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做好林業環境保護,一方面需要重視保護林業資源,另一方面還要加大優化目前的經營體系,進一步發揮科技在現代林業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本文以塞罕壩機械林場為例,分析了如何提高建設林業環境保護的策略,為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林業資源;生態發展;保護建設;措施分析
中圖分類號:X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3-0213-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3.127
Abstract: If we want to build forest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protecting forestry resources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optimize the curr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further play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modern forest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forestfloor as an example, analyzes how to improve the forestry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ategy,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personnel.
Key words: Forestry resources; Ecological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Analysis of measures
最近幾年來,由于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整個社會邁向了新的發展階段,過去的純農業社會已經不再出現了,工業時代也開始逐漸遠離我們的生活,人們的生活觀念發生了轉變。而我國目前在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的引導下,自然災害肆虐的背景下,必須要重視林業的發展,通過林業的發展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同時,還可以降低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的災害,對于整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
1 塞罕壩機械林場情況概述
1962年,國家設立塞罕壩機械林場,經過55多年,經幾代林業工人的努力,人工造林73333.33hm2,目前,森林覆蓋率已達80%。塞罕壩機械林場位于河北地區,不僅和北京、天津地區相鄰,還靠近內蒙古地區,整個地勢有壩上和壩下2個區域,壩上的區域其海拔大約為1500 ~1900m,一般是丘陵地區,而壩下區域多為山地地形,海拔大約是1000~1500m。塞罕壩作為遼河、灤河源頭,每年為它們輸送凈水1.37億m3,在華北地區降水量普遍減少的情況下,這里降水量不降反增。如今的塞罕壩,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61種、昆蟲660種、植物625種、大型真菌179種,是動植物物種“基因庫”。巨大的生態效益不僅無需持續“輸血”,反而為各地“造血”,對于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2 提高建設林業環境保護的策略分析
2.1 團結社會各界的力量重視林業環境保護
長久以來,由于人們沒有意識到林業對于社會發展的意義,一直覺得樹木自然生長、按照人們需要的實際情況進行砍伐即可。和天然林不同的是,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是人工綠海,在這55年間,社會各界力量團結一致,共同保護、建設塞罕壩機械林場。從現在來看,雖然露天礦的開采依然存在,但較之過去這一現象大大減少,這和社會各界的力量是分不開的[2]。我們必須堅決杜絕亂砍濫伐等破壞植被的現象,加大對于林業的保護力度,完善相關的懲罰制度,進一步防止破壞林業的現象發生。
2.2 加大對于林業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
人類要想生存,必然離不開自然環境的支撐,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對于整個河北地區的生態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促進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事實上,人們開展任何活動都離不開自然界的支撐,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在保護我們。而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就要加大對于林業資源的保護,林業資源不僅可以防風固沙,還可以保持水土,對于水資源的循環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林業資源對于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美化一個城市的環境,還可以凈化一個地域的空氣,這是其他的資源很難做到的事情。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是無數人奮斗的結果,占地面積也比較大,不管是對于制造有機物,還是固定太陽能都具有重要意義,保護好生態環境就要保護好森林資源[3]。
2.3 不斷轉變經營思路,增投林業生產
在過去,農村的經營模式比較單一,很多人都覺得山林才是唯一的經營體系,很難變成資產,這是錯誤的理念。另外,由于缺乏資金,加上相關的體系存在問題,導致林業發展受到阻礙,很難保護好林業環境。總的來說,現在的林業主要有2種:一種是事業型林業,一種是產業型林業,事業型林業是為了實現生態效益,而產業型的林業是為了獲得經濟收入,前一種是公益性質,后一種則是商業性質。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采取措施:
2.3.1 實現造林規模化
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的造林是規模化的,林地并不需要耗費較高成本。在實際林業環境保護過程中,可以生產一些經濟果林或建設一些苗木基地進行生產,充分利用好空間,規劃好每一寸土地的使用,實現造林的規模化。不過,在實現造林規模化的同時必須控制成本,重視收益等。以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為例,只有實現造林規模化,才可以實現其公益效益,實現林業環境保護。
2.3.2 實現造林多樣化
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林地類型比較多,這對于整個林業系統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整個林業環境保護來說,一方面要發展一些苗木,另一方面也要發展一些經濟林,而對于一些林農來說,要通過林地和菜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生產,有利于在提高生態效益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
2.3.3 實現林農結合式
這樣的方式下,林業依然是主體,知識要實現林業和農業的共同發展,這是林業環境保護方法的創新。具體來看,可以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實施林草間作、喬灌混交的方式,不斷退耕還林,優化農村產業體系,增加林農經濟收入,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收益,另一方面還可以保護生態效益,是一種一舉兩得的經營方式,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4]。
2.4 “ 科技興林”,用科學技術促進林業發展
最近幾年來,我國的科技水平越來越高,科學技術在不同行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所以必須加大推廣力度,使其更好地應用于林業發展,各地區可以充分借鑒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經驗,因地制宜,選擇良好的樹種,結合先進的林木良種豐產栽培技術和抗旱技術等多種技術進行發展,做好封山育林工作,改造原先的老樹林,積極培育新樹種。
2.5 加大對于人才的培養力度
人們總是認為林業環境保護工作只需要一些普通的林農完成植樹造林即可,其實不盡然。只有積極引進優秀的人才,才可以推動林業環境保護發展。由于傳統林業環境保護工作人員大多是專業素養不高的林農。在未來發展中,必須要充分重視這一問題,對現有的員工做好定期培訓工作,積極引進和林業發展有關的人才,有利于推動建設林業環境保護,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5]。
3 結語
總的來說,保護好林業資源是我國目前一項重要的任務,這對于正處于關鍵社會轉型期的我國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加大重視力度,并通過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既有利于推動林業環境保護建設,也有利于節約人力資源[6]。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要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之路,堅持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參考文獻
[1]史沫男,鄧潔璇.改善我國城市林業環境之我見[J].林業科技,2010,35(4):78-78.
[2]鄒信春,謝大斌,徐學迅.概述林業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4,(12):251.
[3]李翠霞,王治國,王榮學.提高林業會計隊伍素質淺析[J].內蒙古林業,2011,(2):22-23.
[4]胡小輝,喬長濤.扶貧視角下的林業環境凈化功能補償探討[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3):24-28.
[5]吳章蓬,楊先鏡.提高建設林業環境保護的策略探索[J].農業與技術,2012,(08):32.
[6]易好華.可持續發展視閾下的林業環境保護[J].北京農業.2013,(12):68.
收稿日期:2018-01-26
作者簡介:胡忠學(1976-),本科,林業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森林經營管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