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
癌癥對于人們身體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各種各樣的癌癥中,大腸癌的發病率在近幾年來有不斷升高的趨勢,因此,對于大腸癌的早期預防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很多人對于大腸癌的早期癥狀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其實生活中,只要懂得一些大腸癌的基本常識,就能夠在早期癥狀出現時及時地發現與治療。那么大腸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呢?
【大便出現異常】如果在突然之間,排大便的習慣出現了變化,而且所排的大便出現了不規則的形狀,或者出現黏稠狀,那么就說明大便已經出現了異常現象。另外,對于便秘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很多人對于便秘往往不加以重視,就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而且長期的便秘,腸胃就會長期在毒素的環境中,這樣也就增大了大腸癌的發病率。
【出現便血現象】對于大腸癌患者來說,最重要的一個癥狀就是出現便血現象。便血不一定都是紅色的,也有可能出現黑色、紫色等顏色,有一些黏稠的大便中也有可能會出現便血現象。對于大腸癌患者來說,是非常容易出現便血現象的,但是很多人往往將這種便血現象與痔瘡混淆,這樣就會延誤時機,錯過大腸癌的最佳治療時機。
【出現腹脹腹痛現象】腹脹腹痛現象是很多疾病都會引起的一種癥狀,那么出現腹脹腹痛的時候如何辨別是患上了大腸癌呢?其實要想分辨并不難,因為大腸癌而出現的腹脹腹痛現象與其他的腹脹腹痛有著明顯區別,由大腸癌引發的腹痛會經常伴隨著食欲不振,因此,如果出現了這種現象一定要盡快去醫院進行檢查,對于上了年齡的人來說,如果出現了這種癥狀更要引起重視。
【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大腸癌患者另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會出現拉肚子現象,而且這種拉肚子是與便秘現象交替出現的。這主要是因為大腸內的腫瘤變大時,就會加大腸堵塞,從而出現便秘的現象。
自我管理也可稱之為自我幫助、自我監測等。它是個體通過在藥物使用、角色轉換和情緒調整上的積極參與,以更好地治愈自身疾病,從而幫助自己盡快恢復健康的過程。自我管理的中心思想是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是個體健康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當腫瘤患者經過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其他治療,病情達到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后,在進行自我管理促進康復方面要注意以下問題:
(1)疾病的醫學管理:要學會監測自己的病情,及時向醫生報告病情,正確服用藥物,堅持定期復查。腫瘤治療后,1~2年每3個月復查一次,2~5年每6個月復查一次,5年以后每年復查一次。如是部分緩解,則應在醫生密切觀察下作必要的中西醫綜合治療,以爭取長期緩解。
(2)日常生活管理:患者要將自己作為正常人一樣,適當承擔一些工作、家務等。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戒煙、戒酒;要多到自然環境中去鍛煉或活動;不要到人多或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去,預防和避免呼吸道感染;少吃刺激性、油炸、熏烤、腌制及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類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堅果等。
(3)不良情緒的管理:要學會調節因疾病造成的不確定性所致的憤怒、憂慮、苦惱和抑郁等情緒變化,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親人及朋友交流,必要時尋求專業醫護人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