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張青梅 8月29日,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科技支撐項目、同煤集團塔山礦8222智能化綜放工作面地面聯合試運轉一次成功。
據了解,“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項目“千萬噸級特厚煤層智能化綜放開采關鍵技術及示范”,擬對特厚煤層綜放工作面多信息融合煤矸識別技術、群組放煤理論、采放協調控制機理、智能化放煤控制系統及設備開展研究,同時,也被列為2018年大同市轉型升級發展重點項目。塔山煤礦8222智能化綜放工作面配套的綜放智能化成套裝備采用全新SAM2.0系統平臺架構,以采煤機自動記憶截割、液壓支架基于SAC控制系統的自動跟機移架、智能記憶放煤技術及可視化遠程監控為基礎,以Longwall Mind 控制軟件為核心,實現“以工作面自動控制為主,遠程干預控制為輔”的自動化生產模式,達到“無人值守、有人巡視”目標,與傳統開采方式相比,單工作面生產能力由原來年產1000萬噸增至1500萬噸,生產期間工作區域由原來8人聯合操作減至2人巡視,把礦工從超強度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采煤司機在地面遠程操控實現煤炭開采,體現了“用人少、效率高”的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
為確保國家“十三五”煤炭行業綜采放頂煤示范項目——年產1500萬噸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按時投產,從今年5月份開始,塔山煤礦抽調技術、機電、運輸等系統精兵強將,將圍繞工作面設計、皮帶穩裝、設備訂購及試運轉等,開展全面細致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時,按照誰負責、誰跟蹤、誰落實的原則,責成相關部門全程跟蹤項目日常進度及完成情況,并積極協調配套設備到貨、地面組裝調試等工作,提高設備的各項技術指標、性能和安全可靠性,為井下實地安裝和設備安全運行提供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