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光 王菲菲
歷史上的曲沃,曾是“武公據之以興晉,文公依之而稱霸”的古晉國之都。近年來,曲沃縣深挖傳統文化,借助豐富的文物遺存、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民風民俗,使文化影響力成為旅游發展的競爭力。
位于曲沃縣曲村鎮的晉國博物館,是依托“曲村——天馬遺址”晉侯墓地興建的山西省第一座大型遺址博物館,也是全國第一座晉文化專題博物館。自2014年開館以來,每年接待游客50余萬人次。
談起晉國博物館給當地帶來的變化,北兆村村民楊玉虎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變寬的路和增加的收入,而是村民不斷提高的文物保護意識。“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文化。發展旅游,沒有文化那可不行。”
據考證,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唐風》多篇創作于曲沃。因此,“詩經山水·晉都曲沃”成為當地發展文化旅游主打的宣傳品牌。
2016年,依托詩經文化和田園風光,曲沃縣北董鄉建起了一座詩經故里田園綜合體景區,4000畝的占地面積,涉及南林交、北林交、東明德、西明德等四個村。
詩經故里景區自2016年8月開放以來,平均每天的游客量超過1000人次。看到景區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留了下來。據西明德村黨支部書記秦林生介紹,以前村里每年有100多人外出打工,景區開放后有二三十人陸續回來。“村里搞旅游的人,年收入都超過了20000元。”秦林生說。
位于曲沃東城新區的晉園,建成不到4年,每年游客數量都超過100萬人次。
晉水橋、文公石舫、古都梨園……一系列以晉文化為主題的景觀建筑點綴在晉園不同的地方。“建設之初經過了200多次論證,晉園所有的建筑都要有文化根源。”晉園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志強說。
曲沃是中國成語典故之鄉、中國成語典故傳承基地。“中國成語詞典上,與曲沃有關的約有1500條,直接出自曲沃的就有300多條。”景區工作人員郭飛說,“退避三舍、唇亡齒寒、秦晉之好都是出自這里。”
“我們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變成資源,既寓教于樂、傳承傳統文化,又把它的價值體現出來。”王志強說。
曲沃縣委書記郭惠勇說,曲沃要把“歷史+文化+旅游”這篇大文章做好,讓厚重的歷史積淀煥發勃勃生機,讓豐富的文化遺存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