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孫浩強和妻子陳慧芬舉行了屬于他們的“第101次婚禮”。
“新的一年,我最大的期待就是自己寶寶的降生。”2018年2月9日中午,筆者聯系上孫浩強,他還在工作,推辭道:“年底事多,比較忙。”
孫浩強是杭州市建德縣三都鎮鎮政府的工作人員,雖然工作沒幾年,但他在當地的名氣不小,就是因為他和妻子陳慧芬浪漫的愛情故事。他倆在客串了100場“九姓漁民水上婚禮”表演后,在2017年底修成正果,真的結婚了。
2018年新年,妻子懷孕了,孫浩強告訴筆者:“緣分,真是妙不可言。”
他倆的故事,就從第一次孫浩強掀起他未來妻子的蓋頭開始。“我倆演新娘新郎,4年演了100場。”說起和妻子的相遇,孫浩強就忍不住笑起來。孫浩強是當地人,今年28歲,大學畢業后做了一段時間的大學生村官,然后就進了三都鎮鎮政府工作。
“我是2013年9月底到三都鎮鎮政府工作的,上班沒幾天,鎮里就通知我去三都漁村水上婚禮演新郎,” 孫浩強說,當時他很納悶,“怎么還有這種工作?”后來他才知道,當時三都鎮著力打造旅游文化,每周六,鎮政府的年輕人就要不時地去客串表演,算是義務工作。“那天,原來演新郎的人生病了,臨時找我去頂替。現在想來真是緣分,要是我那天沒去,可能未來的媳婦就跑了。”
因為是當地人,對水上婚禮的流程也不陌生,所以當天孫浩強一到現場,換上馬褂就上場了。“其實我就是個‘道具,只要按照媒公媒婆的指示,按部就班地行動就行了。表演一般要半個小時。”孫浩強說。
就是在那天,孫浩強第一次遇到了扮演新娘的陳慧芬。“掀起蓋頭的那一刻,我怦然心動,心想這不就是我一直想找的姑娘嘛,” 孫浩強笑起來,“第一次見面,她給我的感覺是安靜、溫婉。當時我很想搭訕,但是,因為新郎新娘在表演過程中幾乎是沒有交流的,所以我就沒好意思問。”
表演結束,孫浩強因為有事就先離開了。過完周末,他回鎮政府上班,在拿文件的時候,突然迎面走來一個姑娘,他覺得有點眼熟,好像是那天的新娘。孫浩強鼓起勇氣,上前問道:“我們是不是在哪見過?”開場白雖然俗了點,但是沒關系,姑娘朝他笑笑,于是他認出來了。
“我們是先‘結婚,再認識的。”說起當時的事,孫浩強覺得很有趣。他這才知道,原來新娘叫陳慧芬,也在鎮政府上班,兩人是同事。孫浩強趕緊打聽,聽說陳慧芬也是單身,他感覺自己有機會。后來,他們成了表演水上婚禮的固定搭檔。“剛開始,表演時間不確定,有需要時我們就去演。從2015年開始,表演時間固定了下來,在每周六上午。誰知道我們這一演就是4年,整整100場。”孫浩強說。
因為表演都在周六,所以到了周末,如果家里人問起一早出門干嘛去,孫浩強就開玩笑說:“我結婚去。”他對周末也格外期待起來。“以前就只是為了工作,可現在還要追媳婦,算是工作生活兩不誤。”孫浩強笑道。
有時在單位里,兩人難免因事遇見了,邊上的人就會打趣:“哎呦,新郎官又來找媳婦了。”這時孫浩強都會擺擺手,說:“別亂說。”可心里卻偷偷地樂。
表演的次數多了,兩人越來越默契,對彼此的心意多少也明白了。在表演到30多場的時候,孫浩強就對陳慧芬說:“干脆我們假戲真做,結婚吧。”聽見這話陳慧芬紅了臉,沒說話。見此情形,孫浩強便說:“那我就當你默許了啊。”
“是我主動追的她。她脾氣好,性子緩,如果我不先表明心意,那估計我們得一直演下去了。”2017年初,表演到70多場了,兩個人約定,等演到100場的時候,就去領結婚證。到2017年9月底,他們演了足足100場,這時距離他們第一次見面,正好4年。
