬遜AWS占據了44%左右的市場份額,第二到第九名合計占有19.2%,國內企業中只有阿里云占比3.05%,排全球第三位。從云計算產業發展的時間、市場成熟度、競爭廠商的競爭力等來看,美國市場上,本土公有云供應商整體上會顯著優于國內廠商。阿里云2017年全球化布局加速,在全球范圍內,在17個地域開放了34個可用區,成為亞洲唯一能與美國云計算巨頭抗衡的云計算廠商。2017年,阿里云在海外市場的營收規模同比增長超過400%,但其絕對數額仍然較小。從客戶結構來看,阿里云在東南亞、美國市場,更多只是承擔國內企業全球化布局的需求,如游戲公司在全球開展業務等。
因此,國金證券認為,若美國市場對阿里云等云計算公司推出限制其發展規模,意義有限,對中國云計算領域公司整體影響將會很小。
從中興事件以及美國可能對云計算等高技術領域的可能限制看,針對網絡安全、高端服務器、芯片等技術和產品的國產化是當務之急,自主可控是大勢所趨。國金證券看好在國家信息安全戰略、云計算產業政策、基金的支撐下,依托國內龐大的市場規模,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高端服務器等產業和公司的發展。
綜上,國金證券認為,美國針對云計算領域的可能限制,對國內云計算產業的發展整體影響非常有限,繼續看好國內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的勢頭。同時,中美貿易戰,特別是針對高新技術的限制,進一步凸顯了自主可控、網絡安全的重要戰略價值。建議重點關注自主可控和網絡安全板塊:浪潮信息、中科曙光、中國長城、啟明星辰、美亞柏科、紫光股份、光環新網等。
中興通訊事件、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美國擴大對中國進口產品目錄,限制更多企業進入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