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先生,您還欠我一套書

2018-05-14 01:33:48薛保勤
美文 2018年5期
關鍵詞:詩意文化

薛保勤

大山里的高貴

隆冬的陜北,汽車在大山的夾縫中蜿蜒北上。

車拐進延川通往清澗袁家溝的一條峽谷,兩邊是一片片依山而建的原生態窯洞群落,滄桑、凝重、拙樸、端莊,宛若一幅幅黃土風情畫,隨著車的行進流動著、綿延著……

突然,路對面掛滿紅辣椒的一排窯洞映入我的眼簾,一幅絕美的懷舊風情照!停車,拿起相機,下坡,穿過一條結了冰的小河,走進這座沒有圍墻的院落。院子已很是滄桑了,老舊的窯洞、剝蝕的窯面、殘破的門窗、碾子、磨子、筐子、石桌、石凳、驢圈、柴草……還有鮮艷的辣椒。我對著院子專心致志地尋覓著、拍攝著。

這時,一孔窯洞的門簾被掀開,一位老人走了出來。我有些不好意思:不速之客,不請自來,未經允許,隨意拍照……我在糾結,給老人怎么解釋呢?不想,慈眉善目的老人家先搭話了:“照吧,照吧,看上哪兒照哪兒,嗨,我這兒有啥好照的!”濃重的口音,古道熱腸。

我心里一熱,細細地打量著老人:一米五五的樣子,黑紅的臉膛,刀刻的皺紋,黑白相間的胡須,頭戴土灰色絨線帽,身著表皮已剝蝕了的皮夾克,夾克的拉鏈已壞了,一條帶子系在腰上,足蹬沾滿泥濘的黃解放鞋。老人背微駝,尚顯硬朗。他追隨著我們,我的鏡頭拍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嘴里還絮絮叨叨地說著那些我不太懂的方言,我知道他說的是好話。“拍拍您可以嗎,老人家?”“我有啥拍的?想拍就拍吧!”老人嚴肅了,認真地對著鏡頭。

我讓他表情輕松些:“笑一笑,笑一笑。”他笑了,而且帶著笑聲。“再笑一笑。”他又笑了,依然是帶著笑聲的笑。我想,有了笑容就可以了,沒想到還有額外的笑聲,真難為老人。

他隨著我們的“調動”,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只要讓他笑,那串樂此不疲的笑聲又在院子里響起來。我讓他看拍好的照片,伸出拇指說:“帥!”老人有些茫然,他好像不懂,我又說:“漂亮!”他不好意思了:“老漢家了,還好看呢?”接著指著相機的顯示屏,說:“你照得好,能不能把機器上的那張像取下來給我?”我說:“拿不下來,以后給你。”老人有點失望:“那以后你要給呢!”看院子里拍得差不多了,老人說:“我還有驢呢,你要照的話我給你拉來。”拍了驢,他又說:“我還有羊呢!”

折騰了半個小時,我們要走了,我過意不去,給了他幾十塊錢,老人死活不要:“這咋能要錢呢?你們是貴客,請都請不來呢,不能要!”很堅決。推讓了半天,終于把錢塞到了他的手上,他攆著我邊走邊說“怎么能要錢呢?!”自言自語地看著錢:“這要買多少個白面饃饃呢?”我們走了,下了坡,過了河,上了車,他依然站在那里,一手握著錢,一手招著手,遠遠地看著我們,拖著沙啞的長音:“再來噢!”

我是大山里走出來的兒子,我曾奮斗著、努力著千方百計走出大山,常常為了走出封閉、脫離落后、走出貧困而自慰,為今天所享有的優裕而自足,每每走進大山,常常自覺不自覺地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看著山和山里的人們。采訪變成了采風,采風變成了欣賞,變成了玩味,甚至變成了懷舊式獵奇,忘卻了曾經的根,忘卻了大山的兒子應有的擔當和責任。我們不曾想過,自己在追求知識、追求文明、追求文化、追求發達的跋涉中,不知不覺地丟掉了大山曾經賦予我們的善良、質樸、忠厚、真誠、堅韌、達觀……我突然發現在這大山的皺紋里,這種質樸,這種忠誠,這種坦誠,這種面對苦難的達觀依然閃爍著奪目的光芒。它綻放在貧困的土壤里,它盛開在滄桑的窯洞旁,這不正是我們今天仍然需要的?

