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科平
近年來,中國科技發展速度迅猛,科技成果產出豐厚,已成為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創新質量”的領頭羊。但變幻莫測的國際環境,讓中國在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中也暴露出諸多亟待突破的短板。這些短板不僅可能危及國家發展、人民福祉,更加關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偉大中國夢的實現進程。
小到智能手機芯片,大到飛機發動機;從不可見的工業機器人算法,到可見的原材料航空鋼材,“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隱藏于關乎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誰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誰就掌握了發展主動權?;鈬野l展所面臨的“緊迫感”與“危機感”,如今已成為一道道擺在科研人員面前的難題,急求答案。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科技發展的進程中,我們唯有對自身長短有清晰而正確的認識,才能進退自如。這其中,中國科技在保有優勢領域發展勢頭的同時,補足短板的需求顯得更為迫切。面對被關鍵核心技術扼住咽喉,我們能做的只有痛定思痛、潛心鉆研,將以往被忽視的暗礁摸排清晰,以期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迎頭趕上。
科技創新并非與社會大眾毫無關聯,它關系到大眾的切身福祉,而大眾對科技創新支持與否、對科技創新的認識深入與否,都關系著全社會科學氛圍的形成,也關系到中國科技創新事業前進的征程能否走得更遠、更有力。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萍紕撔虏⒎且蝗罩?,科技創新事業也并非靠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但在國家支持、社會關注與科研人員自身努力的有機互動下,我們終會將一項項卡脖子的核心關鍵技術握在自己手中,終會攀上一座座前沿領域的科學高峰,終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