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海花
摘要:根據我國外貿物流與交易統計數據,采用基于VAR模型的脈沖響應函數對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的關系進行動態實證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可以顯著提升我國的對外貿易水平,但當前我國快速發展的國際貿易對物流業發展的拉動作用微弱,加工貿易占主體地位且缺乏貿易競爭力的對外貿易結構、國際物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是國際貿易對物流業發展驅動不顯著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國際物流;國際貿易;實證研究
國際物流是國內物流的跨國延伸和擴展,是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物流,它伴隨著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而產生發展,并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物質基礎。從理論上來說,國際貿易是利益驅動行為,貿易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追逐經濟利潤,而物流成本是影響利潤的主要因素,其不斷降低使現實的經濟環境不斷接近比較優勢理論交易費用為零的假設,從而實現國際貿易的增長。因此一般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必然衍生拓展物流需求,受規模經濟及經驗曲線效應影響,國際物流水平必然快速提高,從而進一步降低交易費用,促進國際貿易發展,可以說兩者是相輔相成、和諧一致的。
但這種定性分析并不能明確國際貿易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動本國國際物流的發展,國際貿易的增長又有多少得益于本國國際物流發展的促進,兩者之間又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
當前,我國進出口貿易與國際物流存在可靠的協整關系、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之間存在反饋性的因果關系、物流對貿易的促進作用要稍大一些的結論。
一、實證分析
變量選取及數據處理本文擬選取各期實際的進出口總值表示國際貿易發展水平,選取沿海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作為衡量國際物流的指標。
選取后者來表示我國國際物流產業發展水平主要是出于兩方面考慮:
雖然從國際貿易涉及的物流系統構成來看,國際物流服務包括運輸、倉儲、商品檢驗、報關、商品包裝、裝卸搬運和信息等服務內容,但是國際貨物的運輸子系統和倉儲子系統是國際物流的兩大支柱,國際物流通過商品的儲存和運輸實現其自身的時空利益,滿足國際貿易的需要。
目前,我國國際物流產業的統計體系不完善,全面物流數據無法獲得,只有舍棄。并且本文認為,外貿貨物吞吐量不僅能反映國際物流業中運輸領域的發展水平,同時也能反映倉儲、配送等業務領域的經濟成果,因為外貿貨物吞吐量的增長是整個國際物流產業中各個系統綜合發展的結果。
二、基本結論及分析思考
(一)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對我國國際物流產業的拉動效應非常微弱。從國際物流的角度看,通過國際物流(HYL)的脈沖響應分析可知,進出口貿易(In JCK)的沖擊對國際物流的影響非常微弱,長期來看呈現出微弱的正響應,短期來看波動較大,甚至表現為微弱的負響應。對國際物流進行預測均方差分解可知,進出口貿易(InJCK)對國際物流預測方差的貢獻一直處于0.3%以下,非常不顯著。這說明,當前我國進出口貿易對我國物流產業的拉動效應非常微弱。
以上結論表明,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的進出口貿易并沒有有效提升我國的物流產業水平,物流產業沒有充分分享國際貿易大幅增長所帶來的增值收益。
(二)加快國際物流產業發展,可以有效促進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從進出口貿易的角度看,通過脈沖響應分析可知,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國際物流(HYL)對進出口貿易都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且中長期的影響更為顯著,長期穩定在約0.025,顯著大于進出口貿易(JCK)自身沖擊響應的影響水平。進出口貿易(JCK)的預測均方誤差分解表明,其波動主要受國際物流沖擊的影響,貢獻比例從28.5729%開始保持快速增長趨勢,一直達到80.0947%。這說明,國際物流可以有效地促進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加快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是我國國際貿易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
就國際貿易而言,以上實證結果表明國際物流對國際貿易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從理論上來說,國際物流通過直接與間接兩個方面的機制促進國際貿易發展。國際貿易空間上的距離會造成交易上的困難,經濟主體為了組織異地交易,必須在尋找伙伴、產品定價及檢驗等環節上花費運輸費用和通信費用,而現代物流的發展過程正是國際貿易交易費用和運輸成本不斷降低的過程,二者不斷降低直接促進了國際貿易發展。
國際物流也可以通過間接作用機制來促進國際貿易。規模經濟和生產國際化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要條件,規模經濟是以產業分工、資產專用性及開發市場為前提的,當市場受到物流產業水平限制而容量狹小時,產業分工就無法深入,規模經濟就難以實現。現代物流的發展使交易費用和運輸成本不斷降低,市場容量得到不斷擴大,進而帶來規模經濟和生產國際化,有利于促進國際貿易發展。
就國際物流而言,以上實證結果表明,我國有相當大一部分進出口貿易形成的物流服務被國外物流企業分享,從而表現為我國進出口貿易對國際物流發展的拉動效應的不顯著。當今世界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正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服務業發展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相對于當前我國國際貨物貿易的大幅順差,物流服務貿易則長期處于逆差狀態。
國際物流是國內物流的跨國延伸和擴展,是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物流,它伴隨著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而產生發展,并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物質基礎。從理論上來說,國際貿易是利益驅動行為,貿易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追逐經濟利潤,而物流成本是影響利潤的主要因素,不斷降低使現實的經濟環境不斷接近比較優勢理論交易費用為零的假設,從而實現國際貿易的增長。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必然衍生拓展物流需求,受規模經濟及經驗曲線效應影響,國際物流水平必然快速提高,從而進一步降低交易費用,促進國際貿易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永生,張麗芳.國際物流成本對國際貿易的影響[J].特區經濟,2006(05)
[2]李雪.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關系淺析[J].商場現代化,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