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娥
摘要:由于醫保結算用戶的人數急速上升,給人工審核模式帶來極大困擾,致使審核效率低下,出錯率高。另外,目前的信息監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藥類、醫療器械類的項目,在醫保結算中存在標準不明確、管理不規范的情況,令醫保費用的審核難度加大。要想提高醫保費用審核的效率,提升審核異常數據篩查能力,完善醫保費用報銷藥品數據庫,就必須加快醫保監管制度建設,構建醫保費用結算審核智能系統,加快醫保法律法規的完善,提升醫保監管力度。
關鍵詞:醫保 醫療保險審核 結算監管
醫療保險費用審核結算是保障醫保基金管理,提高醫保使用效率,維護醫療保險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已被醫療工作人員以及醫保經辦機構高度重視,并隨著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正快速發展,大數據、互聯網、信息共享等高新技術也逐步投入使用。但是,由于醫保用戶的逐年增長,醫療問診人員數量快速遞增,醫保費用審核流程顯得捉襟見肘、漏洞百出。
一、醫保費用審核目前面臨的形勢
隨著農村新農合也同步實施了城鎮醫保,致使醫保覆蓋范圍日益擴大,如此導致醫療費用審核工作量也逐步增加。根據忻州市醫療保險數據顯示,在2010年,忻州市實施基本醫療保險,采用的是持醫保卡進行出院實時結算。在2012年,實行了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給予職工醫療保險待遇,與2010年類似,可持醫保卡進行出院實時結算。另外,目前醫療用品以及藥品更新換代快,醫保報銷數據庫更新較慢,這也進一步加大醫保費用審核難度。
二、醫保費用審核出現的問題分析
1.人工抽查審核難以滿足海量的醫保費用結算問題
根據忻州市醫保數據統計,定點醫療結構的實時結算交易量是呈直線上漲的趨勢,平均漲幅超過100%,2017年1月至6月門診醫療上傳數據同比2016年1月至6月上漲117.23%,住院醫保結算數據同比增長154.58%。海量的醫保結算數據,單憑經驗進行審核篩查,是無法滿足核查要求的。
2.醫保系統的篩查功能不完善,僅僅局限在對藥品報銷種類范圍上
現如今,忻州市醫保系統的篩查功能還有待完善和加強。針對藥品項目管理,只要是在數據庫中的藥品名稱,均會在審核結算系統中自動歸類為“自動審核通過”,若是不在數據庫內,則歸類為“不通過”。針對開藥超量,或者是單筆藥品超過額定金額等異常情況,系統就無法識別,需要通過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審查。經過醫保辦的專人異常數據審核歸納,對一些常見的、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違規問題進行總結,協助了醫保審核數據庫的異常數據篩查,通過舉一反三找到異常共性,提升了醫保審核效率。即便如此,醫保系統的局限性不解決,就會給醫保結算人員帶來巨大的工作量,降低醫保結算效率。
3.缺乏對中草藥以及醫療器械的監管
首先是中草藥的管理仍然有待完善和研究。就忻州市的醫保審核中草藥項目管理發現,不少醫療機構會單獨開出一些處方才能開出的藥品。另外還有一些中草藥會以單獨包裝售賣進行日常使用,除此之外中草藥的適應癥較多,導致醫保審核人員難以辨明這些藥材的真實用途,導致報銷科目不明確。
其次便是醫療器械。現在市面上的醫療器械種類繁多,使用的標準尚不明確。同時,目前市面上有些治療同種疾病的醫療器械費用是有報銷標準的,但有些確實醫保中未作說明。或者是用同一種器械治療不同的疾病,有的是醫保報銷,有的卻不是醫保承保范圍內,導致醫保辦審核人員難以分辨。
三、醫保費用審核監管完善對策分析
1.完善醫療保險的數據庫,構建智能醫保審核系統
首先,應該建立完善中藥藥材、飲品、配方的數據目錄庫,能夠在現有的數據庫基礎上,查詢到每味中藥對應的狀態以及用處,是否適應非處方開出等進行分類。同時,針對是否在醫保報銷范圍內劃分為甲類(醫保報銷)、乙類(處方類醫保報銷)、丙類(醫保不報)三類,細化中草藥的醫保費用審核管理,進行嚴格的信息化監管。
其次,對醫療器械類進行嚴格的分門別類管理。目前市面上的醫療器械大致可以分為一次性醫療器械、植入性醫療器械、人工器官等,由于用途不同,導致費用差別大。醫保數據庫應該針對目前的醫療器械發售之前進行全范圍內的登記,進行信息采集,通過醫保辦專員根據其用途、價格、產地等各種信息建設數據檔案,來判別是否為醫療報銷范圍。
最后,需要強化系統的對比能力,逐步實現自動化醫保異常數據識別功能。同時,針對每一項醫療保險報銷結算都應該上傳病例信息、醫療費用信息、藥品開具的處方等,通過費用明細進行自動匹配后,無需人工篩查虛報、錯報等信息,減輕審核人員的工作量,提高醫保費用審核效率。
2.增設醫療保險服務子系統,增加診療項目的預警板塊
其一,設定時間段的同一診療項目訪問數量的閾值,自動篩查疑點數據,并發出預警提示,提示人工重新重點審核;其二,需要增設費用增加率的預警分析模塊,對于同一時間內定點醫療機構出現快速增長、頻次高的費用項目要進行排名檢索分析,對費用增加產生畸形增長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預警,醫保專員針對預警信息進行核查;其三,住院費用設立預警分析模塊,針對住院頻次高、費用結算異常、單種疾病診斷付費方式產生異常的進行預警。
3.加快醫保立法,提高監管力度
首先,必須要盡快完善居民醫保的管理法律法規,規定參保人員在被保時間內的權利和義務,定點合作醫療保險機構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等,令醫保審核做到有法可依,并且針對違規行為能有相應的法律進行限制和處罰。
其次,應該要盡快成立相應的檢查監督部門,運用專業化的隊伍,對醫保費用的審核進行日常的巡查和監管,對具有爭議性的結果能夠用專業化的評審手段,規范審核流程,令審核結果更加具有科學性和規范性。
最后,建立與各部門聯合管理的執法機構,多方監管醫保費用的結算與審核,加強醫保基金的監管力度。
參考文獻:
[1]韓春麗,馬凝,劉彤.做強基礎管理提升醫療質量監控水平[J].中國醫療保險,2013(3):42-44.
[2]宋京燕.醫療保險信息監控系統建設目標和要素[J].中國醫療保險,2014(3):31-33.
[3]于瑞均.天津醫保監督檢查體系現代化建設進程[J].中國醫療保險,2013(3):38-40.
(作者單位:河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