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多功能綜合性商業建筑,如何設計出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科學與藝術造型相結合的商業建筑,本文筆者從總體布局、功能布局、交通組織及立面造型等幾方面闡述了浙北大廈項目的設計思路,僅供參考。
【關鍵詞】浙北大廈;設計;目標;要點;特點;效益
1、工程概況
湖州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圈,人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浙北大廈購物中心及金瑞大廈坐落于湖州市中心城區,在湖州市區最繁華的商業街-南街的西側,與南街相隔對面是湖州市愛山市政人民廣場,西臨省級文保單位鐵佛寺及勞動路,北靠公園路,南面為同岑路延伸段。該地塊占地面積26811㎡,總建筑面積約14.2萬㎡。建筑形象高度100米,是展現湖州市城市活力和文化特色的重要場所,該項目是一個多功能綜合性公共建筑,主要有功能設施完備的現代化大型商場和高檔寫字樓組成。(見下圖1)
2、設計目標
突出“以人為本”的設計手法,科學技術與藝術造型相結合,努力創造功能合理,唯美時尚,節能環保,如何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以及如何追求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成為設計的重點。并成為與周邊歷史建筑相呼應的地標性城市新建筑。
3、設計要點
3.1總體布局和功能布局
總體布局:湖州浙北大廈充分考慮建筑與周圍環境特別是省級文保單位鐵佛寺的相互關系,將主體寫字樓靠北邊的銀杏綠廊設置,以形成鬧中取靜的高品質辦公空間,而設在南側的六層購物中心,在西側充分考慮了與鐵佛寺的退臺關系。
為了保留基地內原有的古銀杏樹,設計中結合下沉式廣場形成的銀杏古樹廣場與南街東邊的愛山市政人民廣場相呼應,形成了極具魅力的城市綠地開發空間,銀杏古樹也將成為購物中心商業環境中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
功能布局:本項目由一棟25層樓高的高檔寫字樓-金瑞大廈和6層裙房的現代化綜合商業中心-浙北大廈購物中心組合而成,地下二層結合人防設置公共停車位,地下一層為大型超市及各種小餐飲,由于和購物商場經營時間稍有不同,我們設置下沉式廣場以便更好解決超市早上購物人流的問題,下沉廣場的設置同時也豐富了整體建筑空間形態。一層至六層圍繞著中庭空間設置了各種珠寶、化妝品、鐘表、男裝系列、女裝系列、精品皮具、運動系列以及戶外休閑、兒童用品、文化用品等各專柜,中庭空間對業態商業活動起到至關重要的組織作用,并使光線得到充分利用。七層以上主樓為商務辦公用房,同時1、2層以及6層局部咖啡廳、餐飲系的設置,形成了集購物、茶藝、咖啡、餐飲、休閑、商務辦公為一體的現代化購物中心。
3.2建筑造型
主樓金瑞大廈造型簡潔、大氣,像一扇正在開啟的大門,屹立在市中心,成為人們心中的浙北之門,外墻采用low-E中空玻璃,使辦公空間視野開闊。即便沒有高度一樣不減經典造型品質,富有象征意義的建筑形態與城市獨特內涵相契合,符合現代高品質辦公空間的環境要求。
購物中心獨特的建筑形式靈感來自揚帆起航的帆船,承載湖州的歷史文脈,滿載希望,盛世起航,裙房與主樓的一高一矮相咬合,虛實對比,勾勒出造型唯美的建筑形象,每當夜幕降臨時,主體建筑的外表燈光點點,為湖州美麗的夜景增添了絢麗的一筆。(見下圖2)
4、交通組織
人車分流,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人流主要從東西南北各道路匯入,而人流最多處是位于南街與同岑路交匯處,以此本項目在東南角結合保留的古銀杏樹設置了商業主入口廣場及下沉式廣場,人行可通過下沉廣場直接到達地下一層超市,北側為了更好地使用銀杏綠廊地下空間,設置人行及自行車入口,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機動車設置在地下二層,在公園路一側設置直通地下二層車庫的雙向汽車坡道,避免干擾地上廣場,另在勞動路一側及西南角分別設置了雙向坡道進入地庫。貨運入口設置在南側,通過貨梯直達各樓層。主樓寫字樓入口設置在北側,自成一體,與商業入口互不干擾。
5、創新與特點
(1)通過對現代立面材質,色彩的仔細推敲,對所采用的淺灰色石材、深灰色玻璃幕墻等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以及在歷史文化單位邊用現代的設計手法詮釋新老建筑如何和諧共處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干掛石材采用斜掛疊合的方式,使得立面形式非常有肌理和質感。
(2)為體現湖州之門,結構設計在20層處設置一品50米跨的型鋼混凝土桁架,將2幢塔樓完美連接,對結構超限設計做了很好的運用。(見下圖3)
6、社會及經濟效益
浙北大廈建成后,為湖州這個江南古城注入全新的活力與機遇,浙北大廈購物中心的建成為本區創造了更加繁華的商業氣氛,主樓寫字樓金瑞大廈更為進入湖州的各企事業單位提供了良好的辦公空間,竣工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好評,逐步成為湖州城市中心區塊又一個地標性商業建,該項目2014年度被評為浙江省建設工程“錢江杯”優秀設計一等獎。
作者簡介:
楊月芳,浙江天和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楊曉暉,浙江天和建筑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