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楊洋 8月30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加快營造“六最”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進行解讀?!斗桨浮诽岢龅?018年底、2019年底山西省在審批服務便民化、加快營造“六最”營商環境方面的一系列量化指標,提出8個方面30項具體任務。《方案》作為山西省今后一段時期推進“放管服效”改革的具體行動綱領,對切實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加快推動山西省營商環境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具有重要意義。
山西省審批服務便民化推進工作組組長、省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秋柱表示,到2018年底,在審批最少方面,力爭成為全國審批事項最少省份之一;在流程最優方面,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效率進入全國前列,省市縣三級一般審批事項審批要件、證明事項平均壓減30%以上,平均辦理時限壓縮50%,力爭成為全國審批流程最優省份之一;在效率最高方面,建成貫通省、市、縣、鄉四級的全省“一張網”,以數據共享為支撐,省級政務服務事項85%以上實現網上辦理,市縣級達到60%以上,全省網上政務服務能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審批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突破,更好更快更方便的審批服務模式初步建立。
到2019年底,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基本實現“一網、一門、一次”;建成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省級政務服務事項90%以上可網上辦理,市縣級政務服務事項80%以上可網上辦理,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綜合監管體系健全完善,營商環境顯著改善,“六最”營商環境目標初步實現。
這次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的關鍵詞就是“便民化”,這是山西省推進這項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來講,就是要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便民化”這一根本目的,緊緊圍繞本省企業和群眾辦事過程中反應強烈的痛點、堵點和難點,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以“改革決不能落后”的決心和擔當,以改革“不便民”的審批服務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堅持“放”“管”“服”“效”一體推進,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堅決打通服務企業和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讓企業和群眾辦事不堵心、不煩心、不操心,以政府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