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姿
摘 要:博物館是儲存和展出文物的地方,博物館中保存的都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物和資料。博物館的職責就是將這些珍貴的文物進行妥善的保存,再在適當的時候展示在人們面前。所以說,博物館內部的管理工作對文物的收藏好壞有著直接重要的聯系。在整個博物館的日常工作中,為了能確保其工作順利有效地展開,就必須對博物館內部的管理措施實行嚴格化要求。
關鍵詞:文物藏品;博物館;文物管理
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歷史文物,博物館的職能就是為這些珍貴的文物提供一個妥善安置的平臺。各國的發展是不同的,所擁有的文化底蘊傳承也不盡相同。對于我國來說,博物館中珍藏的那些文物,就成了證明我國歷史悠久的一個重要憑證,博物館可以說是起到了承載歷史文化傳播的重大作用。博物館的大致工作就是對文物進行有效處理、安置,必須要加強對博物館內部的管理工作。
1 藏品管理工作的重心
目前我國大部分博物館對各類文物的管理方式比較單一,往往就是展出的時候拿出來,展出完畢了重新放回庫房。文物只是處于展示和收藏兩個固定的位置,不會再參與其他較大型的活動。管理員的主要職責就是記錄好這些文物的相關出入記錄和檔案。可是時至今日,一些潛在因素在發生著變化。隨著我國文化立國目標的達成,博物館與博物館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得相當頻繁,使得館中大量文物不斷地出倉轉移。這其中就包含了巨大的人為因素,難免會對文物本身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博物館內部實行一套有效的管理措施是相當有必要的。在博物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嚴格要求工作人員按照制度嚴于律己,通過完善的相關條例制度能夠對文物的儲存、收納、展覽、放置等一系列過程有一個清晰脈絡化的了解[1]。
2 建立健全相關管理條例
博物館中的一些文物大多數時候都被閑置在巨大的庫房中,作為文物儲藏室的庫房自然是整個館內最重要的地方。除了要派專人嚴格看守庫房之外,還需要對其安全性問題做出有效規劃,如一些防火防盜措施必須要做到井然有序、有備無患。要在一整套的管理體系中將相關人員的看管工作真正落實到位。要在庫房安裝可監控電子設備,并且派專人進行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嚴密勘察,爭取做到萬無一失。還要對專門看管的人員事先進行嚴密排查,采用輪流制看護方案,并且都有各自明確的工作內容,以免出現類似監守自盜的情況發生。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除了安裝監控系統之外,還可以利用一些高科技產物,如借助磁卡防盜技術來對館內的珍貴文物進行有效保護,并且制定完善的庫房安全管理條例。各個部門之間要相互配合,這樣才能使整個庫房管理工作長期有效地進行下去,保證館內文物儲藏的安全性,以便更好地為人民大眾展示。
3 提高庫房周圍條件,創造良好的保護措施
為了能夠有效地對博物館中的文物進行一系列長期保存,必須加強館藏文物入庫之后的儲藏保護工作。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在上述條件的基礎上,為博物館內部的管理工作創造一個科學有效的外在保護條件。這樣才能夠對文物進行有效的安置,避免隨著時間的流逝文物受到侵蝕,這也是文物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點項目。在我國大部分的博物館中,大都是將庫房放置于建筑的最下面一層。這樣做的好處是增加了安全性,但是也有一定的不利影響,雖然館內文物的安全性大大增加,但是長此以往下去,整個庫房里面的環境就會變得相當潮濕,給博物館內部后期的一系列管理工作造成不小的影響。所以說,除了要在對文物的安全性方面下功夫外,儲存文物的環境因素也不容小視,要學會因地制宜。在對博物館內部的防潮處理上,有硬性的要求。根據儲存文物的特性選擇不同的儲存環境,這樣才會更有利于文物的儲藏工作的開展。在儲藏文物過程中,要嚴密地監控儲藏室中的溫度,不能出現絲毫的偏差松懈。由于一些文物在地下埋藏的時間較長,長時間與空氣等特殊環境因素接觸,會出現一系列空氣氧化特殊反應。相關工作人員對于文物的儲藏管理不能出現任何的懈怠,除了要進行妥善儲藏之外,還需要進行定期查看,以防止文物出現蟲蝕、脫落等現象,從各個層次加強對文物的儲存保護工作[2]。
4 對于文物安全保護問題的探究
隨著我國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化和人均大眾消費水準的不斷提高,以及對民族自豪感、歸屬感、人為文化因素領域好奇心的增長,從現階段來說,我國90%以上的博物館是長時間處于對外開放的狀態,每天進出博物館參觀的游客數量也在逐年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雖然這樣有利于弘揚我國歷史文化和培養民族歸屬感,但是從現階段來說,其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少,甚至不乏影響嚴重的。觀眾在參觀的同時攜帶著風險,給博物館日常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小麻煩。在博物館免費開放的這些年中,我們可以從電視新聞上發現,經常有些不法分子將主意打到了博物館內部收藏的文物身上,博物館中發生失竊現象也不在少數。例如,2011年故宮博物館在進行一系列珍貴藏品的展出過程中,發生了重大的文物失竊案件,其中有七件歷史珍貴文物丟失,這給國家的文化傳承造成了巨大損失,同時也將博物館展出文物時潛在的一些危險因素暴露無疑。除了一些盜竊案件,其他文物損壞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如自然災害的發生、游客造成的損壞、火災等安全事故的發生,這些都造成博物館文物損壞的罪魁禍首。所以,在博物館的日常工作中更應該強化其工作職能,有效降低文物損壞意外事故的發生。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將一些電子標簽貼在文物上面,通過技術手段對所展出、所保存的文物進行有效監控。一旦文物偏離監控范圍,警報器就會立即發出警報。在對館內的安全問題上,安裝必要的防火設備,降低對文物所造成的損害。對于博物館內部的管理人員,需要在上崗之前進行有效的、各方面的身份登記記錄。當佩戴工作證的相關人員在按照規定對于一些文物進行轉移時,可以解除警報裝置,以免出現誤報等尷尬現象。
5 加大工作隊伍規模并配合各種相關儀器
為了讓博物館內的管理工作能夠正確有效開展,一個專業的團隊就顯得必不可少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管理工作人員除了要具備一定的基本素質,還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國家的一些專業培訓部門也應該積極開展對應的培訓,讓相關工作人員都能夠做到持證上崗。要增強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清明廉潔。還需要配備一些便捷式的基礎裝備,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例如,梯子、滅火器等將其統一放置在安全地帶,以備不時之需[3]。
為了能夠更好地保存我國民族文化印記和活化石,弘揚民族精神,必須要重視博物館日常的管理工作,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段正麗.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的有效探討[J].西北科技大學,2016.
[2]吳來明.基于-潔凈-概念的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研究[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4(4):38-41.
[3]劉娟.博物館館藏文物動態管理系統探析[D].山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