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倩
1月31日,記者從山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獲悉,新修訂的《山西省旅游條例》于今年起正式實施,新《條例》明確旅游業是全省戰略性支柱產業以及全域旅游發展方向,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旅游業發展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從立法上保障旅游發展。這標志著山西省依法治旅、依法興旅進程又邁出了重要一步。2005年5月31日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山西省促進旅游產業發展條例》同時廢止。
新修訂的《山西省旅游條例》將原《山西省旅游條例》和《山西省促進旅游產業發展條例》合二為一,共設11章64條,分別為總則、旅游規劃、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旅游產業促進、特色旅游、旅游者的權利與義務、旅游經營與服務、旅游安全、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相比原《山西省旅游條例》,增加了旅游規劃、旅游產業促進、特色旅游等章節,在條款中明確了山西省旅游產業定位,強化了旅游主管部門的統籌協調和綜合監管職能,規范了旅游規劃的編制、審批,突出了政策支持和改革創新內容,增加了特色旅游和旅游發展新業態,彰顯了全民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時代特征,從法規層面對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條例》在總則中就開宗明義地提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旅游業作為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這是對旅游業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法律定位,是省委、省政府以發展旅游業為突破口、打造轉型綜改的新引擎新支柱重大決策部署的法制化、制度化、根本化,對文化旅游業促進全省產業升級、經濟轉型,以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促進保障作用。
《條例》明確要求各級人民政府要發展全域旅游,促進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眾旅游時代已經到來,旅游業作為一個綜合性產業,需要實現資源全域整合、要素全域配套、社會全域參與。國務院《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國發〔2017〕42號)又明確提出山西省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將山西旅游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條例》頒布實施恰逢其時,對保障國家戰略實施,將山西建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外,新《條例》還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旅游業,鼓勵利用工業遺址、廢棄礦山、荒山、荒地、荒坡、荒灘等,開發旅游項目。同時明確了旅游資源開發的退出機制,對不按照旅游規劃開發建設,造成旅游資源嚴重破壞或者長期閑置的,依法予以撤銷或者收回旅游資源開發經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