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松林 趙曉琨 高開昕 丁雪如 趙今彬 常璐
摘要:本文以遼寧省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協同發展為研究對象,在對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測算了兩大產業協同度,指出近十年遼寧省兩產業的協同度值處于較為穩定、低級協同狀態,兩產業處于分工發展階段;2015年兩產業的協同度值均在0.90以上,兩產業處于較好的協同狀態,并具有具較好的協同發展趨勢。
關鍵詞: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協同發展;遼寧省
在國家為實施強國戰略而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重要規劃中,未來制造業的將更加高端化,裝備制造業成為企業發展核心。高技術為裝備制造業來提供新的技術、新的材料、新的部件,進而推動裝備制造業發生根本性的技術改善,并且裝備制造業的需求可以轉化為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動力和方向。裝備制造業在為高技術產業提供其需求的設備和材料的同時,也為高技術產業提供了開闊的應用空間。研究兩個產業的協調,在一定程度上調節遼寧省的產業結構,進而促進遼寧省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遼寧省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
(一)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規模
一個省份的發展水平能夠通過其發展規模得到一定的反映,遼寧省由2006年的9304.5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28669億元。但自2010年起GDP增長速度放緩,2015年GDP增長接近于零;2006-2013年裝備制造業總產值處于持續增加的狀態,在總GDP中的份額很高,但近三年其增長速度呈下降趨勢。且呈現負增長情況,2015年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增長率為-31.46%,占全省總GDP的比例僅為38.02%。從這10年的數據來看,全省GDP和裝備制造業的總產值之間具有相同的發展趨勢。表現在自2010年起裝備制造業增長出現的滑坡趨勢與遼寧省GDP2010年起開始的下降趨勢基本相同,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與我國進入轉型升級階段,遼寧省需求與生產矛盾突出,工業領域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工業領域呈通縮跡象的背景下,造成近幾年遼寧省裝備制造業發展下行的態勢,也是造成遼寧省經濟出現疲軟態勢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裝備制造業科技研發水平
對于裝備制造業來說,技術研發的投入能夠用來改進生產工藝流程,并能用來簡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質量。因此,研究與開發內部投入資金來可以用來表現裝備制造業技術進步水平。2006-2013年遼寧省裝備制造業R&D;投入總體上表現為增長的狀態,從2006年的82.9億元上升到2013年的293.6億元,這種趨勢并不處于穩定的狀態。顯著增長的是2009年,增速為62.48%;2014-2015年R&D;投入在裝備制造業出現負增長態勢,2015年增長率為-20.66%。在和其他省份的對比中可以發現遼寧省科技研發投入處于較低的水平。
(三)裝備制造業人員就業情況
就業人數能夠在一方面反映裝備制造業在遼寧省所占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反映遼寧省的產業結構。近十年其產業的就業人員總體上呈增長狀態,從2006年到2015年,由55.4萬到的63.98萬人,2013-2015年就業人員增長有減緩的趨勢,且2015年增長率為-8.07%,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總體上呈現減少趨勢,而2007年其比例顯著增高,2008年又出現顯著下降的趨勢。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遼寧省經濟出現滑坡,部分裝備制造業企業裁員甚至倒閉。遼寧本身緊縮性經濟政策,行業和企業盈虧面趨大,去產能與去庫存不斷持續,導致2011-2015年其裝備制造業的就業人數和所占比例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
(四)裝備制造業生產水平
遼寧省裝備制造業總產值由2006年的4217.63億元上升到2013的16458.36億元,而其總產值在2015年的減少到10899.45億元,近十年,其總產值增長率總體上呈下降趨勢,2015年增長率為-31.46%;在利潤總額上,從2006年到2013年其從127.77億元增到1001.99億元,2014-2015年其數值明顯在減少。利潤增長率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2015年利潤增長率為-43%,經濟增速均有所下降,產能過剩與需求不足矛盾凸顯,是產生這一現象的重要因素,因此,遼寧省加速經濟轉型尤為重要。
(五)裝備制造業投入水平
遼寧省2006-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總體呈上升態勢,但在2015年出現滑坡,由2014年的3896.25億元減少到2015年的2878.1億元,而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率在2011年與2015年呈現負增長,2015年遼寧省GDP經濟增長排在全國的倒數第六位。
二、高技術產業發展現狀
(一)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規模
遼寧省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在2006-2013年遼寧省高技術產業中處于抑制增長的狀態,從721.28億元增長到2362.39億元,但2014-2015年開始有所降低,其增長率呈現負增長,且2015年增長率為-22.88%。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總體上呈下降趨勢,全國經濟增速均有所下降的時候,產能過剩與需求不足矛盾凸顯導致2015年出現其增長率呈現負增長現象。
(二)高技術產業科技研發水平
遼寧省高技術產業新產品開發近十年經費支出呈波動式增長,尤其是2009年與2011年增長率分別為196.39%與130.01%,近兩年的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呈負增長趨勢,一方面是遼寧省經濟發展的不景氣,另一方面,經濟轉型的陣痛是重要因素,而為高技術產業繼續穩定發展,在這方面的投入的增加是必需的。
(三)高技術產業人員就業情況
《2007-2016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年鑒》顯示,2006-2010年其人一直在增加,人數從169334萬增長到218709萬,2011-2015年遼寧省高技術人員人數則呈波動式減少,且在2015年就業人數為194983萬,而其占總比例總體上呈下降趨勢。
(四)高技術產業生產水平
《2007-2016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年鑒》顯示,2006-2013年遼寧省其收入表現出一直上升的狀態,從2006年的721.29增長至2013年的2362.39億元,而2014-2015年其收入呈現負增長,2015年其收入為1813.75億元,增長率為-22.88%;2006-2014年利潤總額逐年增加,由24.71億元增長到196.13億元,但2015年利潤總額為155.22億元,增長率為-20.86%。2015年總體經濟形勢發展滯緩,遼寧省產業轉型的第一年,產能過剩是出現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總額出現減少、負增長的重要因素。
(五)高技術產業投入水平
《2007-2016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年鑒》2006-2013年遼寧省高技術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總體呈增長趨勢,但2011年其數值為350.63億元,增長率為-20.36%;產業轉型與經濟發展的不景氣,2014-2015年其總額減少,增長率呈負值。
三、裝備制造業與高技術產業協同性評價與分析
(一)數據來源及指標參量選取
選取《遼寧省統計年鑒》(2007-2016)《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07-2016)、遼寧統計信息網中關于兩產業的相關數據,同時,參考省統計局數據發布網站和一些相關文獻。 論文涉及的關于相關指標的數據一部分直接獲取的,一部分通過整理計算得出的。
(二)協同性評價與分析
采用熵權法和綜合評價法測算兩大產業協同度如圖3-1所示。
圖1顯示,在協同度方面,近十年遼寧省兩產業的協同度值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其數值接在0.50以下,這說明兩產業之間處于低級協同狀態。此時兩產業處于分工發展階段;2015年遼寧省進行產業轉型的第一年,初期經濟復蘇緩慢,轉型受阻,但兩產業的協調度值均在0.90以上,說明兩產業未來的協同趨勢具較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婷.遼寧省裝備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水平的實證研究[D].遼寧大學,2016.
[2]吳瓊,趙苛苛,羅智霞.遼寧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經濟影響的定量分析[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6(02):15-16.
[3]李丹,王欣.遼寧省高技術產業創新能力研究[J].管理研究,2016(07):83-88.
[4]楊娜.遼寧省生產性服務業與高技術產業互動發展研究[D].沈陽大學,2016.
[5]路世昌.遼寧高技術產業協同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5(03):2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