寫到這里,我的眼前又浮現出老人忠厚的笑容,這笑容是如此的絢爛;我的耳畔又響起了老人沙啞的笑聲,這笑聲是如此悅耳。

哦,這個年齡七十九歲、身體尚顯硬朗的老人。他家的門前,掛著精準貧困戶的標志,還有那一串串艷麗的紅辣椒。刀刻的皺紋也會綻放苦澀的芬芳。靈魂的高貴與地位的尊卑是沒有必然聯系的,這個讓人心儀的高貴的老漢。

先生,您還欠我一套書

忠實先生離開我們已經一年了,每每想起他,總有一種難言的深深的記掛。他的睿智,他的真實,他的倔強,他的坦誠,他的低調,他的淡定,他的平和,他的平實,他的平易近人,構成了思念的漣漪。先生是一座山,他巍峨,他傲岸;先生是一本書,他深邃,他豐滿;先生是兄長,他可親,他可敬,他可愛。

我和先生過從不密,我們的相見常常是在各種研討會、座談會、首發式、公益活動的場所以及文化人相聚的場合,相見每每這樣開頭,他笑著握著我的手:“我們又見了,好吧?”我說:“好!你也好吧?”先生會說:“我也好!咱們都好!好,就好!”接著是彼此爽朗真誠的笑聲。我們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卻有著君子的情誼,平靜的水面往往也會有別樣的浪花。

記得2015年11月底,人民文學出版社聽說先生病重,非常重視,派周絢隆副總編帶著《白鹿原》80年代、90年代、2000年代的三代責任編輯專程來西安看望先生。他們還帶來即將出版的《陳忠實文集》的樣書,請先生過目,打算請先生吃頓飯聊表慰問之情。先生已經安排再次住院化療,但聽說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同志們來了,推遲住院時間,執意要請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同志們吃頓飯。餐前,我問他的病情,他說:“還平穩,按大夫的要求治療。聽大夫的,還好,還好。”我說:“今天的飯你別買單了,大家都想買單,你參加就好。”先生不允:“必須我請,人民文學出版社是有恩于我的,這次人家又為我遠道而來,我必須請人家!”他拉著我的手說:“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在出我的文集,他們要送我60套,等書出來了,我一定送你一套。”我知道他是忍受著病痛來赴宴的。坐在餐桌前的他,平靜、淡定,不失熱情,不忘和這些老朋友問候、寒暄、交流。我說:“老爺子,聽說我們今天要和你吃飯,連酒店的老板都從外地趕回來看你呢!”大家笑了,老爺子也笑了。他知道我在逗他:“再不要哄老漢了。”大家笑了,他也笑了。那是一頓難忘的晚餐,能夠感到他平靜背后的痛,口腔潰瘍已影響了正常進餐和說話。他話不多,卻得體、周到,淡定的表情背后是古道熱腸的暖。我知道,在這背后,是一種對友情、對友誼的珍重和尊重。我知道他請人,是不喜歡別人買單的,也聽說過別人買了他的單他發脾氣的故事。那天的單是我買的,我之所以買單,是因為我也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作者,我想請老爺子,也想請出版社的同志。先生張羅結賬時,發現單讓我買了,對我說:“今天是我請客,保勤,你咋能這樣弄呢?你咋能買單呢?你讓我咋辦呀?這個保勤!”言語中我能感覺到他的真誠與不甘,也感到了他對我們君子之交的委婉的謝意。老爺子是個重情義的人,我剝奪了他表達感情的機會。我說:“我和你要了好多副字呢,你從不要錢,就當我買了你的字。”晚餐結束時,外邊下了小雨,我們打傘送他上車。上車前,他不忘一一握手,手很有力。車走了,沒想到這卻是我和老爺子最后一次見面,我曾多次聯系去醫院看他,他總是捎話說:“謝謝,現在不方便看,以后再看。”誰能想到以后呢?我在等先生送我那套書呢。書沒見到,誰能想到,人已經走了。先生,您還欠我一套書。

