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嘯
摘要:操作風險是投資活動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風險,但這種風險并非不可規避。本文在勾畫操作風險的定義內涵的基礎上,進而剖析其主要特點和類型劃分,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規避策略,促進金融投資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金融投資操作風險規避方法
現代經濟中,金融業占據重要地位,對金融業的投資領域進行適當的管理和調控,可以促進我國更領域健康發展。
一、操作風險在金融投資中的定義
如我們所知,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創造財富,造福人民,另一方面產生風險,造成國民經濟的損失。在金融業的組成中,金融風險管理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金融管理人員和領導部門給予特殊的關注。在整個金融風險的構成中,執行和操作風險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損失,帶來經濟混亂和動蕩,因此需要制定必要的解決方案,盡可能減少金融漏洞的存在和發生,實現經濟的穩健發展。
操作風險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產生較早,為金融界普遍認可的定義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銀行家協會提出來的。他們認為,金融投資中的操作風險不是單一的構成,而是有系統的有機體。金融風險主要有四個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為性因素,就是說與人的操作和知識構成、時間技巧等相關。第二部分是整個金融程序的設計不完善。第三部分是少數不法分子的違法和投機操作。第四部分是自身在科學和技術方面存在不足。在大英帝國的銀行家協會的定義之后,業界大名鼎鼎的巴塞爾銀行監委會也提出了一個定義,這個定義更為科學和完善,其后成為金融界通行的概念。這個定義認為,金融操作風險的產生是由于金融體系內部程序設定、組成人員以及組織體系內部的不健全、不完整或者說喪失效用,或者是金融體系外部存在的不確定事件。金融操作風險不是偶然和無規律事件,而是金融系統內普遍存在的現象和事件,各個企業內部自身問題以及金融系統的問題,甚至外部環境的變化都能導致這種風險的產生,進而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造成企業的損失,甚至是對整個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
二、操作風險的內在特質
金融投資的操作風險雖然普遍存在,但并非不可避免,通過分析和理性研究,我們可以發現操作風險的一般特點和規律,進而有效減少金融操作風險的產生。首先,企業產生的大部分風險都是自身內部構成造成的。企業內部因素又可分為幾種,包括企業員工自身知識水平不過關、企業員工培訓期較短、企業員工缺少實踐經驗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風險,但最為嚴重的是企業機構設置不科學和員工技能不過關兩點。企業內部的管理和調控水平、系統設置是否完整等也有可能產生影響。其次,操作風險存在巨大破壞性和危害性。企業投資過程中會涉及大筆資金,牽扯到眾多機構和人員,一旦發生風險不僅對企業的生存和盈利產生威脅,還會對民眾的生活和健康造成損害。操作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于金融體系的各個環節,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投資活動都可能產生風險,且這些風險大多不易彌補,一旦產生往往迅速惡化,不易挽回和補救。再次,風險與收益不是成正比分布的,往往是隨機分布的。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認為風險與收益都是成正比出現的,但實際情況卻是任何投資行動都有可能產生風險,這就會產生一種無處不在的緊張感和恐懼感,仿佛沒有安全的地方,投資者無處安心和調整。最后,投資風險的管控和規避是極其困難的。操作風險很難規律性的被認知,通常需要從業經驗和職業的敏銳度。這里的影響因素眾多,且在每一投資中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投資人往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操作風險的種類劃分
(一)內部風險
金融市場龐雜混亂,剛剛入行者往往找不到門路,要想在這種復雜的情境中減少風險存在的可能性,就要先從自身做起,健全公司內部的體制機制,一切按規章制度來運行。企業內部設置不合理是各種風險不斷滋生的根源。比如,加入工資集團內部的機構設置混亂龐雜、權責混亂不能責任到人,那么風險隨之產生。管理機制上產生的誤解和拖沓也往往造成風險,這指的是執行不透徹,往往任務不能百分百執行,投機取巧偷工減料必然產生相關漏洞。再有就是公司的技術設備問題,現在是科技競爭的時代,如果公司不能在技術上持續更新,而是固守不前,那么風險的產生可能性將會大大增加。
(二)人為風險
