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宅革命、產業變革、顛覆式創新……當這樣的標簽發生的時候,往往也就意味著此次展會承載著住宅產業化的模式創新、產業變革及趨勢引領的功能。如何讓這些理念發聲和落地成蝶,裝配式精裝住宅的發展帶來了最大的期待。
【關鍵詞】裝配式;體系;策略
1、裝配式住宅發展現狀
1.1 可變戶型、全生命周期
今年三月深圳裝配式精裝住宅展會中提出可變戶型的概念與思路,但戶型的演變方式以及設計深度并不足以支撐長遠未來的居住環境以及居住方式的需求。
關于可變戶型的概念依舊停留在幾年前由萬科提出來的設計思路上,即在相同的戶型外圍護結構內,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滿足各階段人口構成所需要的居住空間。但仔細詢問后,發現實現可變戶型的技術手段仍然落后,依然需要在建造過程中砌筑輕質隔墻來實現空間的分隔。而在未來家庭成員構成發生變化的時候,則需要專業的裝修公司進場拆除輕質隔墻,再根據新的精裝設計方案砌筑新的輕質隔墻。這種可變戶型實際上從本質上來說并未完全實現戶型的可變,因為居住需求一旦改變,業主需要重新經歷一次房屋的精裝修的過程。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是繁雜的施工拆除與安裝過程,不僅會給業主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也容易對其他住戶產生裝修噪音,影響日常居住環境。
我認為輕質隔墻加上電動滑軌并結合物品收納的內墻應該可以成為未來真正解決戶型可變的技術手段。
展會中日方設計師利用天花及地面加裝滑軌的方式,將客廳空間分隔為兩種不同的使用場景。實際上,物理推動的滑軌應用在日本已經非常廣泛。但可分隔的空間場景過于單一。如果結合可變收納墻以及電動滑軌,實現多維度多角度變化,必將可以營造出更豐富的居住場景,滿足家庭內不同人群的各種需求。
目前中建三局綠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壹品地產事業部已經展開“可變收納墻”的課題研究,旨在開發一種可電動活動也可以承載收納功能的新型內墻。現已聯系內裝設計公司進行課題對接。相信通過試點研究與開發,能探索出一條新型的內裝與收納相結合的模式,讓居住從源頭上實現真正的可變。
1.2逆推式設計思維
到目前為止,全國出臺的精裝政策里面,各個省市都已經一一到位,而且我們看到速度是越來越快。到目前為止,去年一到九月份全國完成的精裝達到了67萬套;其中50強占據的比例超過半壁江山。從2017年的預測,全國已經完成了95萬套精裝。
精裝交付一定會成為未來一二線城市的主流配置,甚至逐步向三四線城市普及。但從業主的角度來考慮毛坯房與精裝房的最大區別就是,精裝交付的戶型是無法進行二次拆改。因為沒有任何一位消費者會愿意花錢重新砸了裝修再來一次。這時候會導致一個問題的發生:毛坯房的戶型設計與精裝房的戶型設計是完全不同的,要求整個體系的導入是更加嚴謹的。而且作為房地產開發單位,如何降低精裝成本也是必須在設計過程中加以考慮的,但這種降低成本的本質并不是通過降低精裝品質來實現的,是從設計源頭加以控制,在設計的前端就將模數提前輸入。舉個例子,個人裝修毛坯房在廚房衛生間鋪貼瓷磚的時候一定是存在一定的浪費,有可能買的數量多了。那么在提前規劃精裝交付標準的時候,就必須精確的計量廚衛的瓷磚在符合模數的前提條件下,如何鋪裝是最經濟節省的,配合批量采購批量裝修達到效益最大化的效用。杜絕浪費,降低成本,是通過對戶型的設計創新來解決的。
以往的設計邏輯:戶型設計是現有建筑設計,再到室內設計,再到軟裝部品。所以誤差是從分米到厘米到毫米,設計誤差是從大到小。結果是用精準的下游工序彌補粗糙上游工序的誤差。
科學的設計流程:在設計前端提前輸入通用的模數,以人體工程學為基礎,確定人居活動的空間范圍。從小到大,從內到外的組織戶型的流線與空間設計,并且在設計的全過程中找到相應的設計模數,將家具、裝修建材、居住空間完整的串聯起來,這個時候就可以形成以設計為驅動的住宅產業化。
“住宅功能空間模塊化”正是依據這一設計邏輯進行研究與開發的。從人體居住的舒適空間尺寸作為載體開始研究。將居住空間劃分為玄關、客廳、餐廳、廚衛、臥室等一系列的獨立空間,根據空間內不同人居的生活需求組織相應的符合標準模數的設計尺寸,再組織分類,力爭做到不同戶型也可局部應用相同的功能模塊。
2、裝配式內裝修體系
2.1什么是裝配式內裝修體系
裝配式內裝修體系是建筑產業現代化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并且是實現建筑生產工業化、建筑過程精細化、全產業鏈集成化、產品綠色化、建筑工人產業化的關鍵實施路徑;是建造可持續使用的居住建筑,以建造高品質、長壽命的住宅為目標;以材料部品化、施工裝配化為特征。做好相應的連接構造,符合模數協調的原則,實現功能空間的固定面裝修和設備設施安裝全部完成。
2.2 裝配式裝修的探索和目前存在的問題
1)產業基礎較為薄弱。裝配式裝修使用的是工廠化生產的標準化、模塊化的部品和產品。目前,行業內對裝配式裝修相關部品的性能特點及實際應用效果的了解不足。從輕質隔墻體系到整體廚衛產品,盡管市場上有諸多選擇,但如何將部品進行系統整合、集成化應用,并與裝配式主體結構結合仍有不算少困難。
2)技術體系不完善。目前國內裝配式裝修相關行業標準尚未出臺,今年各地管理部門出臺了一些相關技術標準,但不成體系。目前僅上海地區預計出臺《居住建筑室內裝配式裝修設計標準》。
2.3 裝配式裝修發展策略與建議
1)住宅裝配式裝修關鍵技術體系包括大開間結構體系與內部空間布局、室內空間分隔系統(地面系統、輕質內隔墻系統、吊頂系統)、內門窗系統、整體廚衛部品系統、儲藏收納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智能化內裝體系及相應的工法體系和接口技術。
2)結合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倡導采用工廠生產的標準化、模塊化成品內裝部品,推廣整體廚衛、集成吊頂等新產品。研究建立適用于大開間住宅的技術標準體系,為實施裝配式裝修提供條件。
結語:
在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和全裝修的驅使下,推動主體結構與室內裝修全面裝配化,有助于建筑產業的全面升級與創新發展。裝配式裝修是手段而非目的,核心價值在于能為市場提供全生命周期下更加經濟適用、性能優良、綠色健康的居住建筑產品,滿足廣大居民不斷改善居住狀況的需求,因此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
作者簡介:
葉蛟龍,武漢中建壹品綠色置業有限公司,湖北武漢。