十年前,我的長篇詩歌《青春的備忘》要出版,我惴惴不安地請他作序,他欣然應允,對我說:“我寫,但我對詩歌沒有研究,我怕寫不好呢。”三個月后,他把序轉到我手上,3600多字,揮揮灑灑一氣呵成。他不僅認真審讀了這本書,而且從卷面修改的一筆一畫的痕跡中,能感受到他的認真,他的字斟句酌與良苦用心。

省上一位領導要出一本書,想請先生寫序,不好開口,找到了我,希望我給先生講講,我攬了傳話的這件差事。先生說:“人家是大領導,我寫,合適不合適?”我說:“人家是領導,更是您的粉絲,他的兒子和孫女也是您的粉絲。”先生在電話那頭想了想,說:“那我就寫吧!”過了一段時間,領導問我忠實先生的序。我給先生打電話,先生說:“書稿我看了,文字很好,不是附庸風雅的文章。領導的序,要寫好呢,我不知道從哪兒下筆。”我說:“人家就是想要您的序。”電話那頭的他笑了:“老老漢把小老漢給箍住了,這個任務我必須完成。”(注:“老老漢”指年長于陳忠實的書的作者,“小老漢”指陳忠實本人)。書出版了,“老老漢”為了表達對“小老漢”的謝意,設家宴請“小老漢”。那天“老老漢”一家早早地等待著“小老漢”的到來。“小老漢”來了,“老老漢”迎上,兩位老人的手久久地握著。“老老漢”反復表達著:“忠實,謝謝你!謝謝忠實!”“小老漢”刀刻的皺紋彌漫著笑:“你是我們的老領導,不謝,不謝!你的書寫得好,凝結著你一輩子的心血。應該,應該!”“老老漢”在美國留學的孫女聽說爺爺要請先生吃飯,專程從美國飛回西安,還買了《白鹿原》的書,請先生簽字。家宴結束了,“老老漢”一大家子簇擁著和“小老漢”合影。老爺子寫序辛苦了,他也感受到了祖孫三代對他的愛戴,對文化的尊重,對文學的尊重。這印證了先生的那句老話:“文學依然神圣。”

老爺子是從苦難中走來的,他始終保持著他的樸素和節儉的本色。我不止一次地聽他說,現在的生活好的,是我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我不止一次地聽他說:“我一吃飯,常常會想起困難時期過年的豆腐、粉條陷的白面包子,一想起來都能聞到那個味兒,那個香啊。可惜,這種包子當時也只能過年吃到。”由此,可窺見其不忘曾經的情懷。

一度時間,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把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等同于物質產品生產的傾向,層層規劃批量生產文化精品。有一次,我針對這種現象問先生:“精神文化產品和物質文化產品的生產規律一樣么?”先生堅決地搖搖頭:“文化精品的生產不是規劃出來的,它的生產有其特有的規律。我們不能把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產業化甚至庸俗化。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應該有追求、有目標、有理想,但不能強求,還是遵循它特有的規律好。什么是精品?精品不是你說了算,我說了算,也不是規劃者說了算。精品必須有兩個要素,一是根植于生活的廣大讀者的認同。二是要經過一定時間的檢驗。”我問他:“你還能再寫一本《白鹿原》不?”他肯定地說:“再也不可能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我的寫作不會停止,誰讓咱是文化人呢!”

