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貴
靈石縣第五小學成立于2012年9月,現有六個年級共40個教學班。教職員工112人,在校學生1900余人。學校占地面積28965.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330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128.2平方米,由綜合樓、教學樓、200米環形塑膠跑道運動場三部分組成。各類功能室、運動場地、配套設施齊全,整體規劃設計典雅大方,風格獨特,是一所高規劃、高標準、高起點現代化新型小學。
學校秉承“用愛心與責任助師生成長,聚熱情與智慧促學校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做智慧教師、育情趣學生、辦特色學校”的辦學目標,圍繞“讓每位師生更健康、更快樂、更幸福地成長”的教育理想。學校尤其重視科普教育,并取得了可喜成績。
學校科普教育工作創佳績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是當今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靈石縣第五小學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模式,推進科普創新教育,讓校園充滿了智慧,取得了喜人成績,學校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獲得以下獎項:
縣第二屆科技模型比賽“優秀組織獎”;
縣第三屆中小學生科技模型比賽“團體總分第二名”和“特別貢獻獎”;
市第四屆中小學生科技類模型競賽“七巧科技”優秀選手獎和“建模項目”二等獎;
縣首屆機器人大賽一等獎;
市級、省級超級機器人軌跡賽一等獎;
縣第二屆機器人大賽一等獎;
縣第四屆科技模型大賽一等獎。
學校科普教育工作開展到位
組織管理到位。學校把科普工作擺到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了工作領導組,張旭萍校長親自任組長,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各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任務明確,責任到位。在學校工作中為科普工作開綠燈,從人財物上向科普工作傾斜。
宣傳到位。學校在明確了科普創建的目標之后,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班級板報、主題班會、教職工例會等陣地,大造輿論宣傳的聲勢,營造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動員全體師生積極投入到科普教育的探究中。
為使學生在校有更多的科普活動場所,充分利用和發揮學校教育資源,學校不斷加大投入,充實和完善了各種硬件配備、網絡活動教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多功能報告廳、科普成果展室等。這些都為學校提供了“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活動平臺。
充分利用科普活動周、科學技術課、科普讀書活動、科普創新活動、科普實踐活動,確保了科普進課堂、科普進家庭、科普進生活。收集展出了學生科技作品,學生科普手抄報、小論文等相關資料,并對學校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列表統計,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效果。
基礎建設到位。學校建成科技活動室2個,實驗室2個,計算機教室2個,定期開展活動課,在空間和時間上予以了保證。并堅持開展科技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在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保證各項活動順利進行。
科技培訓扎實有效。根據開展創建工作需要,結合學校師資現狀,積極選派科學課教師、綜合實踐課教師及科技輔導員參加各級各類培訓、考察活動,參訓教師返校后,必須達到“三個一”(向學校提供一份培訓匯報資料、向師生展示一節培訓匯報課、輔導一名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要求,方可報銷培訓相關費用。同時,對于參加各級各類科技創新大賽的學生,也將組織相關知識、技能培訓,確保科技培訓扎實有效。
輔導員隊伍建設到位。科技活動的開展,不僅要有一批熱愛科技活動的學生,更重要的是必須擁有一批素質高、熱愛科學的輔導員隊伍,它是開展好科技活動的前提保證。因此,學校組建了一支由科學課教師、科技輔導員和各學科教師組成的專兼結合的科技輔導員隊伍,同時學校還聘請了熱心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專家和志愿者擔任校外科技輔導員,并參與學校定期組織開展的科技活動。
科技活動豐富多彩
學校將科技教育滲透入精彩紛呈的活動中,建立了多層次、多渠道的活動組織,滿足了少年兒童的興趣和愛好。力求將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外與課內相延伸,理論與實踐相支撐,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渴求。
學校組建各類科技活動小社團,有紙承重、七巧板、五子棋、速疊杯、動漫制作、電子報刊、機器人編程……每學期組織學生開展專項比賽活動,點燃了學生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迸發出創新智慧的火花,學生們的熱情空前高漲。
學校以每年“科技節”“科技周”“科技日”為契機,舉辦科技講座、科技示范活動展示、科技成果展覽、科技論壇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開展科普主題實踐活動。學校還組織開展了“小發明、小制作”科技活動、環保專題教育活動、科學專題征文活動……學生參與率達到了100%。
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市縣科協組織的“大篷車”“科技館下鄉”等科普講座、科技成果展覽活動,每次活動師生參與率均達100%。積極配合教科局大力開展“創客校園行”“模型大賽”“科技比賽”“機器人大賽”等活動,精心組織、指導學生撰寫觀后感、讀后感。
學校把科技教育納入常規的教學體系,使文化課教學與科技教學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我們相信,靈石縣第五小學的科普教育工作,在上級領導的不斷關注中,在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不懈努力下,在全校學生的參與下,會達成共識,形成合力。科普教育將真正為學生創建一個展示自己才能、開發智力的氛圍和場所,推動學校科學技術全面、有序、健康地發展,促使學校的明天在科學智慧引領下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