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讓人心痛的新聞:一位不靠譜的爸爸模仿抖音上的—個游戲“父親帶著女兒180度翻轉”,結果卻沒有抓牢孩子的手,導致孩子頭部著地,盡管家人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但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孩子的脊髓已嚴重受損,癱瘓了!
孩子看抖音;
爸媽玩孩子發抖音;
孩子自己也在錄抖音!
抖音,正在坑娃的路上一路高歌猛進!
有數據統計過:抖音85%的用戶在24歲以下,基本都是95后,甚至00后。拍攝者中小學生竟然占了很大比例。抖音,到底會對孩子產生什么影響?
以下是抖音里捕捉的畫面,
三四歲的小孩子在手機屏幕前擺著各種姿勢,甚至化妝;
家長在門上貼上透明膠帶絆孩子,孩子惶恐到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敷上深色面膜的媽媽,把孩子嚇哭;
家長用巨大的雪團,把孩子“砸倒”……
面對這些不靠譜的父母,只想大吼一句:放過孩子吧!別為了你所謂的短視頻流量,拿孩子開玩笑!
抖音,真的能讓人上癮
有家長說,好吧,危險動作不做了,孩子自己玩玩抖音應該沒啥大問題吧。畢竟也就幾個小視頻,又不是王者榮耀這樣游戲。你太低估孩子的自制力了!玩過抖音的大人都知道:會!上!癮!這款APP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引入讓用戶上癮的機制: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用戶在看視頻,它的界面沒有時間,讓你不知道自己正處在什么時間;沒有時間這個概念,視頻又那么好看,自然而然就忘記時間了。等你刷累了,幾小時過去了……大人且難以抵擋的上癮機制,何況孩子?
抖音,讓孩子失去專注力和思考力!
人類是視覺動物,人生來就會聽、會看,而讀寫技能,卻需要經過多年教育才能掌握。常常聽家長說:我們這個孩子專注力太差了!在當今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里,保持專注力實在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一款類似抖音的APP,背后都是一個強大的運營團隊,有著專業的消費者行為學作支撐,用盡最前沿的科技,最詳盡的數據,通過聲、光、交互、反饋等全方位途徑,在各種心理學、行為經濟學、認知神經科學等理論指導下,精心打造,目的是什么?為了創造一個虛擬空間來消磨你的時間。
而反過來,無論是學習、閱讀、思考、寫作,這些事情,哪一件有著這么強大的陣勢,將觸及成本降到這么低?所以,對于正在上學的孩子來說,抖音,有百害而無一利。
階級固化,努力的人太少
各種無腦的跟風,看到段子就要模仿一下;捉弄孩子、家人;跳著抖音上新學來的毫無技術含量的舞蹈;小學生濃妝艷抹扮成熟……
必須承認,這些東西剛剛看的時候,是很有趣。但是當你刷累了,關上手機屏幕,迎接你的就是空虛。你的時間被他一點點壓榨干。然后接踵而來的是缺少時間的焦慮和頹廢,逐漸陷入了死循環。
在認知的舒適區里樂不思蜀,忘記了世界的多元和寬廣。娛樂的方式有很多,不要浪費在游戲、搞笑短視頻和娛樂性綜藝上了。
很多人說,現在階級越來越固化,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得到的優質教育資源越來越少。其實他們還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不是路不好走,不是努力沒有用,是努力的人少了!
每當在抖音里看到小學生搔首弄姿,就可以想象他們的身后有多少個每天刷抖音的家長。
孩子遇上高刺激閾值,他們不再閱讀、思考和學習
事實證明,人的閾值,是會不斷升高的。當孩子的大腦長期被這種“高刺激閾值”包圍,習慣了輕而易舉能獲得大量愉悅感,他們就會慢慢對這種愉悅感脫敏。久而久之,這種強度的愉悅感已經滿足不了,他們還會需要更高強度、更持續、更深入的刺激。相對而言,愉悅感更少、付出更高的行為——比如學習,閱讀,思考,自然也就沒有人愿意去做??梢哉f,抖音正在毀掉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