“我們去領了證,但是我們都還是想舉行水上婚禮,去跟領導商量,他們也都很支持。于是,婚禮時間便定在了2017年底,”孫浩強說,“有人問‘你們都演了100場,難道還不厭煩嗎?說起來,我和她也算是九姓漁民的后人,而且我們是通過水上婚禮相識、相知、相愛的,所以我們商量后決定,還是要舉行一次屬于我們自己的水上婚禮。這一次不再是表演,而是真的婚禮。”
2017年的最后一天,兩人舉行了屬于自己的水上婚禮。
“雖然我們之前演了100場,也算是‘老夫老妻了,但是沒想到,在那一天我還是會緊張。果然演習和實戰還是有區別的,”孫浩強說,“那天掀起她蓋頭的一刻,我仿佛回到了4年前,真是恍如隔世。4年前我還不知道她的名字,而現在她已是我的妻子。”
這一天,他等了很久。雖然船在水上晃啊晃,但孫浩強的心,定了下來。在以前,表演結束后他們各自回家。而在這一天,他們回同一個家。
兩人在真的結婚以后,就不再去表演水上婚禮了。“雖然是表演,但按規矩,也是需要‘新人的。我們結了婚,算是‘老人了,再去就不合適了。鎮里也已經安排了別的年輕人頂上,說不定有人和我一樣運氣好呢。”
新年里,孫浩強最開心的事,就是妻子懷孕了。
奉子成婚嗎?面對別人的疑問,孫浩強連連搖頭:“不是。我們都很傳統,領了證以后才在一起的。”他告訴筆者,他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自己的孩子平安降生。“等孩子大一點,我一定要告訴娃,他(或她)的爸爸媽媽是如何認識的。孩子以后上學了,要寫作文,就有故事寫了。”孫浩強想得很遠,自己也樂了。
還有一件事,孫浩強心心念念了很久,就是他欠妻子一次蜜月旅行,“當時結了婚,馬上就上班了,現在妻子又有了身孕,等孩子生下來,我肯定要帶媳婦出去好好度個蜜月”。
孫浩強說,除了讓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這101次水上婚禮,也讓他倆見證了當地百姓生活的變化。“這幾年,當地的旅游、文化產業都發展起來了,游客也比以前多。很多當地的漁民不再需要辛苦地打魚,他們上了岸,有的人還辦起了農家樂,生活越來越好。”孫浩強補充道。
三都鎮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九姓漁民水上婚禮是有由來的。建德縣三都鎮,位于蘭江、新安江、富春江三江交匯處,也稱“三江口”,這里以前是九姓漁民的聚居之處。
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爭奪天下,鄱陽湖之戰,朱元璋完勝。陳友諒兵敗后,剩余的將士攜帶眷屬,沿著贛東北的古驛道來到“三江口”,并定居下來,主要有“陳、錢、林、李、袁、孫、葉、許、何”這九大姓氏。此后,朱元璋怕陳友諒部下反明,下旨將他們逐入漁舟,不準其上岸居住,不準其與岸上人通婚,不準其讀書應試。于是,他們就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以打魚、載客為生,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俗,其中包括新人結婚也不上岸,于是就有了九姓漁民水上婚禮這一民俗。
據了解,整個九姓漁民水上婚禮的過程,由迎親家船、送嫁妝、唱利市歌、喂離娘飯、抬新娘、拜堂、入洞房、拋喜果等環節組成,全部在船上完成。
目前,九姓漁民水上婚禮已被列入浙江省省級非遺項目,當地政府也一直積極地圍繞這一獨特的民俗文化打造旅游亮點。
(摘自廣西新聞網2018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