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麗
摘 要:對于中華民族而言,文物是重要的文化財富,是我們應該重點保護的對象。同時,文物古跡也是一項旅游資源。所以,只要能夠處理好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相互關系,就可以實現共贏,促進彼此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文物古跡;保護;旅游開發
在我國,文物古跡是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偉大見證,是我國不可或缺的瑰寶,需要中華兒女的共同保護。但是現階段的新型旅游業與文物保護之間出現了一些矛盾。目前,大眾的主要消遣方式就是旅游,由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使得部分文物遭到過度開發,給國家帶來了巨大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夠推進文物的保護以及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成為文物保護者需要研究的重點課題。
1 文物古跡對旅游發展的意義
我國歷史源遠流長,擁有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宮、陜西兵馬俑等文物古跡,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也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文物古跡憑借自身獨有的魅力,吸引廣大旅游者紛紛前去一睹其風采。游客希望通過對文物古跡的瞻仰,可以對歷史有進一步的了解,能夠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中探求古代知識,陶冶情操。而這一點也成為大部分旅行社的賣點。實踐證明,這樣能夠給旅行社帶來一定的收益,如北京市接待國內外游客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主要是因為其擁有多個國內外知名的文物古跡。以文物古跡為主題的旅游開發產品,其本身也擁有良好的銷路。不難看出,以文物古跡作為主題的旅游項目,其本身對于旅游行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1]。
2 文物古跡資源與旅游業發展之間的關系
文物古跡資源與旅游業發展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文物古跡旅游對于旅游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表現在旅游開發對于文物古跡價值的表現。
2.1 文物古跡旅游豐富了旅游內容
文物古跡作為歷史的重要載體,屬于有形的文化遺產,其本身屬于物化的歷史文化。因為探古求知一直都是人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而文物古跡就可以滿足這一需求,成為主要的旅游資源,進而滿足旅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相關資料顯示,超過70%的入境旅游者都是為了探索文物古跡,尤其是文物古跡大省,如陜西兵馬俑、河南少林寺、北京故宮等。在國內,超過50%的旅客希望可以前往文物古跡所在的區域旅游。所以,針對文物古跡進行旅游方面的開發,可以滿足對旅游內容的豐富要求。
2.2 旅游開發利用可以表現出文物古跡價值
當游客接觸到文物古跡之后,就可以了解文物古跡價值。利用文物古跡旅游的發展,可以吸引更多人員前往參觀,積極參與其中的活動,了解文物古跡的歷史,最終增強彼此之間的文化交流。通過文物古跡內容的講解以及復原并陳列價值較大的作品,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提升全民素質,讓原本生硬的文物古跡煥發出活力。文物古跡也不再是文物工作者專有的欣賞品,而是社會大眾豐富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這樣不僅可以弘揚傳統文化,也可以幫助人們提升文化素質,將文物古跡應有的價值充分地體現出來。
2.3 發展旅游可以增加文物古跡保護經費
文物古跡保護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單一的資金來源相對于文物古跡保護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也無法滿足日常的文物古跡保護的要求,這樣就會影響文物古跡軟硬件的更新。很多文物古跡因為缺少經費來維修與保護,造成了難以想象的危害。旅游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對文物古跡保護維修經費的一種緩解方式。觀賞性的旅游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可以滿足對文物的保護,避免文物的損耗。既然文物古跡能夠帶來直觀的經濟效率,那么旅游景區也可以直接將收入的一部分提取出來,用來保護區域內的文物古跡。無論是對國家而言,還是對于集體而言,這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同時文物古跡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保護與搶救。
3 文物古跡保護與旅游開發共同發展的對策
在文物古跡保護與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明確專業技術人員的重要性,要懂得合理地規劃,建立相對應的規章制度,做到文物古跡開發技術與保護技術的相輔相成,這樣才能滿足文物古跡旅游開發與保護共同發展的目的。
3.1 培養文物管理部門專業技術人員
因為文物古跡旅游景區管理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需要旅游、藝術、建筑、考古等一系列的人才支持。但是就目前的文物古跡旅游景區的從業人員素質來看,整體上還跟不上景區發展以及文物保護的要求,缺少專業的人員管理與保護文物古跡,也不了解游客前往參觀的實際需求,導致管理不到位。所以,針對文物古跡的保護以及旅游發展,配備相應的人才,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才能滿足文物古跡旅游開發的實際需求,才能讓游客前往參觀的同時了解文物方面的相關知識[2]。
3.2 合理規劃,確保文物古跡保護與旅游開發和諧統一
文物管理部門和旅游管理部門之間應該相互合作,制訂出長期的規劃,確保文物古跡的保護與旅游開發能夠相互統一。在具體操作方面主要包含:第一,無論旅游開發是何種形式,都應該以保護作為前提,能夠堅持可持續的發展戰略,切忌不能因為一時的利益而對文物古跡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壞。第二,在文物古跡保護方面,游客的因素也值得思考,旅游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客流量的合理控制來降低文物古跡的接待負擔,這樣也可以確保文物古跡的可持續發展。
3.3 建立規章制度,實現文物古跡的保護和旅游開發相互促進
文物管理部門和旅游管理部門需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文物古跡旅游景點相應的規章制度,確保在文物古跡保護和旅游開發的過程中處理突發事件時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規章制度還需要明確旅游景區獲取的實際收入,并且將一部分的資金用于文物古跡日常的修繕與維護。
3.4 發揮游客力量,保護文物古跡
在文物古跡旅游景點保護中,游客是一支隊伍陣容龐大的力量,文物管理部門以及旅游管理部門應該強化游客對于文物古跡本身的保護意識。第一,通過工藝廣告、宣傳等方式,加深游客對于文物古跡的認識,能夠明確其重要性以及相應的價值,這樣才能夠讓人們自覺地保護文物古跡。第二,宣傳《文物保護法》,圍繞文物保護的重要性、文物保護相關法律責任、文明旅游等問題向游客講解《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讓游客樹立“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保護文物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都應做保護文物的守護神”的意識[3]。
3.5 文物古跡開發技術與保護技術相輔相成
開發文物古跡需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只有具備一定的開發水平之后才可以進行。文物古跡的保護技術主要包含了傳統文物保護技術和現代科學文物保護技術兩個方面。當開發技術與保護技術之間做到相輔相成之后,那么就可以確保開發的成功性,同時也可以確保保護本身的可持續性。
4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于文物古跡也有了清晰的認識,明白文物古跡的保護與旅游發展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但是兩者之間也會存在相互的影響。不過這一種影響并不是不能夠調和的,反之,只要能夠處理得當,還能夠起到積極的效果。所以,在文物古跡保護的同時,還可以對其適度地利用,這樣就可以實現文物保護與旅游發展之間的和諧發展,創立雙贏的局面。所以,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對文物古跡的保護和旅游開發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最終確定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推動兩者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洪巖.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推動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和諧共進[J].東方企業文化,2012(14):238-239.
[2]孫秀英.淺議如何協調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的關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5):205.
[3]曾銀香.試論發展旅游與文物保護的關系[J].大眾文藝,2010(09)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