2016年5月4日是先生遺體告別儀式的前一天,我給老爺子寫了一首詩叫《您走的時候……》(見《西安晚報》2016年5月5日),我就用這首詩作為本文的結尾。

您走的時候……

白鹿走的時候留下了一片原

您走的時候留下了一座山

您在的時候我們讀書

讀您的滄桑讀您的厚重

讀一個民族的苦難

揮揮灑灑溢光流斕

您走的時候我們讀人

讀您的剛正讀您的坦誠

讀一座山的偉岸

星星點點風光無限

為了文學的神圣

幾十年夜靜更深燈火闌珊

當巨大的榮耀來臨

卻恥于陶醉迷人的光環

面對光榮昭示平凡

用平凡維護大師的尊嚴

寫書書文學的豐碑

做人做好人的典范

您是同仁心中可親的老陳

您是讀者心中可敬的老漢

不慕浮華不用淺薄消費光榮

清醒恬淡迎接世俗的考驗

溝壑縱橫的臉

洋溢著曾經滄海仍為水的質樸

一板一眼

踐行著忠與實對世事的冷眼旁觀

白鹿走了我們看原

覽大師風采看百姓風范

忠實走了我們觀山

領略山之巍峨丈量山之傲岸

詩說中國說

《詩說中國》是說詩,更是用詩來說中國。

詩是文學皇冠上最璀璨的珍寶。她既是審美意識的語言呈現,也是作家心靈的文學投射,還是人們日常生活的詩意再現。詩是心靈的樂章,是思想的光芒,是人類靈性與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文明進程別樣的記載。人們通過詩歌抒情言志,狀物寄情,歌之舞之,足之蹈之,興觀群怨。從而留下一個民族的吟唱和情感的純粹表達,也留下了詩與人、詩與世、詩與史、詩歌與審美、詩歌與文明、詩歌與人性的無數關乎人類生存、生活、生命等終極目標的命題。

什么是詩?

詩言志,歌詠言。(《尚書·堯典》)

詩者,吟詠情性也。(嚴羽《滄浪詩話》)

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白居易《與元九書》)

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漢書·藝文志》)

詩是憑著熱情活活地傳達給人心的真理,是強烈感情的富于想象力的表達方式。(華茲華斯)

自古以來,關于詩的評說,異彩紛呈,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歷代名家不謀而合:詩是人類文明進程忠實而又審美化的記錄。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源遠流長、浩如煙海,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別具風采、獨具魅力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歲月悠悠,滄海桑田,“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詩香依舊,詩韻依舊,詩心依舊,詩情依舊……幾千年的歷史變遷,詩歌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其張揚生命的璀璨光芒,并沒有因為歲月的過往而失去滋潤靈魂的審美情愫,并沒有因為歷史的煙云而暗淡其透視曾經的認知價值,并沒有因時代的變遷而失去其審視社會的銳利。詩歌對過往的詩意的描述,對未來的詩意的展望,對美好的詩意的神往,對人生的詩意的理解,對生活的詩意的觀照,對苦難的詩意的感悟,對家國的詩意的憂思……這不僅成為歷史長河中豐富的文化資源、豐滿的文學資源、豐沛的審美資源,更以其對歷史的獨特認知、對生命的吟詠禮贊、對人生的感悟反思、對社會的反省批判,滋潤靈魂,啟迪后來者。所有這些成為我們認知歷史、研究歷史、審視歷史、提煉歷史、觀照現實、感悟文化、傳承文化、創新文化的重要資源。正是基于此,就有了我們對《詩說中國》這套叢書的策劃。我們編撰這套叢書沒有停留在對一般詩歌作品的選編、鑒賞上,而是以詩說的形式,通過詩歌去認知歷史、認知文化、認知人生,從而呈現出中國文化的另一種樣貌。故而,《詩說中國》不僅僅是詩的解讀、詩的欣賞、詩的體悟,我們的企圖是讓讀者隨著我們的筆觸透過詩歌感悟中華大地詩意化的歷史、詩意化的人生,感知歷久彌新的中華文化精神。