雖然金融業已經在很大程度實現了網絡化和信息化,但是人依舊是其中的關鍵因素。換句話說,人也是風險產生的最直接原因。投資活動的直接操作者和執行者是公司雇傭的職員,加入公司的職員不具備必需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那么投資操作必將產生失誤和問題。現今,培養金融人才的大高院校眾多,應該說在數量上我國并不缺乏金融人才。但是,我國金融人才大多聚集在大城市和東部地區,其他小城市的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高質量的金融人才。而且,學校的學生學習的大多是理論知識,不能有效的了解殘酷的金融市場,往往對市場的殘酷性沒有直觀的感性的認識。同時,即使長期從事投資的人員,也要能夠跟隨時代潮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有效避免風險。
(三)市場風險
我們通常說,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這就是說,市場的變化不易被察覺,在察覺到的時刻,早已為時已晚。面對市場的瞬息萬變性,價格的變動是最為重要的要素之一。在投資者進行整合重組時,往往不能成功將投入資金轉換為現金。這就會導致投資方缺少可用的流動資金無法完成正常進行的支付活動,給已經談判完成的投資活動帶來違約風險。這就要求投資者能夠在資金周轉方面有極強的運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中很好的發展,可以看見成功的投資者往往會預見風險,在風險發生前成功套現。
(四)誠信風險
誠信風險又叫違約風險,就是說投資者的投資方并未按照交易方的要求完成應履行的義務,因此給對方造成的風險。誠信風險是經常發生的投資風險之一,對正常的金融投資行為往往造成嚴重的損害。按照中國傳統文化和國際通行準則,誠信是企業活動的確定要素,只有建立誠信,并且和有誠信的投資者合作才能有效規避風險。在我們選擇投資對象時,要考察對方的誠信水平,對于曾經違約的企業要更加謹慎,仔細考察公司的發展路徑。另外,工資在投資前要制定誠信分級標準,堅決不與誠信水平過低的單位合作。
四、應對投資風險的具體辦法
金融投資中發生風險是必然的,但是我們面對這些風險并不是無能為力的。本文針對投資活動中經常存在的問題,提出辦法。
(一)有計劃地提升金融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
在金融投資中,從業人員的素質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投資風險的產生,相較而言,工作人員的水平越高,出現的風險就會越少,從業人員素質越低,風險發生率就會越大。因此,企業應該引進和發現高素質的人才,這不僅指學歷,而是指綜合素質。加大人才引進的支持力度,為員工提供較好的福利,使人才來得了,留得住。針對在職人員展開相應的培訓。舉行技能競賽,對技能優秀的人實行獎勵。
(二)統籌內部各項工作
公司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是一項藝術。各組織機構之間不要存在只能重疊或者缺失。這是有效避免風險的重要一點,也是避免風險的組織基礎,只有組織基礎打好了,今后的發展才有條件。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不僅要學習國內的經驗,還要放大目光,將眼光放到世界,借鑒全球的發展經驗,建立科學合理的現代企業制度,實行分工合理、責任分明、獎懲有效的制度,這樣公司效率就會迅速提升。當然,檢查系統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國自古就十分重視監察的作用,就是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公司可以借鑒歷史上有效的監管設置,對于管理層和員工實行有效的監督,這樣。公司的內部風險會有減小。在智能系統及安全后,還要注意各職能之間搭配。
(三)注意風險預估
風險的產生產生并不是毫無征兆的,而是可以發現細微變化的。因此我們要做好相關問題的考察和分析工作,這樣我們就有可能防患于未然,在風險發生前有所察覺。比如,我們要做好本公司的項目規劃,提前對項目的市場環境進行調查取樣,發現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對于風險較大的項目實行再評估。又比如,針對即將投資的項目,要持續跟蹤觀察,不放過每一個事實的細節,這樣,就能有效的管控風險和問題,減少投資者的經濟損失,保障投資收益。
結語
在金融投資中,經常出現一些風險,其中就包括操作風險。面對這些風險,我們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盡量避免。面對可能的風險,害怕和退縮是無濟于事的,只有大膽面對才能從分本上解決問題。相信相關企業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會處理好公司面對的風險,實現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l]王欣.金融投資中面臨的主要風險以及應對策略[J].商,2013.
[2]顧大方.有關金融投資的操作風險管理研究[J].經營管理者,2004.
[3]張艷.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及應對策略研究[J].時代金融,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