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梅
3月11日天剛蒙蒙亮,一小隊身著印有“CSIC平陽重工”標志工作服的外地人匆匆行走在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官寨鄉水頭村的山間小路上,此行,他們是對平陽重工生產的四套秸稈膨化飼料成套設備進行調試。
近年來,平陽重工聚焦集團戰略指引,注重軍民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農機環保裝備產業,成功進入山西農機聯盟,秸稈飼料膨化設備已在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臨汾市鄉寧縣等多地投入使用,其中石樓縣也是山西省國防科工辦定點扶貧縣。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縣是中船重工的定點扶貧縣,2017年10月,平陽重工積極響應中船重工集團公司扶貧項目,將公司生產的四套秸稈膨化飼料成套設備發往丘北縣的四個農業合作社用于扶持農戶飼養牲畜。設備運到現場后,由于當時該地的變壓器及線路不滿足設備使用要求,經與當地政府協商后,決定等條件成熟后再進行安裝調試。
3月7日下午5時,接到安裝調試條件已經成熟的電話通知后,平陽重工迅速響應,立即從車間抽調技術精湛的裝配工、電工、技術人員組成售后服務小分隊,日夜兼程抵達千里之外的丘北縣設備現場進行設備安裝調試。
由于地處偏遠山區,大型機械無法到達現場,只能靠人力將設備移動到指定位置,大家齊心協力,肩扛手抬運用杠桿將設備按設計要求擺放整齊。當時,用戶在現場準備的三相電路只能鋪設到放置設備的棚頂上,在沒有任何升降設備的情況下,服務人員小心翼翼地翻墻上梁將線路引到配電箱,并將配電箱固定在方便用戶操作的地方。解決了一個難題,不料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丘北縣地處山區,水資源匱乏,僅有的一點水源由于水壓太低,無法正常給設備加注水,致使設備的潤滑度達不到要求,高速旋轉產生的熱量得不到緩解。大家圍坐在一起探討如何解決水的問題,根據現場情況,決定運用連通器原理將大水箱固定在高處,增大水壓。說干就干,經過一陣忙碌,大水箱里的水終于達到了水壓要求,問題解決了。看著設備安裝工作逐步就緒,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渾身的疲憊頃刻間煙消云散了。
進入實質安裝后,連續幾天,平均每天工作13個小時以上,小分隊的每一個人精神高度集中。平日里在平原農場安裝設備時的順暢,在這里似乎都成了問題,棘手的難題一個接一個,再加上由于飲食習慣不同,有幾人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盡管如此,大家仍然咬緊牙關克服困難繼續工作,爭分奪秒,都期盼著設備能夠早日啟動,正常運行,為當地的老百姓服務。
功夫不負有心人。3月15日上午,在解決了諸多外在問題后,設備開始試機了,大家滿心歡喜。卻沒料到,剛開始試生產,膨化機的主機連續抱死兩次,致使秸稈堵塞,在當地老百姓的幫助下,花費了兩個多小時才將設備疏通。問題出在哪兒呢?經驗豐富的售后服務組成員李喜民說了一句“是不是秸稈太過干燥,水分不足的原因”,一語道破天機。山區少雨、氣候干燥,秸稈自然也就不同于往日試驗的濕度,大家趕快往草垛上澆了一些水并攪拌均勻,使秸稈含水量達到使用要求,繼續開機,設備運轉起來了,上料、膨化、加菌、打包,持續近1個小時的使用觀察,設備再沒出現故障,運行狀況良好,合作社負責人緊皺的眉頭舒展了,養殖戶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大家懸著的一顆心也終于落地了。
經過幾天的運轉試驗,設備已經能夠交由用戶正常操作出料,圓滿完成任務的小分隊隊員們打起行裝,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個工作地點。云南丘北距離山西雖然千里之遙,卻阻擋不了平陽重工扶貧隊員的愛心傳遞;延綿不絕的高山丘陵,承載著平陽重工人義無反顧的扶貧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