其一,《詩說中國》試圖通過詩歌透視社會變遷中的社會圖景,穿越時空,感知歷史,認知歷史。

《詩說中國》以“詩的眼睛”去探尋,以“詩的視角”去發現。詩是歷史洪流中的一個鏡像。通過詩歌這面鏡子去發現歷史,大江東去,潮起潮落,小橋流水,杏花春雨。讓詩歌帶領讀者循著歷史的足跡,進行詩意的歷史穿越。在詩的維度、詩的空間中,穿越古代中國,與古人對話,與歷史交流。從政治風云、金戈鐵馬、亭臺樓閣、歌舞升平、水墨丹青、耕讀傳家、佳肴美饌、人性至情,禪思哲理,一路走來,聆聽曾經的低吟淺唱,感受曾經的云起云涌,思考歷史的起承轉合。品《國風》之情深意婉,恍若看到漫步于田間的古人身影,傾聽余韻之聲;感樂府之真摯深切,體昧漢代樸質厚重的民風民情;賞唐詩之氣象萬千,體驗大唐盛世激昂奮進的脈動勃發;悟宋詩之理思縝密,領略宋代文化的義理深邃;嘆明清詩風之多元,展現出琳瑯滿目的世情百態。

歷史已經遠去,但詩歌的詩意的描述、詩意的感懷、詩意的頓悟離我們并不遠。文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講,詩歌可以幫助我們認知“高于”生活前的原生態。無疑,詩歌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尋找歷史的文本,回望生活、展示生活、研究生活。遙想歷史,古老而神秘,走入詩境,就能在“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體悟相通的情感,與古人相遇。而有會心之妙。

其二,《詩說中國》試圖通過詩歌捕捉文化的點點滴滴,洞悉詩意的文化源流,引領讀者品讀文化、享受文化。

《詩說中國》從來就有廟堂牽系的政治關懷,也不乏恬淡雅致的鄉間野趣,有著鮮明的文化多元特征。《詩說中國》試圖帶著讀者徜徉、浸潤于博大精深的詩海之中;以大文化的宏闊視角走入詩界,觀照詩歌所呈現的豐富而多彩的文化、五彩斑斕的人生、多姿多彩的體悟,進而感受豐富而多元的世界。詩的文本是開放的,也是別有用心的:或落腳于古代至情,體驗古人的閨情婚戀、相思離別、悼亡哀怨;或著眼于禮儀,闡發詩中的宗廟祭祀、婚喪嫁娶、長幼尊卑等政治與生活禮儀;或聚焦于耕讀,感受詩中的漁樵耕作、讀書之樂;或感覺于飲食,展示詩中的甘醇玉饌,品嘗舌尖上的中國味道;或游歷于山水,體驗詩中的林泉高致、山水情懷;或徜徉于筆墨丹青,在詩的水墨意蘊中感受審美的情致。鏡頭也關照懷古、行旅、民俗、禪思、樂舞等等,進而提煉生活之美、文藝之趣、哲理之思。

西方哲學家海德格爾《詩人何為?》一文中討論荷爾德林的詩歌時指出:“在如此這般的世界時代里,真正的詩人的本質還在于,詩人總體和詩人之天職出于時代的貧困而首先成為詩人的詩意追問。”揭示了詩人所擔當的文化使命及詩性精神。此種情懷可謂中西相貫,古今相通。《詩說中國》希冀以詩性思維去觀照文化中國,進而豐滿我們的文化自信。

其三,《詩說中國》試圖通過詩歌去感知生命,滋潤靈魂,在詩的引領下體味詩意化的人生。

我們力求帶著情感與溫度去閱讀詩歌、品味詩意人生,以靈動優雅的散文語言詩意人生,帶領讀者感悟詩歌的多重表達與審美意蘊,去發現一個個生命的真實。《詩大亭》有言:“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文心雕龍·物色》亦云:“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詩為心聲,詩人的時代境遇、個人的心志情懷,形成其對宇宙、自然、人生不同的體悟。每一首詩都寄托著人的生命體驗,或氣韻淡遠,或游心物化,或天機妙悟,或興象玲瓏,詩的風骨、聲律、心象、基調等不同的風格也透射出詩人不同的生命精神與文化心境。我希望能幫助我的讀者觸摸到古代詩人的體溫,感受到古人博大的胸懷、飛逸的才華、超邁的精神、熠動的情感,感悟詩中激蕩的浩然正氣。

