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玉群
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我求學生涯中,我有幸遇上了徐旭常先生,他畢業于清華大學,并在清華工作了五十余年。老先生已經過世了,他給予我的幫助和引導,回想起來仍感動不已。
“寬厚”是所有接觸過先生的人對他的評價,而我感觸尤深。我的本科畢業設計是先生指導的,用計算機模擬鍋爐內部的流場。我修改了之前一個學生編寫的幾萬句的程序,結果運行不通。我就把這些程序打印出來,上面標上我認為可能有問題的句子。幾天后,先生帶著厚厚的打印本給我,對我說:“我已經全部仔細看了,另外我覺得這些地方也有問題,我已經標注在上面了。”聽完之后,我特別感動,要知道幾萬句的計算機英文程序對于一個60歲的老人是個不小的挑戰。先生年輕的時候學俄語,不懂英語,由于科研需要才自學英語,憑借頑強的毅力,達到了流利交流的水平,這種自強的精神也無形地影響著我們。
后來在英國的7年時間,我時常和先生保持聯系,他仍然像以前一樣鼓勵我、幫助我。在我博士后快結束的時候,接到了先生的電話:“回清華吧,國內正是快速發展的時候,需要能源方面的人才,你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短短數語,包含了老師對學生的深情厚誼,他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并加以點撥。
先生雖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先生的寬厚之道傳承下來了,在我們研究所有一個這樣的傳統:老教師主動把研究生名額分配給青年教師,并把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向他們傾斜,以鼓勵年輕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