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夏學堂網絡教學平臺綜合了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功能。利用大夏學堂構建《文獻調研的策略與方法》課程進行課堂教學,并以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協同學習,有利于個性化自主學習環境定制,有助于學生協同學習活動的開展,能夠提高教學活動效率。
【關鍵詞】大夏學堂;信息素養;協同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42.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6-0155-002
【Abstract】Blackboard Teaching Platform integrates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combined with collaborative learning using Blackboard will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Blackboard; Information literac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1 大夏學堂網絡教學平臺概述
大夏學堂是華東師范大學構建的數字化教學輔助平臺[1]。該平臺依托Blackboard Learning System(簡稱Blackboard)的技術力量,具有強大的功能模塊、便捷的操作界面、豐富的課程工具等優點[2]。基本涵蓋了教學活動所需的網絡支持服務,有助于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協作性,提升學習效果[3]。大夏學堂綜合了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功能,集課程創建、資源建設、交流互動、統計測評、資源管理和移動學習于一體[4],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個性化學習環境定制:課程主頁中設置多樣化的主題和色彩搭配等教學風格,支持教學課件、微視頻等多種學習材料的學習利用,輕松實現豐富的欄目布局;(2)吸引學生協同學習、促進交流討論:為用戶小組提供學習空間以及豐富的協作學習工具,在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促進學習者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監督、相互評價;(3)輔助教師提高教學活動效率:教師通過大夏學堂完成作業批閱、在線答疑、試題管理等工作。學生可以及時查閱教師的評分和批語,了解正確的答題思路等,有效提升學習評價的有效性。此外,一鍵式課程資源管理和遷移功能方便了教師系統管理課程資源;(4)支持移動學習:師生利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終端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最新學習內容、參與學習互動、反饋學習心得。
2 大夏學堂《文獻調研的策略與方法》課程構建與實施
2.1 現有課程存在的問題
《文獻調研的策略與方法》課程注重培養學生檢索技能和信息分析處理的能力, 實踐性強。現有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唱獨角戲、缺少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講授和演示占據了課堂的主體,學生實踐操作淪為點綴的現象時有發生[3]。此外作業反饋針對性不強、不支持移動學習等問題也是教學活動效率低下的原因。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實踐能力,漠視了移動學習的需求使得現行信息素養教育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駕馭和運用信息助力學習方面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2.2 開課前的準備
首先需要梳理課程脈絡,確立課程基本信息:如教學大綱、簡介、每單元的學習計劃、重點與難點等;其次,準備教學資源:PPT、音頻、視頻、數目等學習資料,開課后陸續上傳;第三,作業和測試題目及答案;第四,利用大夏學堂設置清晰合理的導航目錄,方便學生了解課程結構;第五,將選課學生名單導入本課程空間,可以通過課程內的控制面板-用戶選項,查看、添加或刪除用戶[5]。
2.3 課程的實施
華東師大《文獻調研的策略與方法》課程總計18周,采用網絡課堂結合課堂教學的模式進行[6],嘗試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有目標、有步驟地展開自主學習。教師定制學習任務,公布小組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然后將學生分為5人一組(根據選課人數適當微調),學生自行選出組長后,由組長負責協調分工、組織討論,完成協同學習任務。在團隊協作過程中,學習小組根據指定課題,制定檢索策略,分別應用于中英文數據庫實施檢索,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分析檢索結果查全和查準率,反思檢索式存在的問題,修正檢索策略。與此同時,教師注意監測學生學習反饋情況、檢查學習效果、交流和總結。學習小組以小組匯報形式參加模擬答辯,匯報學習成果[7];每位同學作為模擬答辯會的評委,根據每組的表現提問、打分等,教師根據答辯環節中暴露的問題加以總結和點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以問卷調查、期末考核等方式進行學習評價。
3 結果與分析
通過問卷分析和個別訪談的方式,我們發現超過90%的受訪者認為利用大夏學堂獲取和利用學習材料(例如課件、微視頻等資源)很方便,其中微視頻具有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等特點尤其受歡迎。有87%的受訪者認為利用大夏學堂網絡協作學習增加了同學間交流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有助于調動積極性。超過75%的受訪者認為利用大夏學堂促進了個性化學習,主要體現在作業點評和小組協作環節。學生提交作業后,教師進入控制面板-評分中心-需要評分欄目,就可以對作業進行批閱,若作業為word或pdf文檔,教師可以利用“給學習者的反饋”功能,與學生進行互動點評。這種點評方式的時效性和針對性遠優于以往通過郵件的評閱方式,比較受學生歡迎。在小組協作環節,學生認為小組討論的氣氛較為輕松,相較教師講授演示,學生實踐的模式,更容易調動學習積極性。有超過55%的學生下載并登陸過大夏學堂手機客戶端:打開手機APP輸入ECNU,關聯學校信息,即可進入課程。上述發現表明,多數學生認可大夏學堂網絡學習模式,通過大夏學堂能夠獲取充足的學習材料,有助于鞏固學習知識和技能,小組學習和作業點評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個性化,而且學生樂于嘗試移動學習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有約30%的學生反饋遇到過小組成員消極應付的現象;約42%的學生擔心小組協同學習存在思維不連貫、討論效率低的顧慮,更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8]。約47%的學生不習慣利用大夏學堂“討論版” 進行網絡交流,認為首選的交流渠道是微信群。此外也有學生提出大夏學堂登錄存在IP登錄限制,遇到網絡安全訪問控制、或VPN訪問不穩定等情況常常無法校外登錄,給使用帶來不便。這些反饋說明:(1)利用大夏學堂開展協同學習要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需要加強教學監控和評價機制,為保證教學質量會增加額外工作量;(2)注意交流討論的使用偏好問題,將微信群交流功能與大夏學堂討論區結合使用,以符合使用者的使用偏好,營造更為活躍的交流氛圍;(3)平臺存在IP局限等問題,相關功能需要完善[9]。
4 結束語
大夏學堂將平臺網絡課程并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為向導的新型教學模式。該平臺為教學、管理、評價、交流等提供強大的支持,有利于個性化自主學習環境定制,有助于學生協同學習活動的開展,能夠激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教學活動效率[10]。但需要教師加強教學效果監控,及時解決學生協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注意營造多層次的交流討論空間,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大夏學堂、微信群等多平臺進行交流互動,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華東師范大學大夏學堂在線課程教學平臺[EB/OL]. [2018/03/19]. https://elearning.ecnu.edu.cn/.
[2]趙冬梅,尹伊.基于Blackboard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教學實踐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2(09):41-44.
[3]吳瑨,蔣萍,徐敏,等.MOOC環境下信息素養教育微視頻的制作與應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04):123-126.
[4]張漢玉,穆肅,任友群.學習管理系統的社會性交互功能比較——基于對Blackboard、Moodle、Sakai的調查與使用體驗[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02):38-44.
[5]大夏學堂教師操作指南[EB/OL].[2018/3/19].https://elearning.ecnu.edu.cn/webapps/blackboard/content/listContent.jsp?course_id=_1286_1&content;_id=_33748_1.
[6]于丹.基于Blackboard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
[7]張梅,黃曉鸝.基于Blackboard平臺的協作學習在信息素質教育的實證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3(02):77-79.
[8]鄭麗,牛英華,許霞.關于Blackboard網絡學堂應用的調查與分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02):143-146.
[9]胡英慧,袁磊,吳祥恩.國內外BlackBoard平臺課程建設現狀分析及展望[J].軟件導刊.2017(09):202-204.
[10]張梅.基于Blackboard教學平臺的網絡協作學習調查與評價[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2(1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