詩史也是心史,詩中有人的欲望,有人的追求,有人的思想,有人的觀念,詩中也有不同時代、不同社會階層的生命體驗精神世界。在詩中體味古人一腔詩心中的一詠而嘆幽微心曲,感受其悠然看山的湛然本性。生命的本體經驗感悟升華,如悠遠的飛揚,蕩滌世俗的塵埃,潤澤心靈。我們不必刻意尋求所謂的“心靈雞湯”,從古典詩歌中即可尋求到心靈的慰藉,體悟生命的多彩。當我們品味蘇軾詩中的賦性閑遠、通脫曠逸之時,心靈的困頓與精神的無依皆可在詩中得以釋然。詩是“火樹銀花”的繁華之所,是“紅袖添香”的溫柔之鄉,詩是無數讀者的精神家園。

《詩說中國》不是說詩,而是用詩來說中國。

以詩來說中國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浩如煙海的詩中選什么詩,怎么選,怎么說,說到什么程度,都需要謀劃者的良苦用心和解析者的殫精竭慮。《詩說中國》試圖用歷史長河中經典詩歌折射的“點”來連接成“線”,用“線”勾勒出“面”,使“點”具有經典性,“線”具有延續性,“面”具有代表性,通過“點”“線”“面”的有機結合,從而再現曾經的中國。

為了體現“點”“線”“面”的經典性、傳承性及代表性,我們初步選擇了《詩說中國·寄情人生》《詩說中國·明月松間》《詩說中國·耕讀傳家》《詩說中國·人間有味》《詩說中國·行吟天下》《詩說中國·詩語年節》《詩說中國·筆墨丹青》《詩說中國·家國情懷》《詩說中國·鐵馬冰河》《詩說中國·樂舞翩躚》等10卷,編撰成第一輯,建構起《詩說中國》的多元化框架。每卷圖書撰有前言,介紹該卷的寫作宗旨及文化流變,給讀者繪制出一幅古代社會的詩學地圖,讓讀者隨著我們的筆觸穿越。為了便于讀者閱讀,叢書以散文式的筆法,詩、書、畫結合的形式來呈現。

從2013年初,我和李浩先生就開始謀劃編寫事宜,從集體構思到草創動筆,直至今天這套書籍行將付梓,歷時四載,四年始磨一劍,不算長,也不算短,不由令人感喟不已卻又欣喜由衷。編寫的緣起,更多是出于人文學者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自覺,我們想嘗試采用一種新的文學觀照視角去感知詩歌中的中國,打開一幅幅歷史的、文化的、人生的詩語長卷,廣邀海內外宿學俊彥一起完成這個任重道遠的任務。

感謝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策劃與支持,他們以敏銳的眼光捕捉文化的需求,體現出深厚的文化擔當;感謝各卷編撰者對古典詩歌與中國的深切感悟及辛勤撰寫,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促成了《詩說中國》的編撰出版。希望讀者能于茫茫書海中,搭乘此葉扁舟以認知中國、領略中華魅力。

《詩說中國》是說詩,更是用詩來說中國。讓我們以充滿詩意的目光來觀照曾經的中國,觀照這創造過輝煌的古老文明,觀照這而今依然充滿詩情畫意、春意勃發的中國!

注:《詩說中國說》為“詩說中國”系列叢書(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1,1)的序言。

猜你喜歡
詩意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詩意地棲居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3:14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誰遠誰近?
被耽擱的詩意
中國三峽(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6
春日詩意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1
詩意棲居的回眸
絲綢之路(2004年8期)2004-04-29 00:00:00
早春的詩意
流行色(2004年2期)2004-04-29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色成人综合|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亚洲最大综合网|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免费观看AV| 亚洲手机在线|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一区| 欧美天堂在线|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69精品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av在线无码浏览|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色久综合在线| 成人一区在线| 亚洲一级色|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a级免费|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www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视频国产精品| 九色综合视频网|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电影| 色首页AV在线| 99精品在线看|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香蕉精品在线| 久久福利片| 亚洲成人在线网|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小视频| 欧美另类第一页|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99re经典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中文成人在线| 高清免费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亚洲无线视频| 欧美激情综合|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3344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天堂伊人|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